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稼祥:潜入“深蓝”?――党内民主的好处和风险

作者:吴稼祥发布日期:2009-10-15

「吴稼祥:潜入“深蓝”?――党内民主的好处和风险」正文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发展党内民主的决议,让人有仰望星空的感觉,除了看见亮晶晶的星星以外,还有星星背后的深蓝,我们有勇气潜入深蓝吗?

在香港大学听钱刚先生讲传媒上的“政治体制改革”,非常有趣。他做的是对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治术语分析,在他的分析里,政治语词是有色彩的。首先是深红色的,比如“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其次是浅红色,比如“政治文明”、“民主政治”、“党内民主”等;第三种是浅蓝色,“公民社会”,“宪政”是也;最后是深蓝色,“军队国家化”,“多党竞选”等等,蓝得就如远天深海,可望而不可及。

“街上流行红裙子”,是凝当年的一篇小说的名字;如今,中国主流媒体流行浅红词,不封杀浅蓝词,但深红词像疮痂一样脱落了,深蓝词呢,还是像夜空一样,只可仰望,没有李白的“危楼”可登。

有趣的是,党内民主建设会把我们引向深蓝吗?

中国改革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经,民主发展有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两种选择。上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主导的政治体制改革思路,是自下而上的社会民主路线,党政分开,权力下放,是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词。这个改革思路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从上面维持已有的权威系统,在增加政治自由的同时,不丧失政治权威,既要民主化,又要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对于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大国来说,民主化的最大风险,就是权威流失,轻则社会动乱,重则民族分裂,前车之鉴甚多,清失外蒙,前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也都成了摔碎的花瓶。

现在提出先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好处是可以规避民族问题,党内民主不涉及民族主权,大大减少民族分裂的风险。不过,这些有两个问题,第一,你是真想搞党内民主,还是假想搞党内民主?第二,是自上而下地搞,还是自下而上的搞?如果是真想搞,而且是自上而下地搞,那就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军队可能分裂。党管军队,党是“巢”,军队是“卵”,党的高层如果分成竞选的两派,巢裂了,卵难全。要想党内民主自上而下地搞,军队国家化就是一个前提条件。

如果既不想潜入深蓝,又真想搞党内民主,剩下的唯一道路,就是从党的基层组织开始竞选。民主有四种表现形式,民主作风,民主活动,民主运动,和民主制度。我想,现在谈的党内民主应该是第四种吧。任何民主制度的最低验收标准,是选举和竞选。从村一级开始竞选党支部书记,然后推进到乡镇一级,如此逐级递进,到省一级,味道就有了。

如果是这个思路,党内民主搞到哪一级,同级的政府首脑也要同时进入公民选举,这才是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的含义。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只要从基层拾级而上百尺“危楼”,深蓝就会慢慢变成浅蓝,以前遥望的,就可能变成手中拥有的。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