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五项原则」正文
今年七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并提出,要“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加以推进”。要进一步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笔者以为,需要把握以下五项原则:
第一,目标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对一个现代国家而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在全世界或许都很难找到一个确切标准。但是作为价值体现,却有较为普遍的共识。即政府必须体现公平正义。更何况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旗帜就是公平正义,也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核心的内容,更应将公平正义作为中国各级政府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要求。政府的各项政策、法律制度必须要为纳税人负责,政府及其官员要廉洁自律,管理运作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要尽可能多地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
在上述要素中,从公众感受的角度看,最重要的不是政府的能力有多大,而是政府能否为公民提供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之所以成为公众衡量政府核心的指标,说到底在于政府作为社会的代表,手中掌握着宪法与法律赋予的各项公权力和各项社会规则制定权。这些规则的制定既表现为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律、法规,也包括大量的具体政策。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维护社会基本秩序,平抑社会利益,化解社会冲突,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可见,政府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前提的。一旦这种公平正义的天平出了问题,社会就会处于一种危机状态,这一点已经被大量的历史所证实。
中国社会目前出现的诸多问题,正是政府公平正义的天平本身出现了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社会规则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追逐自身特殊经济利益,导致公平正义的丧失。一些政府机构和官员,利用手中掌握的规则制定权牟取私利,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以及强势利益集团背靠政府吞吃民众利益等腐败行为,更是对政府的公平正义形成了严重危害,也使公众对政府公共治理产生质疑,甚至不信任的重要根源。因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其核心就是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公平正义阳光照耀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第二,必须关注制度设计
邓小平在说到制度时说,“制度好可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制度好,坏人不能做坏事;制度不好,好人也要变坏。邓小平这里所说的制度,主要是指政治制度。但如何建设一个好的政治制度呢,答案是需要设计。
制度设计看似深奥,实际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例如,兄弟两人分蛋糕,切蛋糕者最后拿取蛋糕。这就是著名的“分饼规则”。这一规则的设置,是为了制约和保证“切饼”行为的公正。这种约束“分饼”行为的规则制定,就是一种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特别是政治制度设计,通过“选择”和“择优”,对规划对象设计相对合理的结构、体制或程序,使它能达到“最佳”状态,并提供实现一定目标的技术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规则性设计,通过设置刚性的规制以约束和规范特定对象,宪法、法律的创制,都属规则性设计范畴;架构性设计,通过框架性、结构性的结构创设,来建构一定的政治建筑,例如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属于半个世纪以前的政治架构性设计;程序性设计,就是以刚性的“秩序”来保证过程和结果的相对公正。
此外,政治制度的设计还包括政策设计、理念设计等内容。例如,究竟以什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就属于理念设计内容。制度设计,特别是政治制度设计是基于对人性固有的缺陷所采取的一种防范措施。
长期以来,我们对制度设计特别是政治制度设计认识不足,对一个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巨大积极意义认识有限。对在制度设计中人类通行的理念和规则,例如对权力的制约,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这也使得我们制度,包括目前的四项基本政治制度,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取得一定成效,但对显现出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没有进行深入探讨,没有在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方面下功夫。
制度设计的意义就在于,人都是有缺陷的,不能依赖于“觉悟”、“自律”之类的话语,需要有完善的体制建构和制度钳制,需要有邓小平所希望的那种好的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普遍幸福,个人的尊严得以尊重,公民权利得以实现。
第三,有利于推进社会稳定
中国的发展需要稳定,健康有序改革更能够促进社会稳定。中国改革开放34年的发展,一条基本经验是,中国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使社会保持了总体稳定。这是中国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需要注意区别的是,中国的发展需要稳定,改革也必须建立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基础上,改革也同时促进了社会稳定,但不是“稳定压倒一切”。如果以稳定为借口,反对有利于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和稳定的改革,这无疑是十分错误的。任何一项改革,也都是有一定风险和挑战的。改革,就是解决矛盾和问题,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稳定。就如同对待上访人群那样,是想方设法解决上访人群所提的问题,还是对上访人群进行打压,把上访人群当作不稳定的要素,这是完全不同的维稳思路。正确的做法自然应当是前者。改革设计者,需要较为准确预测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将这种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如果不是那样,以稳定为借口,反对任何有可能短期带来一定风险、且有利于长远稳定的改革,那么,大量矛盾和问题沉淀,只会带来社会的更大不稳定。当然,对一些有可能产生风险的改革,需要慎重,需要通过配套改革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但不能以稳定为借口,反对任何有利于推进社会发展的改革。道理很简单,一个良好的社会,其健康发展应当建立在健康有序的基础上。秩序的稳定固然重要,但一个好的政府,更重要的是促进进步,促进健康的秩序形成,而不是僵化地维持秩序,更不是消极地维持并不健康的秩序。而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是有利于政治长远稳定的。
