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沁雨:当前中国政治思潮发展镜像」正文
当前中国仍然处于一个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各种冲突日益激烈、各种利益日渐对立的转型时期,因此,人们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围绕着政治而紧密活动,多样化的政治思潮便是明证。
各种政治思潮之间构成了特有的制衡逻辑
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价值倾向。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还存在着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新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等主要政治思潮。这些思潮之间的互动、竞争与此起彼伏,构成了转型期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主线,它们之间的力量结构也在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
由于历史中的种种内因外缘,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新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在我国的发展或活跃、或沉寂,然而社会的急遽转型再次为这些思潮的滋育、传播、交流与碰撞提供了有利条件。现阶段,这些政治思潮在其核心价值下的话语内涵也有了新的发展,具体来说表现在:新自由主义思潮以个人权利为核心价值,追求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民主、个人自由、宪政与公民社会,倡导顺应全球化与共享人类文明的价值;新左派思潮以社会公正为核心价值,反对全球化,倡导国家主义、新集体主义与经济民主化,要求发展中国自己的现代性,国家应该更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利益与社会平等;新保守主义思潮以社会秩序为核心价值,主张转型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与政党权威,回归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肯定现代化进程中的秩序稳定;民族主义思潮以民族利益为核心价值,强调主权恢复、领土统一和民族自尊,致力于重建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力图重新发现中华民族的道德秩序与传统价值观念。
在开放的环境下,这些政治思潮之间构成了特有的制衡逻辑,我们可以从每一种思潮所对应的特定的社会困境、价值内涵与畸变走向大致将这种逻辑归结如下:新自由主义思潮批判传统专制主义与其对个人权利的压抑,强调竞争、宪政、法治与人权,然而却会造成社会上的贫富两极分化、社会不公与权力腐败;新左派思潮批判自由竞争所导致的社会贫富分化、无序化与底层利益的受损,强调社会公平均等与维护社会底层利益,然而却会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失范、脱序与整合危机;新保守主义思潮批判传统文化的断裂与传统价值的解体所导致的社会的脱序与失范危机,强调秩序的稳定与文化的认同,然而却会诱发秩序对个性的压抑;民族主义思潮批判国际社会对民族利益的挑战、压力及威胁,强调国家利益与民族凝聚力,指向建立一个强大而富裕的国家,然而却会激起整个社会的过激性反应与无视法律权威。
这些政治思潮的存在与彼此间的互动,实际上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矛盾与困境的深刻性和复杂性。马克斯・韦伯曾说过,“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程度”。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政治思潮在体系上形成的多元制衡格局,有利于避免社会的同质化趋向,维系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一个民主、平衡、有序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主义须引领多样化思潮
多样化政治思潮的发展,从表面上看,是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以及逐步融入国际社会的一种文化反应,实际上,它展示了一种诊断和反思中国问题的思考过程,进而转化为一种推动中国政治发展历程的思想资源。社会转型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思想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分解了人们传统思维活动的一致性,同时也削弱了国家创造为大众所接受的新的价值体系的能力。如果我们试图理解并回应这些政治思潮在改革中的新话语,那么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就必须瞻望前景、创新内涵,从而引领多样化政治思潮的发展。
人们往往天性偏向于从现实来评价一种价值体系,而不会都像理论家那样去探讨历史的规律和未来的逻辑。如今,在全球经济化的思维时代,人们判断优劣的标准也经济化了,历史性的一面淡化了,也许严密的历史分析与逻辑推理无法构成最有力的论据,现实的力量最为雄辩,因此,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很大程度上要依照实践而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就要求,我们只有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才能够把文明与美好的价值输入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过程中去,使之不断具有新的内涵。
政治思潮源于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深入思考,并基于一定的政治实践而产生。在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过程就是覆盖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知识精英与社会大众的政治互动过程。只有在这样一个涵盖不同力量群体的有效互动中,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更有效地因应时代变迁,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从而确保整个转型过程始终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避免变革时期的转型危机。
政策是政治体系的实际作为,它标志着政治体系的一种价值选择
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时期,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同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这就使得政策意涵不断得到新的诠释和拓展,但是政策价值与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一致和连续的。同时,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取得的实效也证明,我们的政治合法性资源已经有了新的来源,政府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已经获得了新的社会基础与支持者,这使得我们国家的政策功能实际上更具有了相当强韧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这种可持续的政策功能,不仅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一种稳健、合理、理性的氛围中发展,也有利于我们的政策意涵更加注重和谐美好的意义、重视扶持关爱的价值、强调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综合进步。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积极推动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内核,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基本内容的公共政策。这同改革开放前一阶段实施的更多强调自由的市场竞争、快速的经济发展、极大的财富积累的政策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政策意涵自然也要随之发展。如今,我们的政策意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策功能则更加注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我国转型时期,构建与中国市场化、民主化进程相适应的政策,实际上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现代化战略选择,这也生动地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内核的政策功能的可持续性。具体来说,这种可持续性的实现就是未雨绸缪地、渐进地、稳妥地处理和解决经济增长与分配之间、政治秩序与参与之间的权衡交换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民主政治的发展,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与正义,从而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平衡发展。
对思潮的解读要与时俱进
政治思潮作为政治发展的思想镜像,凝聚着人类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智慧思索。经济的增长、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不能取代人类理性在价值观念上探索崇高生活和真实存在的活动。倘若政治思潮是一把神奇的钥匙,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去相信理论能驾驭我们的生活,而不需要再反复地追问如何生活。可是理论并不能化解或穷尽我们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生活的责任,因为,生活的特殊性闪烁着现实的力量,这种力量总是超越我们的思潮或思想所能理论化和分析化的限度。如此,对转型期中国政治思潮的发展及其功能的解读,我们援引严复在《宪法大义》中的话是很为适合的:“制无美恶,期于适时;变无迟速,要在当可。”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