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Huang:中国政治派系的分野

作者:Jack Huang发布日期:2010-06-29

「Jack Huang:中国政治派系的分野」正文

政治派系分野,就是网上的左右派之分。当下中国的这个左右派之分,已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地步。譬如,按我们通常的理解,要民主自由的应该是右派,而主张工农权益的应该是左派,但现实中,这两种诉求却常常由同一群人提出;对西方软弱的应该是右派,但这些右派又可以理直气壮地提出通常是左派主张的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此外,还有主张恢复儒家政治体制的传统派以及由海归分子为主组成的新左派。而且由于“中国特色”,中国的左右派划分一直与国际上的划分不同,在国外,主张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一般被认为是右派。是故,对中国当下政治领域的派系分野做一梳理,实属必要。

窃以为,当下中国的政治派系分野,大致可分为如下四派、两个阵营:

1)毛左派(如此称呼不含任何贬义,仅为区分不同的左派);

2)专制派;

3)自由派;

4)社民派。

这四派,依价值观的不同又可分为两大阵营,毛左派与专制派为一阵营,自由派与社民派为另一阵营。毛左派与专制派的阵营可称为中国特色阵营,而另一阵营则可称为普世价值阵营。如果要对这两个阵营分左右派的话,中国特色阵营相对于另一阵营可称左派,而拥护普世价值的可称右派。传统儒学派与新左派由于人数少,似可分别归入上述两个阵营中,本文不再单独讨论。

在中国特色的阵营内,毛左派为左、专制派为右。两派虽然水火不容、相互敌对,却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其分歧仅在于方法策略。

普世价值阵营中的自由派与社民派,在大部分国人眼中都被视为通常意义上的右派,但在国际上与学术理论上,社民派一般被视为左派,这是笔者要对中国特色的左派前面加上毛左派的原因。自由与社民两派的同异正如毛左派与专制派一样,所不同的是,毛左与专制派间的斗争大于合作,而自由派与社民派间是合作大于斗争。

专制派属于当权派或既得利益派,其最大特点是赞成在经济、社会层面的部分放开与政治层面的全面管死。这一派也可称为“邓派”,是30年改革开放的坚决拥护者。也有人称之为“主流派”,因为该派的理论基本上就是当局的意识形态。在专制派看来,自己恪守的是“中庸之道”――既要反对左面的毛左派,也要反对右面的自由民主派,并常以既反左、又反右来论证自己的政治正确与政治合法。专制派的成员多属于当今社会的中上阶层,其成员主要分布于党政军界及体制内,此外还包括体制外的部分财富巨头。专制派人数虽少,却掌控着中国几乎所有的资源,其队伍可称是由当下中国政治、经济、知识界精英组成的非神圣同盟(喻其无高尚价值目标、仅以世俗功利而相互利用、勾结)。

所谓毛左派是打着毛泽东的旗号、反对邓氏改革开放路线的一派。毛左派认为专制派就是走资派,或称“资改派”(资本主义取向的改革派)。如果说专制派多属既得利益派的话,毛左派则多属利益既失派。毛左派对30年的改革开放基本持否定态度,主张回到文革时代,再来一次文革,把走资派与新生的资产阶级彻底消灭,使中国回到如朝鲜一样的状态。不可否认,毛左派在中国的中下阶层(弱势群体)中拥有最大的影响力与市场,其骨干多为文革时期的“三种人”,近年来也有不少中青年知识分子加入。新左派的大部分主张与毛左派同,基本可归在此派内。由于毛左派所持的极端主义立场,这一派对现政权的稳定构成了最大威胁。

由自由派与社民派构成的右派阵营,支持邓小平发动的改革开放。这两派中,既有改革开放的既得利益者,也有一些利益既失者。其成员多属于社会的中间阶层,但也有少数分布于上层与下层。这两派以知识分子与企业白领及中小企业主为主,集中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大城市,体制内外均有分布。他们既对当前现实不满,也不愿意回到过去,而是力主政治制度的改革,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希望。

