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权体制下的选举

作者:威权体制下的选举 选择字号发布日期:2014-03-06

「威权体制下的选举」正文

 

[内容提要]目前针对威权式选举的学术研究重点主要在于探究选举与民主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一般会采用哪些研究民主选举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和方法。这些研究趋势限制了学者们提出一些关于威权式选举的微观层面的动力机制及其之间存在的系统差异等一系列问题。考虑到这些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探讨独裁政权下的选举目的、选民的投票行为、候选人、选举中的当权者,以及选举和民主化之间的联系。本文最后主张,威权式选举的研究方向要转向揭示和说明不同类型的威权式选举之间的重要差异。

[关键词]威权体制 选举行为 独裁

 

一、引言

威权体制下的选举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政治现象,与稳固的独裁体制有些矛盾,但是对全球范围内此种选举实践进行粗略的研究,却勾画出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早在18世纪和19世纪,西欧和拉美的当政者就在民主化来临之前实施过选举,并且在今天,绝大多数政权的当政者也都号召选民去参与投票。那也就意味着,威权式选举既不罕见,也不像有些学者此前所提到的那样,必然会削弱独裁统治。

此外,威权式选举---我们仅仅指那些在非民主化政权中实施的选举---存在着诸多颇为显著的差异。各类政权在不同层次上实施这种选举(如选举产生国家元首、国会和地方议会) ,还选出执掌不同权力的政治主体( 从橡皮图章式的机构到拥有实际的政策制定权和财权的立法机关)。另外,在当权者允许候选人和政党自主组织竞选活动的程度上也存在着差异。诸如制度整合、选区划分和候选人资格认定等选举规则方面,因国家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由于这些差异,威权式选举涵盖了从相对公平自由的选举到候选人和公民的自由选择受到很多限制的选举之间的多种类型。

学者们已经认识到,需要对不同的威权政体进行分类,以此来区别"混合式政体","竞争威权","选举威权"以及其他威权政体类型之间的差异。此种划分方法使得威权式选举呈现出不同的结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学术研究已经将重点放在研究选举与民主化之间的关系之上,并且通常采用那些研究民主制下选举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和方法。我们认为,这些研究倾向限制了学者们提出一些关于威权式选举微观层面的动力机制及其之间存在的系统差异等一系列问题。在研究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还未能充分地理解威权主义政治,并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也无法确定威权式选举和民主化之间的关系。

考虑到这些问题,本文回顾了威权式选举方面的相关研究。首先,我们通过文献分析来研究独裁政体下选举的目的;其次,我们探讨那些关于选举中选民、候选人和当政者的选举行为的文献资料; 然后,我们探讨选举和民主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主张威权式选举的研究方向要转向揭示和说明不同类型的威权式选举之间的重要差异。

 

二、选举在威权政体中的作用

威权政体和选举似乎存在着矛盾之处,然而经验事实表明,定期实施选举的独裁政体比那些不实施选举的政体的统治更为长久,对此我们深感疑惑。学者们逐渐开始考察选举在这种政权下所发挥的作用。目前,他们一般把选举制度的建立视为独裁者保持权力的一种手段。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独裁者的权力受到了来自体制内精英、反对派和公民等不同主体的威胁。大体来讲,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选举(无论是地方选举还是全国大选,立法机关的选举还是行政机关的选举)在不同种类的政权之下往往会采用不同的选举规则。这些差异一般很少被认识到,但是可能会成为引发威权式选举性质争议的重要根源。

