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华夏主义与中国的文化现代化」正文
2012年春节期间,我集中时间读完了北京大学叶自成教授、龙泉霖同志花了几年心血完成的《华夏主义》书稿,这虽然是部近50万字的巨著,但丝毫没有枯燥感。这是一部能够温故知新、受到启迪、引发争鸣、活跃研究、解放思想的著作,是一部充满责任和思考、充满思想火花、值得一读的探索之著作。这是虽然我不完全赞同此书观点、甚至对一些观点完全不赞同、但仍然愿为此书作序的原因。
首先,本书打开了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视野。作者把易经的整体思维、阴阳思维、变化思维、中和思维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称为易经思维,把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顺势而为等主要观点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治国理政学说称为老子范式,把儒家中庸思维、以人为本、人才第一等主要观点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治国理政学说称为孔子范式,把法家以法治国、富国强兵等主要观点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治国理政学说称为商子范式,把以管子为代表、融合了道儒法三家关于道治人治法治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治国理政学说称为管子范式,并主张借鉴欧洲文艺复兴的经验,整理、发掘、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回答和指导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世界观、方法论和治国理政学说。这种主张不管是否完全正确和能否实行,但对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提出了一个研究角度,是可以给人启迪的。
其次,作者试图用所谓的华夏主义回答当代世界和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许多实际问题,包括民主、自由、人权以及普世价值等,角度新、视野宽,读了以后同样可以给人启发。
第三,我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敬畏、热爱和钻研,看到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责任和努力,看到了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我辈尊重和学习的。
不可置疑,这是一部需要在不断探索和争鸣中继续完善的著作。其理论体系作为一家之言尚能自圆其说并有多方面创新,但还需经过各种推敲、辩驳以及实践检验。尤其是在引文引用、解释、文字表述等方面有必要进一步下功夫完善。学术研究既需要严谨和缜密,也需要包容和宽容。
多少年,我一直思考着类似问题:如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国家软实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从工业、农业、国防、科技这样物质的角度提出的,主要是物质方面的四个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方面的进步是举世无双、世界公认的。我在10年前就认为,应该进一步从精神方面提出现代化建设问题,这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本土化、科技创新知识成果生产力化,使这精神四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并同社会主义的物质四化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这样,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仅能在物质方面而且在精神层面立于世界高峰,国家发展就有了先进和包容的文化灵魂,各族人民就有了共同和丰富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有了博大和深厚的精神根基,中国社会就一定有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叶自成教授与龙泉霖同志的著作可以看作是在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方面的一种有益尝试,引起我的一些共鸣,或许这也是促使我写这样一段文字作为本书序的另一个理由吧。
方立(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2012年1月3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