唐志军:避免“五种妖力”祸害改革

作者:唐志军发布日期:2012-11-07

「唐志军:避免“五种妖力”祸害改革」正文

历史表明,改革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和幸福和谐的源泉,也是达致此目标的唯一途径。然而,回顾过去十年,我们可以发现,在很多领域,改革不仅未向前阔步推进,反而出现了一些让人扼腕叹息和深感失望之处,一些改革:或者原地踏步,或者背离广大民众的期盼,或者被某些利益集团所挟持,或者违反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或者有悖于人类的基本价值,或者不利于中国的长期繁荣……

改革的过程,就其本质来说,是个政治博弈过程和利益调整过程。因此,任何改革举措的推出都是不同集团间权力博弈的结果,都会有赢家和输家。在中国当前权力结构严重失衡的格局下,改革往往不再体现最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而越来越被某些集团所把持,成为其攫取私人利益的工具。也就是说,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我国的某些改革中,少数人成了赢家,攫取了占据主导份额的利益,而多数人却成了输家。

于是,如何让改革施惠于大多数人,而不是被少数人窃取,就成为中国改革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对于执政党来说,一是由于其所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中国的改革基本上是由上而下推动的,因此,在设计当前和未来的改革时,执政党必须要高瞻远瞩,超越自身的认知局限和超越某些群体的狭隘利益追求,既鼓起勇气大力推进改革,又要谨防改革被“五种妖力”所挟持和祸害。

在我看来,以下“五种妖力”既是中国过去十年改革不到位、让人不满意,又是当前和未来会阻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公平正义、和谐幸福的根本力量:

一是权力迷恋者。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中国,权力迷恋者之所以迷恋权力,并不是想借用权力来为最大多数人造福,而是借用权力来谋求一己自私。当掌权者迷恋权力时,会造成权力垄断,他们或者以各种借口来拒绝权力被民众、其他党派和其他人所分享;或者玩弄权术,以人治来替代法治;或者以“中国特色”为托词,拒绝普世价值和被人类历史所广泛证明的有效制度在中国的推行和实施。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十年:(1)政治体制改革进展迟缓,党内民主和公民民主没有大的突破;(2)立法和司法的独立性不足;(3)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度、预算公开透明制度等未推行或未得到有效执行;(4)“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未建立,大学教育泛政治化格局未松动;(5)腐败泛滥;(6)产生了像薄熙来那样的权力投机分子……

二是既得利益者。阻扰中国改革向深处推进的另一种重要力量就是既得利益者。这些既得利益者包括城市居民、官员群体、垄断国有企业、部分房地产开发商、部分民营企业家、部分学者。为维护既得利益,他们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来阻扰改革的推进。或者借口条件不成熟,或者借口中国国情,或者借口维护社会稳定,以此来阻扰有悖于他们利益的改革的推出。或者在改革推出后,采取多种手段来扭曲改革政策,使之弱化对其的利益伤害。就过去十年而言,在既得利益者的挟持下,我们可以看到:(1)城乡二元的“身份”差异制度未得到有效破除;(2)“三公改革”未得到明显进展;(3)公务员养老制度未与普通民众统一;(4)收入分配改革未取得实质进展;(5)国有企业垄断未打破,对石化、银行、铁路等领域的怨声载天;(6)农民的土地和住房等产权未得到有效保护;(7)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成效甚微;(8)北京等地区享有高考特权,“北京大学”几乎成了北京人的大学;(9)证券市场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多数中小股民沦为“脱光者”;(10)计划生育制度、劳教制度、项目申报和审批制度、维稳条例等成了许多官员设租、寻租或借以打压民众的工具;(11)一些学者成为学霸和骗子……

三是跨国资本者。一方面,跨国公司是推动中国走向市场化和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跨国资本及其代理人又是阻扰中国改革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长期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享受着超国民待遇。为维护和延续他们的超国民待遇或其他权利,他们也想方设法阻扰中国改革向公平、公正和施惠于最大多数人的方向推进。于是,在过去十年,一些跨国资本者在以下方面阻扰了中国改革的推进和社会的进步:(1)在中国市场搞垄断经营,阻扰反垄断法的推出;(2)在中国变坏,大肆行贿和搞不正当经营;(3)反对税收并轨改革;(4)收买政府官员,培植代理人,获取不正当利益;(5)在汇率制度、金融制度、公平用工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等方面施加不正当影响,不是使这些制度朝着有益于中国最大多数人和中国长久繁荣的方向改革,而是仅仅为了获取或维护其私人利益……

四是反市场主义者。市场化改革3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巨大变化。市场在极大丰富人民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极大增加了人的自由。正是因为市场经济给了人前所未有的富裕、多样化和自由,市场观念已深入人心。“竞争为他人创造价值”、“陌生人之间的分工合作”、“贸易可以使每个人都变得更好”等市场理念也得到日益广泛地认同和坚守。然而,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房地产价格的猛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问题成堆,国有资产的不断流失,国有垄断企业的恶行霸道,工程建设领域的豆腐渣盛行,食品行业的安全缺乏……尤其是权力寻租的猖獗蔓延,对于市场化改革的不满之声开始浮现,并呈蔓延之势。尤其是近年来,在一些学者的质疑和鼓吹下,在一些政客追求政绩的冒进和推动下,中国的反市场声音越来越大,已严重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和搅乱了人们思维,使得“文革”和“计划”思潮在中国再次抬头。这些人未认识到,中国的许多问题,不是市场化改革所引起的,而恰恰是由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某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滞后而造成的。纵观过去十年,反市场主义者在以下方面阻扰了中国改革的推进:(1)资源要素市场尤其是土地市场的改革;(2)管制的放松和审批的大幅削减;(3)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的建立;(4)垄断,尤其是行政垄断的破解;(5)医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经营、公用和公益事业等领域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经营……

五是非理性的群众。理性而成熟的群众是促进改革和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而非理性、躁动、不成熟的群众却会阻碍改革向纵深推进。在过去十年,我们看到:(1)一些群众受某些人的蛊惑,而不加思辨地对改革进行漫骂,认为是市场化改革损害了其利益,于是成为反市场主义者;(2)被权力者和既得利益者的小恩小惠所俘获,在小恩小惠面前,不去思考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促进中国走向更大的公平正义、更多的自由平等、更好的权利保护和更持久的和谐幸福,反而成为特权阶级的帮凶和既得利益者的党羽,以多种理由来阻碍改革的深化;(3)不去深入比较改革所带来的长期利益与改革的短期阵痛之间,谁大谁小,净收益是正是负,而是为了眼前利益不受损而千方百计地阻扰改革,甚至不惜以暴力来抗拒改革的推进;(4)着眼于小团体的短期利益,而非整体的长期利益,并且在自身利益受损,而他人进行补偿时,漫天要价,拖延改革;(5)想方设法搭便车,拒不承担改革的成本;或者解决不了集体行动问题,各自为战,丧失与特权者进行平等博弈的力量……

未来是过去的延续,过去是未来的基础。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在中国命途处于十字路口的今天,我们既要根植于历史,从历史中吸取必要的教训和养分;也把握住今天,透析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约束;更要着眼于未来,突破狭隘利益的束缚。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中国来说,只有超越少数集团的狭隘利益而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共容利益的改革,才是唯一一条可以促进中国走向政治民主清廉、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幸福富裕、国家富强和谐之路。对此,执政党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唐志军为经济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经济学教师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