自由、社民两派对毛左派基本都持否定态度,但对专制派的态度并不一致。自由派对专制派在经济上的自由放任相当支持,但对其政治上的专制保守则强烈反对,他们要求一种激进民主,希望在中国出现“颜色革命”。社民派则对专制派的经济政策多有批评,对其政治上的僵化保守也强烈反对,但同时也不认同自由派的激进民主诉求。社民派的另一特点是程度不等地拥护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信仰马克思创立的共产主义理想。但坚决反对列宁主义,主张中国走瑞典的社会主义道路。少数新左派亦可归在社民派内。

这样的派系划分有无道理呢?让我们来看看这四派对当下一些问题的回答:

1,对成都遭强拆而自焚的唐福珍――

毛左派:坚决反对强拆,并认为这就是资本主义复辟的铁证;

专制派: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唐福珍对抗法律,死有余辜;

自由与社民两派:谴责政府的做法,同情唐福珍,反对毛左派对政府的批评。认为毛左派是“看对了病,开错了药”。

2,对高房价――

毛左派:这是资改派执政的必然后果,主张回到计划经济时代。

专制派:这是市场带来的现象,政府只要调控得当,马上就会克服;

自由派:基本同意专制派的意见,但认为政府在土地与房地产市场上应减少干预,让市场力量来解决市场问题。

社民派:鉴于我国大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住房不应交给市场,而应成为国民基本福利。建议75-80%居民的住房应为福利性质,其余为商品房。福利住房政府不收土地出让金,配套费用减免。

窃以为,上述的划分,基本可以概括我国当下政治派系的主张与诉求。这种分野之所以比较合理,关键是抓住了各派在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异同。价值观的作用,这30年来,一直为国人所忽视。关于为何要以价值观来划分政治派系的问题,请看本文的第二部分。

什么是价值观?为何要以价值观来划分阵营?

价值观就是方向,或说是我们奋斗的终极目标,也可以说是人之为人的生活方式。为何要以价值观来划分阵营?我们常说“道不同,不相谋”。所谓“道”,就是价值、理想、方向、目标。人们之所以在政治上结成不同的团体,首先就是因为有共同的价值、理想,而不是因为对一些具体问题有相同的见解。所谓党性、派性,就是由共同价值观产生的。相反,在价值观相同的前提下,人们往往对实现价值观的方法、手段、策略有分歧。当这些分歧不大时,本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原则,人们可以共聚在一个政治集团内,当分歧过大时,便会分裂成不同的集团、派别。价值观比策略、方法具有更基础的作用,它们二者的关系是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方法或“体”与“用”的关系。因此,价值观是我们区分政治阵营与派别的首要因素,其次才会考虑方法、策略上的不同。

为何毛左派与专制派拥有相同的价值观,难道他们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吗?不错,这种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是双方非理性思维的结果,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共同的然而却是错误的价值观。封建宗法社会时期的农民起义军与皇帝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但双方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毛左派与专制派这种共同价值观的核心有两点:1,功利性;2,非平等的等级人格观。

先谈功利性的价值观。按康德的观点,价值观、尤其是终极价值观,应该是非功利的。价值观就是做人、为人的意义。如果做人的终极意义在于某种功利,那就说明人不是目的,而是某种其他东西的工具、手段。因为功利性是工具、手段的属性。自由、民主之所以能成为终极价值,是因为她提供了人之为人的尊严与意义,并且这种尊严与意义是不可化约、还原或替代的。你不能追问,自由民主是为了什么,因为她们是终极价值。

毛左与专制派的价值则是功利的、具体的(具有可感性),这就是吃好、穿好,过上好日子。这当然也是一种价值,但算不上终极价值。猪圈里的猪也能享有这种好日子(当你把这个猪圈扩展到几个山头大,使之具有田园景色时),这显然不应成为人的价值。另一种,吃好穿好,吸毒淫乱,也非值我们得追求的价值。正如雷锋所言,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毛左与专制派的价值观认为,既然革命的目标是为了吃好穿好、过上好日子,那么为了早日达此目标,为了效率,人民就必须放弃或让渡权利,就应该甘心做革命的齿轮与螺丝钉。两派的分歧不过是何种方法效率更高而已。

为了进一步说明非功利价值观的作用,这里介绍我国法学家贺卫方先生的一个观点,贺先生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出:“民主是让国民决定自己的事务,包括让国民作出错误的选择;民主是人民之治,而非真理之治。”

