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稼祥:餐桌上的“民族”

作者:吴稼祥发布日期:2009-09-22

「吴稼祥:餐桌上的“民族”」正文

前天(周日)下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兄做东,请大家精神会餐,摆到桌子上的两道主菜是“族群政治与国家认同”,剩下的菜自己带。吃不了兜着走的,是章润兄最近主编的两卷《历史法学》丛刊,像家乡的两大块方片糕,装在袋子里,一块糕上写着“民族主义与国家建构”,另一块上写着“中国:法制与法意”。看着它们我牙痛:这么硬,能咬得动么?

林来梵说我们喜忧参半:国家一甲子,喜也;又是火烧,又是针扎,忧矣。其实,以我之见,给中国国家认同带来困难的,不仅是族群政治,还有别的。如果说,国家认同是“体”,分它的则有五马:国家规模巨大,地方自治张力与日俱增,一马也;中国各民族呈块状拼图式分布,族群主张与准“领土”粘黏,离心力强化,二马也;个人意识惊蛰,个人权利蠕动,与整体主义国家意识龃龉,三马也;民间利益与信仰日益多元化,官方意识形态依然一元化,有分道扬镳之虞,四马也;国内族群问题成了制约中国发展的强国们手中的辫子,五马也。

刘毅的发言虽然没有高全喜、秋风、张千帆等人学理性那么强,也没有随身携带哈贝马斯牌的德国啤酒、哈耶克牌的美式甜点、奥克肖特牌的英国牛排,他上的是一杯苦酒,说是经济替代政治酿造的。

并不是所有的政治问题都可以用经济手段来解决。族群冲突很难被恩惠收买,权利鸿沟不容易被发展掩盖。他其实提出了一个背景性问题:边疆事件表明,用发展来获得拥护的替代性政治合法性遇到了挑战。同时遇到挑战的还有民族治理的旧苏联模式,名义自治与实际集权,尤其是资源集权(张千帆特别强调这一点)已经尿不到一只壶里。第三个遇到挑战的是我们的政治治理模式,仁政和禅让都是好的,但酷吏和豪绅却是痼疾,千年不愈,治疗它们的只有一剂良药。如果不吃,无处不在的官民冲突,到了民族地区能不变成族群冲突?

欧盟的经验表明,没有什么族群问题是不可解决的;东西德统一的事实也证明,民主并不必然导致国家分裂,也可能促进分裂的政治体统一。不同的是,民族的同一性和聚居状况对民主化过程带来的风险不一样。多民族国家的风险大于一个民族国家的风险;在多民族国家中,拼图式民族国家(比如中国、俄罗斯,民族按地域分布)的风险大于沙拉状民族国家(譬如美国,民族混居,不按地域分布)。

高鸿钧和刘毅似乎有自己的比喻。他们认为,欧盟各民族是沙拉状的,虽然苹果归苹果,香蕉归香蕉,但都被民主的沙拉酱拌在一起,有相同的味道。俄罗斯各民族则像是冷拼,虽然在一个盘子里,但各是各的味儿。中国呢,他们认为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火锅,汉族是汤,其他民族是涮料。

比喻不错,但不甚妥帖。我还是认为把美国的民族状况比喻成沙拉更恰当些。欧盟呢,是鸡尾酒,虽然各民族装在一只杯子里,各有自己的颜色和空间,但只要你喝它,就会融合成一体,并能组合成新的口味。不论俄罗斯是不是冷拼,中国不可以成为火锅,不能涮任何别的民族。我们不是有过满汉全席吗?

最后作总结的王振民教授应该是个原味主义者。他说,不论我们有多少身份,这个族那个族,这个职业那个职业,我们必定有一个最大公约数的身份,那就是“公民”。国家建设,首先是“公民身份”建设。这意思是说,即使我们56个民族56道菜,最终都可以还原为一个东西,那就是“营养”。还原它们的机制,不是泯灭个性的压榨机,而是以个人权利为起点的复合共和的“胃”。

2009年9月22日星期二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