( 一) 现有的解释

许多学者将威权式选举视为一种制度性工具,独裁者们可以借此拉拢精英、党员或者社会中更大的群体。对于独裁者而言,选举可能是一种在精英之间广泛分配政治资源的最便利的途径。相对于任命而言,精英们可能会将选举视为一种"公平"或者"有效"的政治资源分配方式,获取政治职位以及因收买和游说选民而带来的战利品。在这种意义上,独裁者能够保证将最受"民意支持"的精英纳入政权内部,并使他们能够一心一意地为政权目标服务。最后,选举有助于帮助当权者维持与精英之间的联系,以防止统治联盟成员出现背叛。此种政权能够引诱、收买甚至威胁选民为之投赞成票,从而使之在选举中获胜。以绝对优势取得选举上的胜利最终为政权精英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任何的反对都是徒劳的。或者,选举可能会"促使统治者按照一定的制度规则来提拔一般职员进入权力部门,从而有效地分享政治权力"。

选举也有利于拉拢反对派进入政权内部。通过支持独立候选人和非政府支持的政党在地方选举和立法机关选举中参与竞选活动,独裁者为之提供了晋升进入政府部门的机会,以使其可以享受政治利益和有限的决策参与机会。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利用选举来分化反对派力量。由此看来,选举为反对派参与选举提供了双重的政治动机:他们一方面反对现有的独裁体制,另一方面又希望从政治利益中分得一杯羹。通过实施选举并就候选人和政党资格制定相应的选举规则,独裁者们创造了一种"隔离式竞争结构",这一结构禁止政权之外的人参与竞争而允许体制内的人进行政治投资。甚至在这些被允许参与威权式选举竞选的候选人和政党之间,在是否参选、结成竞选联盟以及是否接受选举结果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可能源于意识形态立场和政党规模方面的不同,也有可能源于选举规则的差别,这些规则塑造了参与者的竞争。

选举也可能会发挥信息传递的作用。多党选举帮助当权者识别其支持阵营和反对阵营。掌握了这些信息之后,他们将后者作为主要的攻击目标,以选举过后给予其较少的政治恩惠作为惩罚,收买他们来获得支持,或者威逼其在下次选举之前转换效忠对象,抑或是在大选日当天待在家中放弃投票。此外,选举还为国家统治者提供了一些信息,使其能够更好地明确党员干部的忠诚度和参政能力。譬如,中国的地方选举有效地缓解了国家和地方官员之间的"委托-代理"难题:如果地方政权的当政者在投票中仅获得较低的支持率,这也就向国家领导人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号---他们的代理人无能力胜任职位或者得不到民意的支持。

独裁者利用选举来驾驭精英联盟和反对派,其动机在于希望以此来降低被暴力夺权的风险。阿西莫格鲁( Daron Acemoglu) 和罗宾逊( James Robinson) 主张,精英们通过选举来允许穷人掌权以避免革命的威胁。在19 世纪和20世纪早期欧洲和拉美国家公民选举权扩大的背景下,他们解释了威权精英准许真正的民主选举发生的原因。与此相关的是,考克斯( Gary Cox)主张,非民主制下的选举充当了独裁者避免被暴力推翻的一种手段,或者是通过减少可能引发冲突的信息不对称,抑或是为那些可能发动政变的人们开辟另一种掌权的通道。

如果选举对威权当政者有利,那么它是否必然会损害公民的利益呢? 在某些情况下,威权式选举似乎可以发挥一些民主选举同样也具有的作用:提高选民的政治效能感,促进公民和官员之间达成政策共识。来自中国地方选举的多项调查研究为此观点提供了证据。例如,曼尼( Melanie Manion)的研究表明,在中国,竞争性的村民选举有利于选民与公职人员在政府干预国家经济的相关政策上达成一致,因为选举过程为公民和地方官员提供了对话的机会。在地方选举中,投票及由此而产生的责任信念在增强选民投票效能感以及公民持续参与选举活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选举尽管能够促进当权者维持统治,但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公民福祉。然而,这一局面在何种选举结构和背景下可以成为事实还不太明确;迄今为止,该主张也只是在极为有限的实证研究中能够得以验证。此外,人们不禁提出疑问:选举为公民们带来的短期利益是否将以强化当权者长期执政作为代价?

