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重建公信力关键在机制

作者:孙立平发布日期:2012-08-27

「孙立平:重建公信力关键在机制」正文

抢劫杀人凶犯周克华被击毙,马上引来一片质疑的声音。在这些质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怀疑被击毙的究竟是不是周克华。各种版本的演绎也随之而出。对于这种情形,有人说了一句话:最危险的已经不是周克华本身,而是对其被击毙了的事实都持怀疑态度的这样一种现象。

这个现象说明,政府的公信力已经到了一个多么脆弱不堪的地步,因为无论现在政府出来说什么,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甚至有人说,在失去公信力之后,你就是说“太阳从东边出来”,人们也不再相信。

应当说,信息的真实、对权威性信息发布者起码的信任,是现代社会生活最起码的基础。尤其是社会在面对危机或某种紧急情况的时候,能不能具备这起码的条件,往往对事情的结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让我不禁想起最近这两年发生的一系列与此相关的事情以及背后所隐含的社会病灶。

早在钱云会案发生的时候,有人就说了一句话,事实的真相很可能会永远成为一个烂尾工程。这里所说的烂尾工程,不是说事情弄不清楚,甚至也不是说要刻意隐瞒真相,而是说要把真相呈现给社会,同时又能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已经很难做到了,无论你最后公布的是什么。现在看,这样的烂尾工程,已经是一个连着一个。在四川的什邡事件和江苏的启东事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种种的传说是不是真实的?相信许多关心这个事情的人仍是一头雾水。在沈阳的商家歇业事件中,大规模的歇业事件是怎么发生的?集中整治和罚款的事情发生过没有?连这些最基本的事实社会都没弄清楚。

要知道,在现在这样一种信息非常发达的社会中,任何局部性的事件都会由于信息传播的迅速而具有全局性的意义。而其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不仅仅取决于事情本身的真相,更取决于社会对相关信息认可的程度。但恰恰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公信力的丧失已经开始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中一个越来越深的病灶。甚至我们可以说,现在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信力的丧失,而是意味着,我们这个社会在逐步失去将真相呈现给社会的能力。

一个社会为何会失去将真相呈现给社会的能力?其中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有关部门刻意隐瞒真相。如果是这种情况,可恶而不可怕,因为真相总有可以披露出来的可能。第二种,有关部门发布信息时的愚蠢做法,使得事情真作假时真亦假,弄得社会满腹狐疑。如沈阳歇业事件发生后,政府发布的模糊而又互相矛盾的信息;某不雅照事件发生时,有关部门轻率发布的照片是经过PS的结论。即使是这样也好办,改进有关部门的工作就是了。第三种可能,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其实就是真相,而且发布的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妥,但人们已经不信。其实最可怕的就是这种。因为如果是这种情况,说明这个社会把真相呈现出来的机制已经丧失。而一个社会如果连真相都无法呈现,说明这个社会的某些基本机制出了问题,甚至已经是瘫痪状态。这时候,你连个解决的办法都很难再想得出来。

由此,就想到如何重建政府公信力的问题。应当说,近些年来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但所提出的解决办法,似乎还是停留在呼吁政府讲真话的层面上。但上面的分析实际上已经表明,虽然讲真话是重要的,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但仅仅是依靠讲真话,现在也很难真正解决问题了。我想,有时某些政府部门也许会感到委屈,我讲的已经是真话了,我没有隐瞒真相啊。可问题是,现在关键的问题在于机制。

将真相呈现给社会的机制,最重要的有两种。一是有一个权威的信息发布机构,大家信任,人们相信是真相。这种权威性,以及支撑这种权威性的人们的信任感,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的,前提当然是讲真话。但事实表明,在目前的中国这往往是靠不住的。二是多元的信息来源使得你能够鉴别。后者,才是公信力可靠的制度基础。

在周克华被击毙不久,我就发了一条微博:尽管人们在周克华被击毙的照片上发现种种疑点,甚至怀疑被击毙的是不是便衣警察,我还是倾向于认为被击毙的是周克华本人。为什么?第一,在一个信息封锁已成惯例的社会中,一个带有明显疑点的照片由官方公布出来,我就倾向于相信。第二,网络上种种质疑的声音没有被删除,信任就又增加一分。第三,疑惑还是有的,如果有关方面就此进行澄清,将会进一步增加这种相信。总之,我倾向于相信公开的、不拒绝质疑的信息。其实,这条微博说的不是结论,而是一种态度。我后来解释说,当我对相关信息缺乏判断的专业知识的时候,我更看重的是信息传播的机制。相反,缺少这样的机制,甚至是对信息进行封锁的机制,人们对这种机制下发布的信息进行怀疑,在逻辑上是可以成立的。如果不允许质疑的声音出现,反倒加深了人们对政府提供的可能是真实信息的怀疑。

更明确地说,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公信力只能置于可靠的制度化机制之上。人们会相信,而且很可能是只会相信这样的信息:有关部门发布了相关的信息,有媒体提出质疑,又有媒体的调查证明质疑是不成立的。这就是机制。问题不是说的是什么,而是谁说的,怎么说的。但多少年来对信息的垄断,劣化了信息的质量。对信息的封锁,使得人们对真的信息也在产生质疑。在这种情况下,要重建政府的公信力,只有靠多元的、允许质疑的信息传播机制。

这次有关周克华被击毙的事件,在信息处理上应当说有所进步。的确,这次周克华事件引起的质疑是相当多的,仅一张照片,就可以发现很多的疑点。甚至有人从不同角度进行技术分析,似乎都证明了疑点的存在。但照片一是由官方正式发布的;二是有关方面没有对质疑的声音进行封杀;三是在出现普遍的质疑后,官方出来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就这三点,增强了人们对官方信息的认同感。这种处理信息的方式,无疑更有利于辨析和澄清真相,更有助于重建政府的公信力。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