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湛 朱华彬:政治诚信重在制度诚信

作者:郭湛 朱华彬发布日期:2010-05-10

「郭湛 朱华彬:政治诚信重在制度诚信」正文

诚信是政治本身应当具有的一种美德,是考量政治合法性的标准之一。政治合法性是指一种政治权力进行统治或治理的权利,这种权利能否或为什么获得公民认可、服从、忠诚和支持。政治合法性有很多衡量标准,一种政治权力能否得到民众的认同和支持,主要从政绩上来衡量,即政治权力能够给民众带来实惠。如果单单这样衡量,就无法判断通过玩弄权术、不讲信用等手段带来利益的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有些人认为政治就是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和施展权术,在政治领域没有诚信可言。显然,这样的观点缺乏道德层面考量的标准。政治不只是施展权术和追求利益,而且还要有美德,诚实守信是一种很珍贵的政治美德,是政治权力获得民众服从和忠诚的前提。诚信缺失必然损害政治的合法性,损害政治的权威。

目前,我国存在着政治诚信缺失现象,其根源在于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各个领域深刻的转型,旧的伦理纲常被打破,现代的契约观念又没有深入人心,政治诚信的制度保障没有建立起来。不少人把政治上的不诚信归结为某些官员个人的道德问题,忽视制度诚信对于政治诚信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当前政治诚信缺失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

政治制度由人治变为法治,由专制变为民主,各级政治组织、公务员都要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政治诚信的内容也要随之发生变化,由统治者的人格诚信转变为一种现代规则诚信即制度诚信,由公务人员在政治领域中的道德品格或职业操守转变为制度、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公信度。因此,政治诚信不再主要表现为公务员个人的德行,而是主要表现为制度的承诺、制度的信用。整个政治系统的信用不是主要取决于政府人员的好坏,而是取决于制度的好坏。对政治的信任实质上是对制度的信任,对规则的忠诚。政治诚信关系不能仅仅凭个人感情或人际关系来维系,而要用规则、制度来维系。政治诚信,重在制度诚信。这里的制度是广义上的制度,包括与政治权力有关的各种制度、法律、法规、政策等。

制度诚信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制度的信用,它们的确立和实施、改革和完善要公开、公正、透明、规范,具有诚实守信的品格。“诚”是指制度要代表人民的利益,要表达人民群众的公共意志。“信”是指制度公示并生效以后要严格执行,不能让制度形同虚设。制度诚信的另一层含义是,要建立一套政治诚信的制度和机制,约束政治活动主体包括政治组织机构、公务员以及公民不诚信的行为,治理政治领域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唤起政治主体对制度的敬畏和忠诚。

制度诚信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性。制度的信用首先表现为有效性,而有效性的前提就是科学,也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如果制度不科学或不合理,老百姓就不会遵守,官员也难以开展工作,损害整个政治系统的信誉。科学性要求政治活动主体有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客观地反映事实真相。第二,公开性。制度的制定、修改以及实施要做到公开透明,这是制度诚实性的表现。我国的各种制度是在不断探索和试验中制定出来的,难免会出现错误,发现错误要及时通报和纠正,不能怕影响政绩而遮遮掩掩。第三,规范化。规范化就是维护制度的威严,制度一旦实施,就要严格按规则办事,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否则制度就无信用可言。第四,连续性。制度要前后连贯,不能朝令夕改。有些地方政府,大搞政绩工程,每换届一次,政策就要变一次,必然损害民众对政府及政策的信任度。第五,公正性。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各种制度都应当做到公正,不能偏向某些社会群体。目前,我国有些制度或体制还缺乏公正性,比如体制外与体制内的差异:同在一个单位,体制内的享受各种福利,而体制外的却享受不到。

制度诚信还要求建立政治诚信本身的制度和机制,并维护这一制度和机制的信用,用制度和机制约束政治主体的活动。目前,我国尚缺乏科学完备的政治诚信制度和机制,政治活动主体的言行得不到监督和规范。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为国家公务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并以此作为考核和升迁的依据之一;另一方面,要建立惩治失信行为的法律制度,对性质严重的失信行为进行法律制裁。

与人际诚信和经济诚信相比,政治诚信面对的人群最广泛,更具有公共性,造成的影响也最大,因而政治诚信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如果政治领域做到了诚信,就会大大增强人际交往中的诚信和经济领域里的诚信。政治诚信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政治风气,而且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自觉加强政治诚信建设,加快建立政治诚信的制度和机制,提高整个政治系统的公信度,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