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武:深刻性与完备性之相互兼顾

作者:孙凤武发布日期:2017-03-16

「孙凤武:深刻性与完备性之相互兼顾」正文

(一)

1、对客观事物,特别是社会事物的认识,总是难以避免陷入深刻性与全面性或完备性的矛盾之中,这是为中外人类认识史与现实生活证实了的.人们既要在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本质后,再去挖掘更为深刻的本质,即黑格尔和列宁所谓的从一级本质深入到二级本质,并不断深入下去,又要在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本质后,将其扩展开来,使之具有全面性或完备性,而这个过程也是无止境的。但是,人的认识活动有一种凝固化的特性,往往或者只着眼于某种纵向的话动,不断深化自己得出的带有局部性的既有结论,或者只着眼于某种横向的活动,不断扩展自己尚未曾得出的含有其它部分的结论。前者往往使人们固守一种视角,排斥了其它视角,即使是深刻的,也只是“深刻的片面性”。后者则往往使人们浅尝辄止,排斥了深化,即使是较为全面或完备的,也只能停留在表层上。值得指出的是,对于现代诸多学者、思想家和某些政治家来说,往往习惯于追求深刻性,有时便忽视了全面性或完备性。即如爱因斯坦所说过的那样,“寻求一个明确体系的认识论者,一旦他要力求贯彻这样的体系,他就会倾向于……排斥那些不适于他的体系的东西”。因此,对他们来说,克服偏向于深刻性而忽视了全面性或完备性的弱点,是完全必要的。当然,正象绝对深刻性和绝对全面性或完备性是不可能达到的一样,将两者绝对地结合起来,也是不可能达到的。但尽量做到相互兼顾,并在兼顾中做到相互促进,则是可能的。

2、这样,一个具有较高思维能力的人,在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过程中,不但要做纵向的认识运动,而且要做横向的认识运动。特别是要敢于和善于冲破既有思维习惯的束缚,调整思路,另辟蹊径。人们注意到,在自然科学史上,常有因为吸纳了其它的甚至是相反的理论,而使既有的科学理论得以迅速发展的事实。十七――十八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牛顿在研究光的本质时,提出了微粒说,这一学说较好地解释了众多的光学现象,并在一个多世纪的光学界中得到了公认和广泛传播。但它对某些光学现象,未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牛顿本人的权威性,更使微粒说在一段时间中停滞不前,阻碍了光学的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初,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提出了与微粒说对立的波动说,解释了微粒说所难以解释的一些光学现象,并大有取代微粒说之势。到了二十世纪初,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创立了量子理论,这使科学家们开始将微粒说与波动说这两种不同的学说结合起来。特别是爱因斯坦,他把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统一起来,认为光在衍射与干涉的现象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而在光电效应的现象中,则主要表现为粒子性,这就大大推动了光学理论的发展。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中,这种“结合起来”,从而克服两种片面性的理论方法,也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不同的学派之间,甚至是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吸取对方所长”,常常既是克服自身片面性所需要的,也是深化                            自身的理论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这种具有较高真理性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理论,之所以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约半个世纪的时间中一再遭到歪曲和滥用,并在事实上走了下坡路,除了时代的变化等原因外,就是与占据“主流”位置的马克思主义者自我封闭,甚至是唯我独尊,对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各学派以绝对排它的高傲态度予以蔑视、拒斥有关。直至今天,还有些马克思主义者习惯于谈论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例如同自由主义等思潮“划清界限”,以保持自己的“纯洁性”,结果是越来越陷入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境。在现代法学理论中,以“设置对立面”并使之兼顾的方法,在法律实践中表现出了相当强劲的生命力。例如在审判工作中,使诉辩双方各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竭力述有利于己方的理由,有助于把某一种理由深化。虽然双方的理由都有一定的片面性,但由法官综合起来,就有可能得出带有深刻性的全面性即完备性的结论,从而有利于实现司法的公正。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正是从“一步到位”的良好愿望出发,取消了1956年一 度实行过的律师制度,截断了从“深刻的片面”走向“深刻的全面”的认识路径,结果常常不能实现司法的公正。

3、深刻性与全面性或完备性相互兼顾的思想方法和实践活动,是与认识论领域中的真理的一元论与多元论的辩证关系,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在近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达・芬奇的“真理只有一个”的命题,是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的,因为它促使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谬误的摒弃,以致后来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都如是说。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命题便愈来愈受到了挑战,它的简单性和片面性的弱点愈来愈表现了出来。单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人们知道,真理总是要用语言来表达的,但每条具体真理,都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同样,一条具体的语言,也可能表达各不相同的具体真理。十九世纪末,就有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过的“能指”与“所指”的区别。进入二十世纪后,西方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现代解释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按照伽达默尔的现代解释学,“理解就是对于本来事物的重建”,“解释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再创造”。难怪当代哲学家奎因看到了许多“对同一世界的不同描述”,而这里的“不同”,往往又都是正确的。这似乎会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陷入模棱两可的境地,但对于具有辩证头脑的人来说,这却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全面或完备。那种固守于一种理论或一种言说(尽管是正确的理论或言说)的流行观念和做法,是与现代哲学特别是当代哲学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可参阅系列评说之六、七、三十七)

(二)

