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兵:民众为什么对改革产生焦虑?

作者:蔡兵发布日期:2012-04-09

「蔡兵:民众为什么对改革产生焦虑?」正文

今年的全国“两会”,改革又成为热门话题。不仅“两会”代表、委员主张改革必须加大力度深入进行,参加“两会”的国家领导人也一再强调改革要攻坚,必须搞好顶层设计和配套进行。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却对改革持有一种矛盾的焦虑心态――在盼望改革的同时,又担心改革的结果还不如不改。民众之所以对改革产生焦虑,绝非由于见识短浅,或对改革的前景看得过于暗淡,实在是由于过去的一些改革给他们或多或少带来过伤害。就是在当下,伴随着各种相关改革而产生的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依然让相当数量的民众对改革心有余悸。

当然,改革不可能一下子尽善尽美,改革本身是一个对现有落后体制破旧立新的过程,由于其有很大的创新性,因此很容易出错,这一点大多数民众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在现实中,一些权力部门关起门来搞改革,将复杂的改革工作简单化,对于涉及民众利益的改革,一不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声音,二不切实保护民众的权利和利益。这才是民众对改革产生焦虑感的真正根源。

市场经济建设使社会形成了利益多元化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搞改革,只有在改革的目标、措施上取得共识,才能形成改革的社会合力。但我们一些负责制定改革方案的权力部门,在改革的过程中喜欢冠冕堂皇地讲一些抽象的大道理,对于细致深入地征求群众意见的工作,却常常是以走过场的形式应付了事。甚至认为“一百个民众,就有一百个意见”,这些意见大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自私想法”,“如果把民众的意见看得太重,改革就会成为没完没了的议论,改革就会拖到猴年马月”。殊不知,民众的意见虽多,甚至相互对立,但让这些意见充分表达,甚至进行公开辩论,本身就是让社会各群体相互理解、相互认同、消除社会偏见的好机会,改革的共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尊重由这种过程中产生共识的改革,才能赢得民心,才能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如果不充分经过这样的民意表达和辩论过程,就以权力部门自己的意见为主张,简单制定并实施改革方案,往往不是打击多数民众,就是伤害少数民众;就算是不偏不倚的改革方案,民众也往往会产生人人都很吃亏的感觉。所以,如果改革不能自下而上形成社会共识,民众就会产生自己意见不被尊重的焦虑。

民众对改革焦虑的另一个来源,是我们许多涉及民众利益的改革,民众的利益不但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且让他们常常产生自身利益总是在改革中被牺牲掉的感觉。当一项改革涉及社会不同群体利益调整时,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就在于平衡好各相关群体的利益。然而,一些群体却能影响改革政策的制定,并采取有关的影响行动,就能在改革中争取更多的利益,现实中少数权势集团就是这么做的。在这方面,普通民众由于人数众多、利益分散,有时根本无法产生自己的利益代表,有时是有代表也不能对改革产生实质的影响,民众因此成了不能影响改革方案制定过程的改革弱势方,改革中他们的利益常常被轻易牺牲掉。因此,只要权力部门关起门来搞改革,常常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在对外宣传时说要让民众放心,改革保证能让他们获益;另一方面对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和进展严格保密。而结果通常是:要么改革方案因为利益集团的博弈难以找到平衡点而迟迟不能推出,要么就是在牺牲了普通民众利益后突然推出。民众对这种改革,只能是充满失望、愤怒和焦虑。

分析了民众对改革产生焦虑的真正根源,我们就会明白,许多改革虽然初衷是好的,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但如果方法不对、措施生硬,一样会产生损害群众利益的结果,引起民众对改革的焦虑。就目前来说,在许多领域的改革中还存在相当严重的改革权力部门化和关起门来搞改革的现象,这是许多改革方法不对、措施生硬的重要原因。这种权力部门关起门来搞的改革是没有生命力的,其对一些明显不合理、民众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制度的改革,如“三公消费”等,总是一拖再拖,让民众从期望到失望,最后到不指望。所以,要消除民众对改革不断增加的焦虑感,须对权力部门大权独揽式的改革进行改革。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