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小凯:政治正统性的起源」正文
如何描述一个政权是否正当合理?英语Legitimacy,就是这样一个词。它在中国常被译为“合法性”--这多少容易引起语义误解。Legitimacy并不是说政权必须合乎某种法律,而是说人们普遍接受它。言下之意,可以存在不合乎当时法律,却具有“合法性”的政权,例如革命时期的政权,常常与当时通行的法律条文相冲突,但却代表了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被社会普遍认可,因此比传统旧体制更具有正当合理性。
Legitimacy意味着当下社会对政权的接受程度。按照主客体区分,Legitimacy的主体是政权或政府,客体是受统治的社会。进一步,被统治群体又可以划分为精英阶层、中间阶层和普通大众。Legitimacy既意味着政权对自身的认知,更意味着社会各层各面对政权的普遍认可。
在时间轴上,Legitimacy意味着,现政权常常从历史中汲取某种特性,作为当前正当合理的基础。例如,世袭的君权就带有一定的历史正当合理性。同时,政权必须在当下受到社会的认可,以及能满足将这种社会认可保持到将来的期望。
在社会维度上,Legitimacy意味着政权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相互兼容和促进的程度。理想情况下,政权应该促进而不是阻碍,应当鼓励而不是压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当政权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相反作用时,政权的社会接受程度就会降低,反对的张力就会增强。
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笔者使用“正统性”一词来指代Legitimacy,以同时涵盖主客体层面、时间轴层面和社会维度三个层面的含义,而不使用“合法性”一词,以避免产生语义误解。同时,和所有政治概念一样,当我们提到正统性,我们可能是在指一种政治理念或者政治理想,也可能是在指政治实践或者政治现实;具体含义,要视上下文而定。
自历史上政权产生之日起,正统性概念也就随之产生。正统性既衡量社会对政权的接受程度,也体现出政权自身的稳固性。一个具有良好正统性的政权,必然是稳固持久的政权;而政权开始丧失正统性之日,也就是它即将崩溃瓦解之时。所以,正统性是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
在中国,学者们很早就注意到论述正统性的重要意义。孔丘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同时他又说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可以看出,孔丘主张道德政治,提倡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水平,是维持正统性的关键。在具体实践方面,孔丘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礼记》)。所谓“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既是一种社会秩序,更是一种政治秩序。
古代法家则秉持另一种正统观。韩非认为,“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韩非子》)”。又说“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在法家看来,正统性的来源并非一成不变,仁义用古不用今,若墨守陈规,反而有丧失正统性的危险。在具体实践方面,法家认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君书》),主张以削弱国民力量,来增强政权势力,巩固正统性。同时,法家主张以军事扩张来加强正统性,“兵起而胜敌,按兵而国富者,王”(《商君书》)。
古典儒法之辨,一目了然。在时间尺度方面,儒家强调历史因素,主张从周制的礼乐制度引入正统性来源;而法家侧重当下,不拘泥于陈规。从这一点来说,古典法家比儒家更具有革新精神。但是,在客体范围方面,儒家强调道德政治--仁政,隐含地认为国民是正统性的认知者,意在扩大认知客体,而法家反其道行之,主张愚民政策,以让民不知有国,意在缩小客体范围,避免正统性风险。因此,相比于儒家理念,法家的政策必然会高度压制社会自由。更有甚者,法家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乃“邦之蠹也”(《韩非子》),对于社会精英也要严厉管制,以避免对政权造成冲击。
视角转向欧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名作《理想国》中,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柏拉图认为,普通人难免会受到权力的腐蚀而败坏政治,而只有哲学家最公正,能够免于腐蚀,故一国的最高统治者应为哲学家,此即“哲人王”一词的由来。在柏拉图看来,统治者的正统性,来源于其智慧(哲学思考能力)和道德(免受腐蚀),而智慧是道德的必要条件。
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显然和老师持不同观点。相比之下,亚氏更侧重政治实践,认为如果政府不能代表本国的整体利益,那么它就失去正统性。按照亚氏的说法,虽然贤明君主制好于民主制,但是腐败君主制--僭主制,却更坏。只停留在思想与口头的道德不是道德,只有实践中的才是。实践道德,是亚氏政治伦理的核心。
历史上,统治者也为自身正统性引入神秘主义的因素。汉代儒者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汉书》),因此天是终极规律的支配者,是终极正统性的来源。同时,“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繁露》),皇帝是天子,是上天在凡间的代理,因此享有支配天下的正统性。此即所谓“天统”。
在欧洲,君王们也为自身涂上神秘色彩。5世纪末崛起的法兰克王克洛维,便宣称自己是古代神王--墨洛温的后裔。克洛维本人是一位军事部落领袖,依靠个人勇武和优秀军事才能,先后打败一系列敌手,包括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任高卢总督。在加冕为法兰克国王之后,这位传说神王皈依了基督教。
在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基督教就成了欧洲诸国正统性的重要来源。德意志的皇帝--“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必须要得到罗马教皇的加冕。早期的英国、法国国王,也同样需要得到罗马教廷的承认。后来发生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不但分裂了基督教,也对欧洲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再回头看中国。自汉代“外儒内法”模式逐渐形成以来,关于皇权正统性学说并无太大创新,政治文化进入停滞状态。唐代魏征上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这无非是重提荀况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皇帝们仍然自称天子,而对于改朝换代,则以天命解释。
在政治实践方面,中国皇帝们的正统性有三个重要来源。第一条,是暴力正统性。首先暴力表现为武力统一,即通过军事斗争统一全国。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是得天下者“得”民心。其次,暴力表现为皇权登基后对社会意识的压制,重点在于对异见智识阶层的打击,如历朝历代的文字狱。此即“内法”之法。
第二条正统性来源,是掌握对儒家学说的解释权。皇帝在尊孔的同时,也成为圣人在尘世的化身,成为普天之下民众顶礼膜拜的对象。而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官僚政治体系,也成为从普通智识阶层晋升到权力体制上层的重要渠道。此即“外儒”之儒。
第三条正统性来源,是维持国民基本生活水平,亦即所谓民生。实际情况是,只要满足国民食可果腹,衣可蔽体,皇帝们大可统治无忧。几乎所有王朝的崩溃,都是在民生极端恶劣情况下发生的。掌控暴力,控制智识阶层,满足国民最低生活水平,这三条就是实践中皇权正统性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