1、现代思维方式的出现和发展,使人们能在更广阔的视角上,把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刻性与全面性或完备性结合起来。在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中,爱因斯坦在1905年“独上高楼”, 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十年后又独自创立了广义相对论。他的相对论指明,一个物体对于处在静止状态的观察者来说,测量值的长度最大,而对于处在运动状态的观察者来说,沿运动方向的测量值就要缩短,这就是“尺缩效应”。一只时钟对于处在静止状态的观察者来说,走得最快,而对于处在运动状态的观察者来说,就会走慢,这就是“钟慢效应”。时间与空间是同引力场有关的,而引力场是由物质产生的,在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引力场就大,以致会出现时空“弯曲”。可见,时空的性质,不但取决于物质的运动,而且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哲学方法论上启示了人们:人的认识环境、条件不同,相对独立的主体与相对独立的客体的联系方式不同,亦即主体观察客体时所设定的参考系不同,做为对象的客体,对于做为观察者的主体来说,便会显出不同的性质来。这样,对同一客体,就会有不同的陈述和表达,而它们皆可以为真。这就有必要将这些不同的陈述和表达统一起来,相互兼容与补正,使人的认识既能深刻,又能全面或完备。这里,客观对象的本质的相对性,真理的多元性,已经超越了包括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内的十九世纪的思想家们的视野,从而发展了辩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不久,量子力学也在由他参与提出的量子理论的基础上,确立起来。量子力学是研究包括光子、电子等“基本粒子”在内的微观粒子的属性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其中的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被普遍认为是“正统解释”。这一学派中的著名科学家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不确定)原理”揭示了,一些微观客体的共轭物理量,在测量的过程中出现了相悖性,如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就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粒子的位置测得越准确,粒子的动量便测得越不准确。在用哲学观点总结这种“测不准(不确定)”现象时,哥本哈根学派的首领玻尔提出了一个与经典物理学的因果观相异的“互补(并协)原理”。他指出,用经典物理学的概念描述原子现象,不可能具有所要求那样的完全性或完备性;在微观领域中,运用一部分经典概念的同时,必然会排斥运用另一部分经典概念,但这被排斥的经典概念却是在另外的条件下说明物理现象时所不可缺少的。可见,这些经典概念之间,并非绝不相容,而能相互补充。这里的“互补”,究其认识论的意义,其实就是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的互补。尽管在量子力学的“正统解释”(哥本哈根学派)的完全性或完备性的问题上,爱因斯坦与玻尔两位大师之间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未果争论,但在方法论上两者却有一致之处:在对客观世界或事物的认识上,不存在绝对的、唯一的确定性和科学陈述。

2、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玻尔的互补论所提供的方法论,启发了诸多领域中的大批学者。在宇宙学、天文学的发展中,出现了迪克的“人择原理”,在数学的发展中出现了查德的模糊数学,在逻辑学的发展中出现了波斯特的多值逻辑(非二值逻辑)和贝尔的模糊逻辑,以及数理逻辑中的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在心理学的发展中出现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甚至在社会科学中,也出现了与传统科学相悖的科学方法,如经济学家阿罗提出的“不可能定理”。这种现代思维方式的出现,突出体现在思维科学的变革之中。研究思维科学的一些中外学者还普遍认识到,当现代科学推动逻辑思维向前发展,出现了模糊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乃至悖论时,已经超出了传统的逻辑思维的界限,以致同非逻辑思维沟通起来。灵感思维就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又被一些人称为直觉思维,是一种随机的、非预期的、偶然出现的思维活动。在古代,中外一些学者就常常感到在思维活动中,有类似火花一样的想法突然出现,帮助自己打开了心灵的窗户。在现代,更有众多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作家认识到,灵感思维有时帮助自己在科学研究、决策管理、作战指挥和文艺创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灵感思维的特点就是突发性、超常规性,就是不讲逻辑。值得重视的是,依据现代科学的新进展,一些学者对灵感的机制做了如下设想:在脑生理科学从巴甫洛夫的反射水平进展到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之后,人们开始了探索神经元(神经细胞)中的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这类高分子的功能,认为它们在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编码时,有些信息被整合到逻辑通道中去,成为意识,有些则未被整合到逻辑通道中去,而进入到潜意识中去。在意识与潜意识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中,有时会呈现出激活状态,也许这就是灵感。一些学者还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指出大脑的意识和潜意识的活动及其交互作用,常常显示出“多个自我”的状态,这种状态,自然谈不到合理的逻辑通道,也不可能使任何个人的灵感具有唯一性和普适性。一些学者还设定了“黑箱”,做出了如下设想: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表明,人的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层次结构,这些层次互相缠绕、互为因果,以致任何一个层次本身,必定是不完备的。人们如果硬要使之完备化,就要引进新的公理做为出发点,而新的公理又会产生出新的不完备性。还有一些学者引用了科学家兼思想家波兰尼关于“意会知识”和“言传知识”的理论,指出“意会知识”是一种个体知识,即带有各不相同的个性特征,在其转化为“言传知识”,即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固然要力求体现出“主体间性”和“约定俗成”来,但又必然带有每个人所独具的特点,从而难以在逻辑上进行沟通。可见,对灵感思维的深入研究,是对传统的机械决定论和线性因果观的又一冲击。总之,人在认识客观对象时所得出的结论,即使是正确的,甚至是深刻的,也往往只是在一定认识系统的框架中的产物,并带有系统本身特有的局限性,这就需要用另一认识系统的框架所做出的结论来补充,从而使自己的认识更全面些或完备些。

3、在近现代科学发展史上,从牛顿中经拉普拉斯直到爱因斯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确立了“现实世界的简单性”的观念。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