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政治忠诚:凝聚政治共同体的道德基础

作者:徐霞发布日期:2012-10-31

「徐霞:政治忠诚:凝聚政治共同体的道德基础」正文

西方政治忠诚观的源流

在苏格拉底看来,公民服从法律,对法律无限度的、无条件的忠诚,即是对城邦政治的忠诚。苏格拉底被自己珍视的城邦处死,给年轻的柏拉图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促使他寻求改革希腊城邦制度之道。其政治忠诚观,主要体现在对建立贤人政体,实现城邦政治文明的孜孜以求。作为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对城邦忠诚的见解,提出忠诚于优良政体。在他看来,“凡是想担任一个城邦中最高职务和执掌最高权力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效忠于现行政体就是重要条件之一。”他同时还提出,个人只有作为城邦的组成部分,才能满足其自给自足的生活。这实际上隐晦地表明,个人只有忠诚于城邦,才能达到个人的目标,满足其幸福生活。

进入中世纪,人们既要服从上帝的权威,又要服从政府的权力,政治忠诚也在“两把剑”(教会和国家的双重控制)之间摇摆。到底是忠于上帝、忠于教会,还是忠于尘世的王权?这种矛盾的忠诚观在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安瑟尔谟的《独白》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马基雅维利打破了这种状况。在《君主论》中,他明确提出了臣民必须绝对忠诚于君主。尽管后世对其褒贬不一,但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忠诚观中蕴涵了浓重的人文主义因素,彰显了其真切的救国、爱国、报国之心,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强大而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要求。

作为英国理性主义传统的奠基人,霍布斯在自然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以忠诚于国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忠诚观。在霍布斯看来,国家的建立,结束了自然状态,使社会得到安宁,和平得到保证。因此,公民只有忠诚于国家,才能使人身安全得到较好的保障。不过,霍布斯所忠诚的国家是君主专制的国家,因此他反对分权,强调绝对地忠诚于君主个人。而在第一个系统阐述宪政民主政治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洛克那里,政治忠诚的思想则体现为,政府必须忠诚于“给予政府权力的人民”,因此主张并将保护私有财产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卢梭进一步发展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并突显了政治与道德的联系。卢梭声称,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公意)所控制的,因此臣民应当服从公意。

总的说来,西方关于政治忠诚的观念经历了从城邦到现代民族国家,从专制君主到民主国家的对象变迁,并逐步在价值层面上蕴涵和发展了对公平、理性、责任、义务、自由、民主等基本精神和理念,从而为以民族国家为载体、以民主政治为内涵的现代政治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忠诚观

正如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乔西亚・罗伊斯在《忠的哲学》中所言,忠诚自有一个等级体系:处于底层的是对个体的忠诚,而后是对团体的忠诚,处于最顶端的是对一系列价值和原则的全身心奉献和忠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忠诚观在根本上体现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而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忠诚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忠诚于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解决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大生产之间矛盾的社会力量,是凝聚和领导工人阶级的坚强核心。因此,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也是工人阶级矢志不渝地忠诚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理由所在。列宁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明确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领袖、政党、阶级和群众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是忠诚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分析了未来社会在政治上无产阶级要取得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在经济上要“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要建立一种表现人民意志的新的国家制度。这与“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机器”的所谓“现代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列宁还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需要“真心拥护共产主义的人,真正忠于工人国家的人,正直的劳动者,在资本主义下受过压迫的群众的真正代表”。

三是忠诚于劳动群众利益。《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劳动群众利益的重视,对劳动群众的赤诚忠心。那么,为什么要忠诚于劳动者群众利益?这一问题的背后,蕴涵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动因的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和社会的主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因此,必须忠诚于劳动群众利益,任何时候只有真正代表和实现劳动群众的根本需要和利益,才能得到人们真心实意的拥护和支持,才能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是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共产主义学说具有终极理想性,是一种科学的信仰。马克思、恩格斯基于毕生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在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基础之上,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及其根源的揭示中,发现了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和其生产方式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揭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趋势。这就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具有不可避免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其实质是对真理的忠诚、对科学的忠诚。

认同与信仰:政治忠诚的基本维度

“有容才有文明,无容则无文明。”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忠诚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为基础自是题中之义,同时也要在借鉴西方政治忠诚观的基础上,总结、提炼政治忠诚得以建立、巩固的一般规律。简要的说,基于政治认同的理性基础,追求政治信仰的精神动力构成了政治忠诚得以建构的基本维度。

政治认同是政治忠诚的理性基础。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做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政治忠诚的基点,一个人只有在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对一个政治组织或一种政治信念表现出最大的热忱和忠诚。实践证明,组织成员对于政治组织的认同度愈高,其忠诚度就愈高;反之,认同度愈低,忠诚度就愈低。因此,要积极培养和提升组织成员对政治组织的心理认同、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

政治信仰是对既定的政治形态的价值认同,是对政治的终极关怀。它不仅反映了一种政治理性,也反映了一种政治安慰。如果说政治认同赋予了政治忠诚以理性的基础,那么,政治信仰则为政治忠诚注入了激情的灵魂。在政治实践中,政治信仰更关系到社会的整合程度和政治发展。如果失去了政治信仰,也就失去了政治目标和政治动力,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就难以实现。

在复杂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忠诚观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站在中西文化竞争的战略高度,运用战略思维,构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忠诚观,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忠诚观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显化于物,并最终统摄于魂。

(作者单位:湖北警官学院思政课部)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