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新春:没有调查,学者岂能枉谈改革」正文
记得上世纪初,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初出茅庐时,主流理论是理想主义,主张国家间应当建立公平、和平的关系,讨论国际关系“应该是什么”,而非“实际是什么”。后来学者们发现议论“应该是什么”没有意义,转而关注“实际是什么”,理想主义迅速被现实主义取代。
最近《环球时报》发了几篇文章,讨论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的次序,政治浪漫主义与政治现实主义的优劣。实际上说的是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改革。然而,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中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现实是什么样的,允许改革往哪个方向走、走多快,中国这张纸上都已经有图案、有色彩了。不管你的主观态度是什么,它们就在那里。改革要往前走,设计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现实中各种力量的博弈将决定改革的方向与快慢。所谓的设计,首先是感知现实社会各种力量分化组合的大趋势,顺势而为。
在中国,改革更像是自然成长起来的,而不是制造出来的。改革开放之初,改革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改革对全体人民都好,对经济、政治都好,因此改革是一个近乎百分百的褒义词。今天,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随着社会的多元化,人们的利益诉求、精神诉求也在多元化,利益冲突在增加。全体人都支持的改革,适合国家各领域的改革,一呼百应的改革,已不复存在。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改革,不一定符合人民的眼前利益。有助于经济增长的改革,不一定有利于社会稳定。符合一部分人利益的改革,可能会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改革现在是一个中性词了。
因此,改革不再是画一张路线图的问题,也不是下个决心的问题,更不是一声令下的问题。设计改革方案,要精巧平衡各方利益,推行改革方案,要尽可能凝聚更多力量的支持。所有这些,没有对中国现实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都不行。对于一项特定的改革举措,它的支持者来自哪些群体,他们参与政治的途径是什么,这些力量的动员方式是什么,都需要研究。有些改革看起来很美,可能已经错过时机,无法动员足够的力量来落实了,或者说反对力量已经强大到可以阻止改革落实了。有的改革看起来也很不错,但可能时机未到,支持力量还没有成长起来。过去这些年,有的改革半途而废,有的改革变了样、走了调,有的改革雷声大、雨点小,都跟没摸清家底有关。现在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学教科书,离中国的现实有相当长的距离,需要学者们做更大的努力。
现在的社会科学研究有点像前几年的电视剧,要么一头钻进帝王将相的历史堆中、不问现实,要么一扭头转向英美等西方世界,不看中国。对学者而言,改革需要细致深入地研究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现实,做出像《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样的调查研究来。中国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没有这样的学术研究,或者缺乏此类研究的学术环境,改革就不可能是一个有意义的公共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