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联俊:网络社会中群体意识的发生与引导

作者:陈联俊发布日期:2010-09-28

「陈联俊:网络社会中群体意识的发生与引导」正文

内容提要:网络社会中群体意识的形成对于网络社会、公民自身乃至现实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网络社会群体意识的发生缘由主要有政治诉求、经济利益、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等。其发生特点是虚拟的公共空间、相似的境遇基础、多样性的统一、渐进性的变化等。网络社会群体意识的发生方式主要表现在群体认知、群体心理、群体互动、群体态度等方面。应该着重从归因分析、传播路径、意见领袖、规范指引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有效引导。

关键词:网络社会;群体意识;发生;引导

胡锦涛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②[刘文富:《网络政治学》,第62页,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尤其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变化不仅表现为个体意识的变化,还表现为群体意识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深刻地影响着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那么,网络社会中群体意识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它的发生原因以及发生方式如何?它的产生表现出哪些特征?我们应该怎样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呢?

一、网络社会群体意识的发生缘由

所谓群体意识是指一定人群所结成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它是为群体的实践、利益和需要服务的,是人群集合体社会关系的反映。网络社会群体意识的产生基础是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是与现实社会有着很大差别的社会形态③[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第43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导致网络社会中群体意识的产生。

(一)政治诉求

亨廷顿认为,“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离异化及大众的参政化就构成了现代政体和传统政体的分水岭。”④[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27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在现代政治社会中,大众参与政治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他们谋求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马尔库赛批判科学和技术本身成为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奴役性。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技术的出现为人们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和政治诉求提供了便捷的手段。

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表达对现实政治秩序的支持和拥护,进而形成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群体,推动现实政治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在现实社会中本来处于压抑状态的政治诉求,网络社会的出现给他们提供了出口。这种在政治诉求基础上形成的群体意识,大多呈现出几个特点:

(1)强烈的现实政治性。无论是现实政治的支持者或者反对者,一旦共同的诉求在网络社会中得到聚集,群体意识便在这种聚集中产生了。(2)寻求支持的合作性。相同或相似的境遇使他们有着先天的信任感,他们渴望通过相互支持和帮助实现他们的理想或获得情感上的慰藉。(3)直接的现实影响性。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是网络社会背后的人是现实的,所有网络行为都是现实人的意思表示,日益扩大的网络影响力会放大网络社会中的政治诉求,在现实生活中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这种群体意识的存在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如果现实政治不能从整体上协调各方面的政治诉求,导致大量的诉求被压抑或转移,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从反方向上推动网络群体政治意识的发展壮大,最终可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力集团”。另一方面对公民意识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个体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群体意识的影响,网络社会群体意识的健康与否对公民意识的正常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或阻碍作用。

(二)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与政治诉求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又各不相同。马克思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政治诉求更多的是对现实社会结构和秩序的要求,经济利益则是强调社会的财富分配。当社会的利益分配出现较大差距和问题时,它必然会带来个体的心理失衡和意识偏差,在现实社会中因为时空的制约,这种意识有时表面上被隐藏起来,但是在网络社会中,这种意识很容易得到释放,并获得放大效应。这种群体意识的特点是:世俗性。这种群体意识普遍追求的是满足利益,有利益的需要则就有共同的语言,利益得到满足则这种意识就会很快消失。时效性。这种意识的形成时间较短,消失的时间也很快,个体相互之间缺乏稳定内在的联系。隐蔽性。经济利益要求各不相同,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群体意识中经济利益因素往往在网络社会中表现的比较隐蔽,需要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考察,才能发现其潜在的利益要求。

(三)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网络社会中群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所谓‘现代’即是‘传统’的现代化;离开了‘传统’这一主体,‘现代化’根本无所附丽。”②[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第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文化传统的作用不象政治、经济那么明显,甚至有时候当事人自己都不一定意识到其影响。但是,文化传统却能在无意识之中促成了群体意识的产生。可以说,每个人都不能摆脱自己身上文化传统的烙印,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统促使群体之间有共同的话题和见解,增强彼此的相互吸引力和信任感。基于文化传统形成的群体意识的特征表现在:一是相对稳定性。文化传统是长期以来通过传承渗透在个体身上的文化基因,它已经根深蒂固地扎根于个体意识之中,与个体融为一体。可以说,文化传统基础上的群体意识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是封闭性。文化传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每一种文化传统都有自身发展的逻辑,对外表现出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有时很难被外界所理解和接受。三是两面性。文化传统不仅有优秀传统,也有陈陋传统。优秀传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促使群体意识的正面发展;反过来,陈陋传统则会影响群体意识,使其呈现出负面作用。

