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忠:民主增量:中国特色社会精神

作者:秦子忠发布日期:2011-12-07

「秦子忠:民主增量:中国特色社会精神」正文

俞可平先生在《增量民主:中国特色政治模式》一文中,从八个方面,高屋建瓴地总结了中国民主的发展趋势,并用增量民主这一术语来概括这一趋势。这是很深刻的。不过,俞先生过于乐观了。这种乐观主要体现于,他的前提是一个善的政府,至少执政为民的政党精神依然是政府的主导力量。也正是因为这个前提,所以对俞先生而言,增量民主的形式主语,主要是政府而不是民众,是政党精神而不是社会精神。在我看来,中国的政治民主改革,决定它发展路径的,主要不是政府,而是民众,不是政党精神增量民主,而是社会精神的民主增量,即民众民主意识的增量。

当前主流舆论主要是将中国的民主改革置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构成的框架中讨论的。这一点无可厚非。问题是,我们过多地或有意无意地预设了三者已经是有机统一体,而忘了我们正是因为这个有机体出了问题才推行政治改革。而政治所以要民主改革,主要不是因为党内民主不够,而是社会民主缺失;不是党内竞争太少,而是社会监督缺位。相对而言,党内民主只是一个子系统,如果社会民主没能增量,那么党内无论再多么民主都只不过是“暗室”(即社会精神的蒙昧)中的民主。因而,党内民主与否,外界不作为或“熟视无睹”。

政府首先是一个集合,即公务员的组合,而后才是一个集体,即政党精神。因而,与俞先生的前提不相一致的地方是,就政府而言,我以为决定中国政治民主改革方向的是,阴暗元素与阳光元素的制衡结果。所谓阴暗元素与阳光元素的区分标准,主要是指公务员,尤其是高层公务员,基于执政为民的政党精神的一般理性判断,对涉及制度、体制以及机制的改革,在政策制定、政策落实上,所持有消极的或者积极的态度。而现在,由于既得利益关系,在中国的政治改革进程中,阴暗元素阻碍改革的力量,是与阳光因素势均力敌的。但是问题主要不在于此,因为当社会民众的民主增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阴暗元素,在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度里,将无处藏身。现在是人们群众尚未懂得利用宪法所赋予他们手中的权柄,而他们民主监督精神的不足,却又给阴暗元素以生存的空间。

什么样的社会精神,决定什么样的政府。一个依赖神或者英雄的社会精神,必然需要一个封建政府与之相适应。中国民主改革的出路,就长远来看,根源在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精神。这个社会精神的生成,却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我们不可弄混一个事实是,就根源而言,不是党内民主,推动了社会民主;恰恰相反,是社会民主的增量,从而迫使党内自发地或者自觉地进行增量民主。当然,党内自觉地增量民主,推动社会民主,中国的民主发展路径就走得直一些、顺畅一些。

正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第十二章(法律的分类)所指出的,无论是政治法、民法还是刑法,都不能算是根本法,除非它有利于社会建立良好秩序。卢梭把根本法,诉诸的不是成文法,而是潜在民众心里的“法律”。“它每一天都获得新的力量;在其他法律行将衰亡失效的时候,它可以使它们获得新生或者取代它们。它能使一个国家的人民保持他们的创制精神,用习惯的力量不知不觉地去取代权威的力量。我说的这种法律是风俗和习惯,尤其是舆论。这一点,尚不为我们的政治家们所认识,但是其他的法律是否能有效地实施,却完全取决于它。”

但是,在这里,我所说的社会精神,不仅仅是风俗和舆论,还包括民众天然群居的习性及其表现形式即结社。结社或者说社会组织,是承载社会精神的躯体。如果没有这个躯体,那么单是语言,哪怕是互联网上的语言,都是不能真正撼动、推动政府政治改革的步伐的。政府中的阴暗元素,所惧怕的更多是民众的物质力量,即组织结社的群体力量。而这来自社会的群体力量,却是党内阳光元素所期待的甘霖。

中国目前的社会民主,在网络上,是群情激昂,但也是群龙无首。民主小丑表演的太多,民主草根则是审美疲劳。跟风附和的太多,独立思考的太少。我们需要深刻的长者剖析中国的格局,以及秉持社会良知与严谨的态度为民众指明中国民主的出路(哪怕是错的,也利于民众民主精神的成长),可是学者不是“口水战”此起彼伏,就是凡是涉及改革,无论是经济、社会、文化还是政治,“出发点”和“落脚点”几乎都是政府主导。问题是,现在政府内部的权力、利益之争,不仅不能作为改革的主导力量(实际上,这个力量由于自身的派系之间的僵持,已经被消解差不多了),恰恰是需要社会力量来加以制衡和调节。可是,我们的学者,却依然寄希望于派系林立的政府来主导中国的民主政治改革。我并否认,政府内部阳光元素的自我抗争可能取得胜利;我所主张的是,社会力量的参与,以确保阳光元素的执政为民之理想更好更快地兑现成全民共享的现实成果。

关于民主的模式,是有许多样本的。然,中国的民主道路,还需要中国人自己践踏出来。但是践踏的主体,主要不是政府,而是社会的民众。这践踏的过程也是渐进式的,但主要的不是政府主导增量,而是民众民主的自我增量。这个崛起正走在途中,它量变的脚印清晰地留在互联网上,但是它的质变将爆发于放松结社自由的广州新规(即《关于进一步深化社会组织登记改革助推社会组织发展的通知》)的明天,即结社自由可到处落地开花的中国新规的来临。

中国民众,依然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政治的自我解放,将宣告中国特色道路找到它的特色精神。虽然我们还不看清中国特色的民主道路,但是这并不阻止它现实的生成与发展。

每一个中国人的民主精神的自我生成与发展,我简言之为民主增量。这个民主增量到一定程度,它将以存量的形式构成中国特色社会精神,从而它的继续增量,将不再是形成这个社会精神,而是发展和完善这个社会精神。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