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铭葆:没有民主保障就没有科学发展

作者:叶铭葆发布日期:2011-01-08

「叶铭葆:没有民主保障就没有科学发展」正文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既然是主题,就说明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2003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击非典总结大会上,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至今已过去7年多时间。期间,科学发展观载入了《党章》,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应当说,坚持科学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也应当看到,走科学发展之路,面临着重重阻力,步履十分艰难。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暴力拆迁和强行征地,正是科学发展观受到挑战的具体表现。

很显然,暴力拆迁和强行征地,并不是科学发展。然而,相当多的各级领导干部却乐此不疲,甚至总结出“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新鲜“理论”。人们从中看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为什么口头上说的是科学发展,行动上做的却是相反的一套呢?为什么这种现象不是个别,而是普遍存在,且大有蔓延的趋势呢?追根寻源,根子在于没有跳出就发展讲发展的狭隘眼界。发展当然首先是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是否科学,就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同时取决于社会政治因素。“五四”时期一代先贤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启示我们这二者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没有政治民主的切实保障,科学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没有民主决策,就会是违背民意的发展。现阶段的发展,人们公认为是政府主导的发展。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式,发展的项目,基本上来源于领导者的灵感,民意的成份极为稀少。暴力拆迁和强行征地之所以发生,正说明政府的决策与民意相冲突。如果说个别“钉子户”抗拒、上访,或许有个人的原因。然而,整个村民组,整个行政村的大多数人都强烈抵制,个人原因就难以解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都离不开对民意的充分尊重。而没有民意基础的发展,不可能是科学发展。

没有民主监督,就会是违法违规的发展。政府主导的发展,领导者的个人意志决定一切,法律和法规往往形同废纸。这种状况之所以出现,与缺乏民主监督密切相关。徒法不足以自行。要把纸上的法律法规变成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规范,首先需要得到民众特别是当权者的认同。同时,需要必不可少的舆论监督,使违法违规者付出代价。而在缺乏言论自由,舆论监督受到打压的情况下,权力的任意横行就不可避免。按照《土地承包法》,村民在承包期内拥有土地使用权。确因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土地也应征得村民的同意,而不能告示一贴,推土机说话。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村级范围内实行村民自治,有关村民利益的大事,应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而不能无视村民意愿,上级强行决策,强迫村委会执行,不服从就严加惩处,直至劳教判刑。按照《宪法》和《物权法》,居民房屋的产权应当受到保护。确实需要拆迁的,也应当充分尊重房主的意见,经过协商达成拆迁补偿协议,而不能“通不通,三分钟”,以暴力拆迁相威胁。可以说,政府如果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规划发展,就不会一再出现暴力拆迁和强行征地。民主与法制密不可分。法律法规是治国理政科学经验的结晶。因此,违法违规的发展,不可能是科学发展。

没有民主选举,就会是为了少数人的发展。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思想觉悟的问题,首先是一个制度导向的问题。仆人为主人服务,因为仆人是主人所雇,养家活口依赖主人给付的工钱。同样的道理,官员的权力由谁授予,谁就是官员服务的对象。由民众选出的官员,就只能为人民服务,不如此则要交权下台。由上级任命的官员,必然要为上级服务。而服务的方式,主要是制造所谓的政绩,既可以为自己贴金,也能赢得上级的欢心,以此结成政绩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很显然,为了政绩的发展,骨子里是为了官员利益的发展,民众的利益并非官员决策的首选。同时,在这个政绩共同体中,开发商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往往是政府作决策,开发商具体实施,两者合作,共同制造GDP上升的繁荣景象。最后是政府得政绩,开发商得实惠。因此也可以说,为了政绩的发展,也是为了开发商的发展,民众的利益同样成了可有可无。不难看出,为了少数人的发展,不可能是科学发展,因为它离开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违反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要求。

从“五四”到今天,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演变,科学与民主仍然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在未来的五年中,要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发展民主政治刻不容缓。讲科学发展,就不能不讲民主政治。要实现科学发展,其手段不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重要的是转变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科学发展就很有可能成为一句漂亮动听的口号而已。相信这样的结局,是每一个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2011年1月5日)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