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中共如何让文化成为执政资本?

作者:邓聿文发布日期:2012-10-21

「邓聿文:中共如何让文化成为执政资本?」正文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创造了足以傲世的灿烂的古代文明,除了极少数年代外,厚重的历史使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对文化发展、文化立国和治国的重要性就有着清醒的认知。比如,《周易》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认识,南朝萧统提出过“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治国方略,清末的龚自珍发出了“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的警告,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家注重“文化立国”的历史传统。即使像文化大革命这样专以破坏文化为特征的社会运动,也是打着文化的旗号进行的。

大国竞争本质是制度竞争

事实上,文化对一国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暂时经济落后,但不能没有文化和历史的记忆,尤其对一个大国而言,如果失去了文化之根,从文化上说,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当代的国际竞争,本质上也是大国之间的制度竞争,而制度属于文化的范畴,或者制度本身就是文化。因而实际上也是不同文化的竞争。文化的共通、相融和理解,可以促进国家和民族间的政治、经济、贸易诸方面的共同发展;文化的差异、误解和冲突则会引起国家和民族间的政治封锁、经贸壁垒乃至战争。当前许多的政策误读、地区冲突和摩擦对抗,背后都有文化因素。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难理解中共为什么将会在十八大上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点,这与中共执政的文化软肋及对外输出的文化赤字有着直接关系。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确实出现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文化产品的丰富,创作的自由是历史少有的,各种观点、思想和学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莫言今年的获奖就是一例。然而,又要看到,此种繁荣多少有些虚假和泡沫的成分在内:首先,文化快餐和文化垃圾充斥市场,文化产品良莠不齐;其次,作为一种民生,民众的文化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尤其是农村和城市底层基本上是文化荒漠,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严重不足,且高度不均衡;第三,原创和杰出的文化产品少,对世界的文化贡献近乎是零,也没有领一代风骚和对中国文化发展有非凡影响力的文化大师;最后,对执政党来说,至今未能拿出一套有说服力的、让多数人认可和信服的价值体系来整合多元的、散乱的人心。换言之,文化并未如执政党所愿发挥执政的作用。

文化对一国的执政者来说,是能够起到助推执政作用的,或者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执政能力。文化特别是其中起核心作用的社会价值观,对内可以引导、整合、统摄一个社会不同人群的利益和要求,促进社会融合与和谐发展;对外可以传播和表达国家形象。这其实就是文化作为执政能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任何政党、社会组织、社会群体都是靠着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凝聚起来的。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必然有一个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精神支柱,也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思想基础。这也就是所谓“文化立国”的意思。

无文化内涵的畸形繁荣

中国目前的文化包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但它们都未能起到这种价值观和文化执政力的整合作用。这并非是说中国没有官方的意识形态和倡导的价值观,然而,这套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除了党和政府的宣传部门自娱自乐外,社会上则少有信奉者,就是掌管宣传机器的人,自己都未必信奉他宣传的主义。而社会上流行的其他思想和价值观,也都不能在整个社会层面起一种主导整合作用。所以,当代中国的文化繁荣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没有文化内涵的畸形的繁荣。

有鉴于此,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和部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反映了中共开始意识到文化短板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实际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共执政理念的深化,即文化也可成为一种重要的执政力。政治问题说到底是人心问题,而人心问题最有影响者在文化。一个政党有无文化自觉,事关其兴衰成败。所以,对文化作为一种执政力,中共应有一个自觉认识,只有自觉,才能有意识地加以推进和发展,而不是纯粹靠文化的自发发展。

上面所讲是对内而言,对外来说,也必须解决中国对外文化输出的赤字问题,即文化软实力问题。在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崛起后,应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而中华文化曾经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感召力,必然使得中国人以文化大国乃至文化强国来期许自己的国家;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这是中共在新时期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但是,坦率地说,同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相比,中国文化的影响要弱很多。要提高中国文化的辐射和影响力,必须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根据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群众对高水平文化的需求,其中最重要的,是给予人民充分的创作和学术自由。

中国近代以来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复兴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在当今时代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的地位日显重要。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中共需要更加自觉、自信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真正认识到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文化作为软实力、软规范的重要战略地位。只有这样,对发展文化才会采取一种主动担当的态度,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创造开放和自由的经济、政治、社会条件。(来源:联合早报网)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