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钧临:将来真正对中国构成威胁的战略性隐患」正文
分析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功不可没,其中也不乏美国和平演变之力。但回顾历史的真相,真正的原因,却绝非这些。
苏联的解体,既在意外之外,更在预料之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从经济层面进行分析,我们看到,正是粮食、石油这两个关键性因素的发展变化和进一步恶化,导致1960年以来苏联财政的每况愈下,乃至80年代最后几年的国家破产。
事实上,苏联因为长期以来重工业、轻农业的产业政策和畸形的产业结构,所导致的“三农问题”甚至已不亚于今天的中国。几十年来,粮食的缺口、粮食的进口、为粮食进口而换取外汇,成了苏联领导人挥之不去的梦魇。而石油出口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这样,苏联不仅在进口,而且在出口上都已经高度依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既然已为后者所绑架,焉有不变色之理?而两伊战争之后的全球性油价暴跌和粮食需求的巨大缺口,彻底撕开了苏联畸形经济结构的口子,苏联财政迅速破产,执政党失去了继续维系权力的合法性。
苏联的教训,对我们深具启发之意。那么,将来真正威胁中国的,又将是什么战略性要素呢?
对比苏联模式我们看到,中国的农业基础同样是脆弱的。中国在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模式上,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因循了前苏联的思路,而中国的人口数量和日益增长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又远大于苏联。前苏联所遇到的农业问题,我们今天几乎都已碰到,而中国市场经济和农业文化所形成的一些特点,却又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棘手。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粮食问题将再次成为困扰中国的核心问题,甚至可能构成致命打击。
最近一轮的全球性粮价上涨,已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而这仅仅是全球性通货膨胀的一个前奏曲。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仅为1.39亩,是全球人均耕地面积的1/3,全国的耕地面积仅18.27亿亩,已日渐逼近18亿亩耕地的红线!更为关键的是,外资企业正在加紧控制在我国农产品问题上的话语权。孟山都等外资公司虎视眈眈,中国粮食主权危在旦夕!
如果出现了粮食危机,中国应对的办法只有大幅增加粮食进口,填补国内的巨大缺口。而这都要以外汇储备为前提。苏联以向西方国家输出石油资源换取外汇,而中国现在换汇的办法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延续,可以预见,中国在2-3年间的出口将很难有较大起色,外汇储备增量的增速必将放缓。而作为存量资产,当前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多数已基本转化为美元性资产而落美国掌控之中。须知美国是最擅长打美元牌的高手。近几十年的美元零和游戏中,美国从来都是赢家。再加上全球性通货膨胀的预期,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前景十分堪忧,而这也对中国未来解决粮食问题的能力状况敲响了警钟。
未来,中国不得不面对可能出现的这样局面:进口粮食大幅增加与外汇储备急剧缩减的现实。粮食和外汇储备,已足以成为将来真正威胁中国的战略性要素。而这其中,新兴经济体的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发展,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博弈,粮食主权的保卫战,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农问题的应对,都将作为子要素,直接影响上述局面爆发的时间、当量和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