非民主制下的选举区别于民主制下选举的一种可能在于,前者可能会强制性地动员选民参与投票。选举是强制性的还是诱导性的似乎与竞争程度紧密相关。一种极端情况是,单一候选人的公民投票制度明确地表明了该政权的强制能力:它能够强迫人们参与到一个所有人都知道是"虚假"的选举仪式中。无论如何,这似乎已经成为东欧国家共产主义选民的特有的印象,因为损毁选票或者破坏票箱均被视为一种反抗行为。因此,对东欧共产主义选举的许多研究都将重点放在投票率问题上。在中国,遵照1987年《村委会组织法( 试行)》的规定,在村民选举中要求候选人的数量必须超过要选出的席位数,这就使得学者们开始研究是否竞争会诱使选民出于其他原因参与选举而不是为了避免不参选而带来的处罚。以这一点来看,构建威权式选举对于其达成政治目的是极为重要的。

最后,有人主张选举有利于独裁者在国内或国外建立其政治合法性。选举可能会被操纵因而政治影响力有限,但是可以向国内和国际观众发出信号---政权已经或者趋向于将民意作为统治基础。谢德勒(Andreas Schedler) 突出了"选举式威权政权"中的这一机制,指出: "通过为多党选举开放最高国家权力,选举式威权政权把民主作为其合法性的首要原则…… (选举式威权) 政权创立了人民同意的原则,即使他们在实践中会颠覆这一切。"

( 二) 研究的局限性

这些观点可能存在一定的效力。但是关于威权式选举的相关文献研究的一大主要难题在于,学者们试图从有限的案例中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关于墨西哥、中国和埃及,以及不多的涉及约旦、台湾和越南的研究,都推动着我们理解威权式选举政治。然而,这些案例均有一定的特殊性。墨西哥革命制度党(PRI) 每六年举行一次行政机构选举,是因为总统有任期限制;同样有些特殊的是中国,选举发生在地方层级而不是国家这一层级。仅仅关注这些数量极为有限的案例,就需要我们在将结论一般化时倍加谨慎,并且我们必须进行自我质疑,在研究这些制度的过程中是否遗漏了一些造成选举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

选举之所以存在诸多变化,主要来源于选举的类型、控制选举的规则及其政治社会环境。譬如,选举的目的在于向政党精英分配政治资源的主张,可能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一党制政权下立法机关的选举大有裨益。当权者可能会从立法机关选举的投票率中获益,因为这会使当前仍未掌权的精英们相信他们将来也有机会赢得一部分政治资源。与之相对照,那种认为选举是为了显示当权者实力的观点可能更适用于解释全国性政府机构的选举竞争,当权者可以通过选举来展示其动员选民的能力,以此来遏制反对派势力。区分不同层级的威权式选举,以及研究这些竞争是如何被建构的,对于解开选举的角色之谜意义重大。

时间可能是选举存在变数的另一原因。推动选举产生的因素并不必然能够解释其得以持久存在的原因,而且事实上选举扮演的角色可能会因时而异。现在许多威权政体在独立伊始就继承了选举制度和议会,因为之前殖民势力早已创设了立法机关和地方议会来选举产生政府并进行殖民统治。在其他情况下,政府精英为了在冷战时期获得国际上的政治合法性并跻身"民主化"国家行列,也纷纷建立选举制度。

然而,为何要建立选举制度我们姑且不论,考虑到威权统治所面临的限制条件,不同的选举理应具有相似的运作形式。事实上,选举本身的民主特征逐渐消褪,当权者建立选举制度通常只是为了抵制民主带来的压力,因此既不会完全地废除选举也不会允许选举引发政权更迭。相反,选举逐渐与民主化分道扬镳(公民和精英们往往都认识到了这一事实),取而代之的是选举成为当权者继续掌权执政的工具。总之,尽管最初促进选举产生的因素不同,但是选举可能会演化为非常相似的制度性限制,并且产生相近的政治动力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探寻威权式选举建立的首要的单一动因不仅不合乎现实,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