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短房:普世价值的“普”与“世”

作者:陶短房发布日期:2011-01-13

「陶短房:普世价值的“普”与“世”」正文

多年以来,中国内外的许多人,为了这个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的问题,执着、争辩,乃至互相口诛笔伐,然而争执中的各方人物似乎不约而同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普世价值的本来面目。

“世”不同“普”自异

古今中外,许多民族、许多国家和社会,都曾经推崇过普世价值,也曾经在各自的世界里,苦心孤诣地营造建立在普世价值基础上的“天下大同”。

在古代中国世界,所谓的“世”,或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天下”,就是以皇帝所居住的都城为中心,以直属王朝的州、郡、国、县为内圈,以朝贡体系为外圈的,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体系,在这个体系内,便存在一个为社会主流和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普世价值。

这个普世价值因朝代、年月的变化而时有调整,但内核却始终保持完整,包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国体系,以“礼”和“仁”为核心的社会道德体系,以儒家思想为原则的社会价值观体系,以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为默契的治国原则,以及唯才是举、亲贤并用的用人之道等等。

在这个以中华文化为主核的“世”里,尽管统治民族对异族有戒心,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原则上,只要认同这个普世价值,就是“胞与为怀”的自己人,所谓“夷狄而中国则中国之”;反之,即使同样是汉族,也会以“中国而夷狄则夷狄之”的理由加以排斥、摒弃。正是出于这种以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为特点的思维定势,种族殊异,却被描述为“动遵礼法”、延续所谓“箕子之教”的朝鲜王国,曾被几个中国朝代定为“不征之国”,而明明是汉族人建立的政权,如唐初在新疆东部建立的高昌国,和清初在东南亚出现的“兰芳共和国”等,就被弃置一旁不加过问,甚至寻机除之而后快。

在这种普世价值观左右下,那些游离于“中华普世价值”之外的民族、政权,往往被视为“未开化”的蛮夷小邦,王朝和整个社会对这些“野蛮人”的基本态度,要么是试图同化,要么是渴望“大张挞伐”,要么索性以“蕞尔蛮夷,不值置之度内”的堂皇理由,来个眼不见心不烦,用索性无视其存在的方式,来维持“大一统”的虚假繁荣。

中国如此,西方也一样。在前基督教时代(如罗马的尼禄时期),维护罗马神祗的尊严、神圣,残酷镇压和打击基督教,就是当时西方世界的普世价值,基督徒一度被到处追杀,不得不掩藏信仰,东躲西避;到了基督教成为国教的时代,“上帝是世界的,世界是上帝的”就成了新的普世价值,原本的“普世价值”却成了异端邪说,遭到昔日基督教这个“前异端邪说”同样的命运。

和其它任何普世价值一样,这个新的普世价值一方面追求“普”:通过无所不在的教堂和教士、神权对世俗政权的庇佑和干预,以及什一税、免税符等形形色色结合宗教、政治、道德、经济属性于一身的道具,让每一个社会成员强迫性、本能性地接受(因为不得不接受)这个普世价值;通过传教使团、武力征服等文和武的两手,让普世价值的有效“世界”变得越来越广阔。

而在同一时代,世界各个角落也还有其它的“世”、其它的“普世价值”,如伊斯兰文化圈、印加文化圈等,在它们各自的世界里,都将自己的一套“普世价值”当做真理,而其它的则视作异端邪说。

这种古代的普世价值之争,并非总是文明的、和平的,“普世”覆盖于“世界”之外,也未必都会带来文明和福音。儒家思想在中华文化圈“普世”了近两千年,其积极、进步的一面固不应忽视,但对思想的钳制、个性的束缚,却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使中国的旧形态绵延了漫长岁月;在西方,神权发达、宗教裁判所和什一税大行其道的中世纪,却是文化发展停滞、战乱动荡连绵不绝的黑暗时代。在“大航海时代”,圣方济各会打着“推广文明”旗号在美洲强迫性灌输他们的“普世价值”,玛雅、印加典籍、文物大量被焚毁、破坏,祭司被集体处决,历史和文字被人为湮灭,原住民被强迫基督教化,甚至成批消失。在中国,一些敢于和“普世价值”对抗的学者、政权、民族,后果往往同样是凄惨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后,是无数非“普世”学者前途的被剥夺,而自称“徐偃王”,胆敢和周的礼法体系对抗的淮夷部落,战败后更是几乎被抹去一切历史长河的痕迹。

当听见有人高呼“普世价值”,强调“任何人都无权游离于普世价值之外”时,不妨先问一声――是哪个朝代的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的颜色

即使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世界,也会有不同颜色的普世价值,他们的支持者会强调自己的“普世”才是真“普世”,而对其它颜色的“普世”口诛笔伐,直欲除之而后快。