第四,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政治文明成果
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政治文明成果,特别是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这是推进改革,特别是推进中国政治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国改革开放34年的发展,关键词就是借鉴学习。通过借鉴和学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成果,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正因为此,我们才能在一个很短时期,跨越了别人用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但学习和借鉴绝不是照搬,也不可能照搬,而是在学习和借鉴过程中,结合中国的国情,吸收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从而加速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步伐。
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同时,需要注意区别以下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是,完全照搬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即全盘西化。从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的历史看,并对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进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从来就没有全盘西化的基因,中国文化有着很强的过滤功能和对外来文化的改造功能。对中国文化传统稍有常识的人,既不会赞同全盘西化更不会相信会全盘西化。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人发表的一些极端言论要全盘西化,那其实除了为吸引眼球外,可能自己也并不相信。一些机构和媒体经常隔一段时间组织学者大批全盘西化,实际是无的放矢,也是自身缺乏信心的表现,同时也有可能是为了兜售自己的货色有意而为之。
中国的现实生活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则是另一个倾向,即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漠视或以“特殊国情”论而加以排斥。“特殊国情”论并不新鲜,无非是说民众文化程度不高,参政议政能力太低,容易“不明真相”,中国民众需要“被代表”。100多年前,清末的立宪派就对此种论点作了充分批判。实际上,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近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若干实践中,从村民自治的深化,到乡镇长直选、乡镇党委书记竞选,从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中“自由候选人”的参选,中国近年来基层民主扎实有效地推进说明,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进行的普选表明,人类政治文明的普遍规律完全适用于中国,在这方面,中国不存在任何特殊。区别只是在于,人类政治文明的普遍规律适用于中国,但其表现形式可能不尽相同,需要结合中国具体国情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形式。那种对人类政治文明妖魔化的做法,或放大选举式民主负面效应的做法,实际都是对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否定。
只有努力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才会少走弯路,并取得有益的突破。
第五,需要勇气和扎实行动
为使改革能够有序进行,人们的美好和善良的愿望是通过顶层设计进行,而这种顶层设计,更应当是政治改革的顶层设计。因为只有政治体制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并影响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内容。而要进行顶层设计,就应当在执政党的高层设立专门机构,拟订设计方案,通过广泛讨论,集中全党智慧,形成广泛共识,进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就是说,不仅要提出改革的目标方向、规划思路,而且要有具体的时间表和具体措施,迈出实质性步伐。
从中国改革开放34年实践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实很少有顶层设计,更多的则是如何摆脱束缚,特别是摆脱传统的“斯大林主义”的影响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只要顶层许可,中国改革就将取得一系列新的突破。过于迷恋顶层设计,只能延误改革的进程。当然,中国的发展走到了今天,一些潜伏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有一个完整科学的路线图,有一个授予权力的负责任的机构进行的顶层设计,当然十分必要,至少可以少走弯路,提升效率。
改革更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和踏实的行动。所谓需要勇气,是要有不畏艰险的胆略。改革目前之所以迟缓,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担心不可掌控的风险,陷入“不稳定幻象”。“积极稳妥”最终变成了“稳妥”有余而“积极”不足。究其原因,还是缺乏胆识和魄力所致。
只要有勇气,才会有行动。诚如马克思所言:“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一项改革决策,要得到全体人的拥护和支持已经非常困难。关键是能否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并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是正确的且必须坚持的。 因此,对一些改革的举措,只要成熟、经过试点并证明是有效的,就应大面积推广。近年来,一些地方改革的试点成效显著,但就是不能够推广,既有缺乏勇气的因素,也与行动犹疑不决有关。2012年2月人民日报提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就是要求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需要有勇气,同时也要有扎实的行动,这样才能避免危机,并推进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
作者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