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群: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正文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作出的关键抉择。“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党和国家处于十字路口:要么按照“两个凡是”的要求,在僵化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下走下去,其结果必然是社会主义失去生机与活力,人民难以摆脱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国家难以追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要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对本本和教条的迷信,突破僵化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杀出一条血路”,摸索出一条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使国家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强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愿望,毅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就改革来说,我国进行的是系统配套的全面改革,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扫除障碍、注入活力,开辟越来越广阔的前景。就开放来说,我国实行的是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全面开放,它从不同层面把我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推动我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发展进程,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吸收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发生的巨变已经被世界公认,这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这一关键抉择的正确性。
改革开放极大地发展了中国。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活力,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造福中国人民。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对发展生产力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条件的变化,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实质是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新的体制机制就健全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推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开放与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开放也是改革,是对传统自我封闭体制的改革。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借鉴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在新形势下,改革开放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他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经济活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增强党和国家活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活力;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社会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扩大对外开放,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等。同时,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载2012年04月23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