比如在中世纪的地中海文化圈,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犬牙交互,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存在,但双方都强调“独一真神”,强调自己的思想体系、价值观,以及受这一切支配的君主、国家,才是“世界”的主人,而对“异端”采取毫不留情的清除手段。基督教世界用十字军东征讨伐穆斯林世界,所到之处实行思想清洗,在基督教占上风的西班牙,所有不愿改宗的摩尔人都被杀戮、放逐;而在穆斯林占上风的中近东,穆斯林不但采用杀戮和驱赶的手段,还动用经济杠杆,用给穆斯林低税率、非穆斯林高税率的手段,迫使其它价值观为“普世价值”让路。

中国同样如此,孔子杀少正卯的传说固然是伪托,但伪托者的用意却昭然若揭,正如宋代人所言,是为了避免“世人尽诵两家书”。为了确保“普世价值”的永远“普世”,非但儒家以外学说被废黜、禁锢,甚至儒家学说的传承流派也要被“法定”,历朝历代都有这种儒家内争“正统”的斗争,如汉代的图谶之辩和古文、今文尚书、春秋之争,宋代的道学之争和明代的书院之争等,到了明清,为维护“普世价值”的纯洁和正统,索性在科举中规定,引述儒家观点只能出自四书五经、甚至只能用《四书集注》的注释,考生只能“替圣人立言”,而不能直抒己见。

到了当代同样如此。

冷战的结束让许多人有意无意忘却了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和意识形态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似乎以为世界一直就是同一个世界,“普世价值”一直就是同一个价值观。事实上仅仅20多年前,这个世界还存在至少两个被自己的拥护者竭力追捧、强调为“唯一真理”的普世价值体系。

在那个并不遥远的时代,世界分为红色和蓝色,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普世价值观,并都强调,这个世界的未来,是属于他们所忠于的色彩的。“蓝色世界”将“红色世界”形容为“邪恶帝国”,认为只有消灭对方,普世价值才能照耀全球;“红色世界”同样宣称“未来之寰球,必将是赤旗的天下”,将对方视作“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号召将之“彻底砸烂”。

就在这个并不遥远的时代,红色和蓝色两面“普世价值”大旗下,各有数以十亿计狂热的追随者,他们都坚信自己的价值观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对方则是洪水猛兽。冷战的结束让色差变得模糊,让胜利的一方自信地认为,所谓“普世价值”就是自己的价值观,这也许未必是错的,但如果这一方过于自信,认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己的价值观就应该成为永恒的、不可动摇的普世价值观,谁又能保证,一旦成败异势,如今看似统一的价值观颜色,不会再因对未来探索道路的不同,而变得再度光怪陆离起来?

普世价值以人为本

今天的中国,需要不需要普世价值和普世价值观?当然需要。

价值观是人的价值观,普世价值说到底,就是人类所共有的特性、原则、利益和标准,它们虽因时而异,因势而变,却有着一以贯之的脉络,即以人性、人文、人道的原则为原则。

在当今世界,这种对任何民族、宗教、国家都适用的价值观,包括对民主与法治的认同,对言论自由的尊重,对不通思想、宗教的宽容,和对多元文化的接纳、理解等等,这些都是超越了政治分歧和族群分野的、对任何社会和任何人都有益无害的价值标尺,加入这样的普世价值体系,会让国内更稳定,让世界更和平。

但不论传播者、接纳者,都必须时刻警惕那种将“一己价值”掺入普世价值,并捆绑推销的行为,诸如将对某个宗教的认同混淆于对宗教自由的认同中,用“全盘西化”置换“思想解放”,将新的、同样排他性的政治逻辑包装为“自由思想”,用于取代旧的、排他性的政治逻辑……如此“普世价值”,不论如何粉饰、包装,实质上仍然是中世纪基督教对伊斯兰教、或伊斯兰教对基督教的“圣战”,是非王师即贼寇、非此即彼的价值观取代,是用一种颜色的偏执、狭隘,取代另一种颜色的偏执、狭隘,用一种有局限性的价值观取代另一种有局限性的价值观,严格地说,这不符合当代应有的普世价值原则。

普世价值不是一个文明征服另一个文明,一种价值观压倒另一种价值观,而是全人类在求同存异、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寻找出的、对每一个人类成员都具有重大意义,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既然是“普世”,这种价值观的生成就必须是多元的,双向的,中国人的思想、价值观(当然是发自内心的、真正自由的思想和价值观),也应该成为普世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敞开国门,坦然地面对普世价值的讨论,是寻求思想、文明和价值取向的碰撞、融合,是既有引进也有输出、既有学也有教的双向交汇,外界不应抱着“十字军东征”的价值观征服心态,国人自身也不能如昔日死守“华夷之辨”那样,把“中国特色”当作拒绝一切外来影响的挡箭牌。

普世价值,本就应该既属于“普”,也属于“世”,每个文明、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成为普世价值的创造者、所有者和受益者,任何将普世价值和国家、民族、团体价值割裂、对立的论调,不论其取向是“普世”或“非普世”,都是狭隘的、错误的。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