(四)价值取向

网络社会中建构个性特征的系统化、中心化的集体框架已经丧失,用吉登斯的话说,就是“脱域机制”的发展“使社会行动得以从地域化情境中‘提取出来’,并跨越广阔的时间――空间距离去重新组织社会关系”③[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第46页,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个体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特征。很多时候网络社会中群体意识的形成并不是经过理性分析的结果,而是公民价值取向相同的选择。因为网络交往的非现实性,网络社会中公民的价值取向表现得更加真实,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认同、兴趣爱好等自由组合群体,以获得交流沟通和相互帮助的平台。群体意识就在这种环境中酝酿、发酵、成熟,最后成为网络社会中影响其他公民的重要力量。这种价值取向既可能是积极、正面的,也可能是非主流、负面的。如果是主流的价值取向,网络就成为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阵地,意识形态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反之,如果是非主流的,甚至是负面的价值取向形成的群体意识,则有可能成为矛盾的催化剂,进一步引发冲突和对抗。当然,这样并不是说,在网络社会只允许主流意识形态的存在,消灭一切异己者,事实上这也是不可能的。相反,非主流的群体意识存在恰恰能够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所以,除了违法的言论之外,对待非主流的群体意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宽容和疏导,而不是压制和消灭。只有发挥网络群体意识自由、开放的特征,才能在网络社会中营造出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的理想沟通情境。

二、网络社会群体意识的发生特点

网络社会群体意识的发生与个体意识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虚拟的公共空间

群体意识的发生条件是存在于一定的公共空间内的,可以说没有公共空间的存在,就不会出现群体意识。这与个体意识有着明显差别,个体意识只是以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为基础,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对个体产生的影响。网络社会群体意识不是简单个体意识的相加,它必须先以一个相对独立的虚拟空间为基础,经过一定时间的酝酿,才能得以产生。这个空间在网络社会中应该具有四个要素:一是个体性。如果说社会学家对于现实社会的客体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个人性)作用还有较大争议的话,网络社会中虚拟空间的个体性作用更加突出,个体能动性发挥更加明显。二是平等性。这里的平等是指公民在这个空间内部的关系是平等的,不能存在官僚制的倾向。否则,群体意识的形成就可能会变为少数人意思的表达。当然,平等并不否定空间内部存在着横向或纵向的分工,甚至一定的制度约束。三是开放性。要想保持群体意识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就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空间的开放。只有开放性的存在,才能不断为空间带来外界的信息和思想的活力,才能维持空间的生存和发展。四是合法性。虚拟公共空间存在的底线是不能违反法律,突破法律的底线的空间不可能长久,而且在违法的前提下建立的公共空间形成的群体意识给社会带来的将是灾难,社会不会也不能长期容纳其存在。

(二)相似的境遇基础

网络社会的社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正在重新建构,公共空间是群体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群体意识产生还必须要有共同的精神基础。只有具备了共同的精神基础,群体内部才会产生认同感。

有学者说,网络社会“认同应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完全独立于支配性的制度与组织的网络逻辑。”①[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1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这个精神基础就是空间内部成员有相同或相似的境遇。只有具有相似的境遇,空间内部的成员才会产生相互交流的欲望和动力,他们才会在交流中逐渐产生信任和共识,进而形成自己群体独有的意识。这个境遇可以是共同的政治诉求,也可以是共同的经济利益,还可以是共同的价值爱好,甚至是共同的生活经历等。境遇是群体意识的母体,在共同的境遇中群体意识得以凝练产生。境遇可以是现实境遇,也可以是在网络社会的虚拟境遇。所谓现实境遇是指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生活基础。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各不相同,千变万化,但是网络可以在虚拟空间内为他们提供平台进行交流沟通,这是由网络的技术特点所决定的,现实社会很难实现。所谓虚拟境遇是指个体在网络社会中的虚拟经历或者体验。虽然虚拟境遇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它同样对个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为群体交流提供了话题,给群体沟通提供了思想来源。也就是说,不管是哪种境遇,关键是群体成员由此开始了持续的接触,在不断的接触中形成群体的凝聚力,进而形成群体意识。

(三)多样性的统一

群体意识是在个体意识基础上产生的,没有个体意识就没有群体意识。个体意识不可能完全相同,它必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所以,网络社会群体意识是多样性个体意识的统一。另外,这里的多样性不仅是指个体意识的多样性,也是指群体意识本身多种多样。在一定的现实社会中,主导的意识形态是一元的,这个主导的意识形态指导社会思想的变化。但是,网络社会的特点决定了群体意识却是多元的,这是由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多元性所决定的。

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主导意识形态一元的重要性,也要看到网络社会多元群体意识存在的合理性。

可以说,现代社会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完全的思想意识一元化。面对多元化的群体意识,需要做到的就是让它们和谐统一。有学者认为,“和谐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它总是几种不同主旋律的协奏,每个主旋律都有各自的特征,并通过这种特征且由于这种特征才能维持最后的旋律。”①[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第111页,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和谐统一,既是指网络社会群体意识内部个体意识的统一,也是指所有群体意识的和谐统一。网络社会群体意识内部的和谐统一是形成群体意识的必要条件,只有个体意识达成共识,才谈得上群体意识。网络社会群体意识之间的和谐统一,则要复杂很多,因为这些群体意识的要求各不相同,无法在同时间内得到解决,只能协调它们以求不突破主流意识形态的底线。归根到底,群体意识之间的和谐统一必须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妥协和平衡,在差异中求得一致。

(四)渐进性的变化

群体意识的酝酿、发育过程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任何的群体意识总是经历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信息起源、信息扩散、社会互动、凝聚形成等四个阶段。群体意识的形成起源于信息,信息通过一定的途径在网络社会中出现,带给人们一定的感情和理性的刺激,激发其某种潜在的积极或消极的思想以及情绪,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