所谓人民之治,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的就是这种生活方式,哪怕这种方式比其他的方式效率低,我们也绝不放弃。真理之治则是追求效率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大家放弃自己的权利,用一种科学的方式选出一批道德、智力超群的精英,由他们来带领我们奔向天堂。这就是功利价值观的逻辑结果,也是毛左与专制派在价值观上的第一个错误。

第二个错误是非平等的等级人格观。价值观与人格观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价值观都可追溯到不同的人格观。所谓人格观就是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观念。现实生活中,人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从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出发,就会认为这些差别是永恒的、天然的,不可改变的。而从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出发,就会从这千差万别的存在中抽象出人类共同的、永恒的、不变的本质。正是理性主义认识论,产生了一种先验的人格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人虽然在体力、能力各方面都是不平等的,但在人格上应该平等。平等的人格观念必然带来普遍(适)主义的价值观与方法论,而非平等的人格观,只会带来特殊主义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因此我们又可以说一种是平等人格价值观,一种是等级人格价值观。

从等级人格价值观出发,就会认为人群应分为三六九等。在毛左派那里,这个世界首先是分为剥削阶级与劳动阶级,在劳动阶级内部则有一个类似金字塔的等级结构――这就是列宁提出的“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格局。据说保持这个结构的效率最高、战斗力最强。而专制派对阶级的分野实际不太感兴趣,他们基本回到了儒学派的立场上,认为人群分为精英与群氓,或说是君子与小人。

因为人格观的不同,所以导致价值观的分野。相同的价值观又会因为人格观的差异带来不同的方法论。下面来谈谈毛左派与专制派在方法论上的分歧。由于追求效率、否认人的终极价值,因此两派都赞成专制主义的国家治理方法。但在具体方法上,又各有不同。

毛左派的专制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制,而专制派的专制则是少数对多数的专制。

在一般人看来,毛左派的专制似乎很正义、很合理,对少数坏人实行专制(专政),对大部分好人实行民主,这不正是“人民民主专政”吗?其实这里隐藏着一个陷阱――毛左派的整套理论是建筑在列宁主义的阶级论基础上的,因此多数人的统治由于等级的人格,必然最终表现为少数人代表多数人进行统治,其理由则是“群众―阶级―政党―领袖”这种实然存在的格局。而且由于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残酷性,权力必须高度集中于核心领袖的手中。这还只是陷阱的一面,陷阱的另一面则是,既然多数人这次可以某个理由压迫这些少数人,下一次当然可以其他理由压迫另一些少数人。几十年后,所有的人都可以被以不同的理由整肃过。譬如,第一次对少数人进行压迫的理由是“剥削”,第二次对另一批少数进行压迫的理由是“反动”,第三次的理由是“封建迷信”,第四次的理由是“懒惰、自由散漫”,第五次的理由是“崇洋媚外”,第六次的理由是“贪图享乐”,第七次是……

也许有人会说,毛左派这种多数对少数的专制难道不是和贺卫方所说的“人民之治”很接近吗?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这不是民主,因为民主包含两个含义,首先是少数服从多数,其次是多数保护少数。毛左派眼中的阶级敌人,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劳动阶级成员,即使少数被称为“剥削阶级的,实际也是人民的组成。阶级虽然客观存在,但阶级之间的矛盾并非你死我活,这就如不同宗教信仰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差别一样。毛左派的错误除了在价值观上,在方法上也不具合理性。

毛左派以多数人的意志压迫少数人不对,但不能否认其专制毕竟体现了多数人的意志,这难道不是一种民主吗?从现代民主的意义上来说,毛左派的“大民主”够不上民主,但从民主的不同形态上来说,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低级、原始的民主。这种打着“大民主”旗号的民主,就是政治学所称的“实质民主”。但一事物的完整形态应该是实质与形式的统一。缺少形式的民主,必然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导致其副作用过大。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形式来保证实质。在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现代法律。法律的作用就是维护正义,但如果没有一定的形式与程序,法律追求的正义就无法实现。因此,现代法律认为,程序(形式)正义比实质正义更重要。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