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联俊:网络社会中国家意识的消解与重构

作者:陈联俊发布日期:2012-08-12

「陈联俊:网络社会中国家意识的消解与重构」正文

(暨南大学 社会科学部, 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网络社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存在形式,同时也改变了公民的国家意识。网络社会中公民国家意识消解的表现为: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变化。网络社会中公民国家意识消解的缘由是:国家的政治主导力下降、经济自主性动摇、文化认同感削弱、社会系统化分裂等。在网络社会中重构公民的国家意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重视网络社会的政治社会化;增强网络技术的创新力;凝聚民族文化的核心优良传统;建立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等。

关键词:网络社会;国家意识;社会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民族――国家形态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之中。”[1]25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自国家出现以来,国家意识就开始得以发生,并且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2]网络社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国家存在形式,也改变了公民的国家意识。那么,公民的国家意识在网络社会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些变化呢?

一、网络社会中国家意识消解的表现

何谓国家意识?国家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公民对国家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体现在公民对国家情况的了解和认识、情感上的感受与评价、坚持国家理想的意志和决心、实现国家利益的行为等方面。网络社会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公民的国家意识,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认知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都是以土地、疆域为界限的存在,并且依赖于地理位置的状况而生存。“疆界是国家的动态向度,凡是强大的国家均致力于扩张其空间范围,而衰败中的国家则局限于自然地理上容易捍卫的疆域。”[1]59-60但是,网络社会中民族国家的地理界限已经消失,国家这些最主要的要素失去了其存在意义,“地域性解体脱离了文化、历史、地理的意义,并重新整合进功能性的网络或意象拼贴之中,导致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3]353民族国家的划分不再依赖于“地域认同”和“地域共同体”,而更多的体现在其意识形态色彩上。不同民族国家在网络社会中以其民族文化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来划分,形成了“信息时代的文化共同体”。传统民族国家的生产方式经历了以农业、工业为主要产业的生产阶段,进入到网络社会以后,这些生产方式已经基本上被信息产业所代替。“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微电子、电信和网络导向的计算机软件为基础,为新经济提供了基础设施。”[4]76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使得民族国家在网络社会的呈现方式相应地发生变化。全球化、信息化和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于民族国家之间的外交逻辑影响巨大,民族国家的交往方式在网络社会中也发生了改变。公民对民族国家的认知已经从地域、血缘等传统因素中解放出来,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对民族国家进行审视,传统国家的暴力机器虽然对于维护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在影响公民的国家认同感上已经不足以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网络社会中公民的社会认知是基于网络技术平台上的思想认同,把握了公民的社会认知思想状况,才有可能深入地对于网络社会中公民的国家意识进行引导和改造。

(二)社会情感的变化。“一种新的网络社会张力形式,即网络社会的全球性与民族国家的地域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开始产生出来了。”[5]339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给公民的直接感受就是国家是自己生存和成长的母体,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但是,网络社会中国家物质实体形式已经不复存在,使得公民对国家的情感依存无所寄托,从而处于一种飘忽不定的状态之中,这种变化的实质是公民民族国家情感载体消失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公民对国家的情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公民对民族国家本身的深厚感情。这种公民情感与民族国家的政权更替没有太大的关联。公民是对自己民族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传统等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种感情不会因为一时一事而轻易改变,它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继承和发扬,从而成为公民自身的重要人格特征。二是公民对国家政权的感情。国家毕竟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只要国家仍然存在,总是有一定的阶级控制国家政权,并运用政权对公民进行管理和服务。公民对现存政权的情感可变性很大,如果政权能够满足和适应公民的利益等多方面需要,则公民对政权的感情就深;反之,当国家政权不能满足公民需要,甚至侵犯其权益时,公民对政权的情感就会走向反面,产生敌对情绪。网络社会的出现,对上述两方面的情感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原因在于地理因素、交流方式、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社会情感发生了变化。

(三)社会意志的变化。“国家是人的意志的表现,是每个个人都参与其中的一种普遍意志的表现。”[6]在现实社会中,社会意志集中表现为公民对国家未来的集体愿望和努力。但是,网络社会对于国家愿景的稀释和群体意识的分解作用明显,社会意志在其中逐渐瓦解。其主要体现在:一是愿景的多元化。“所有现代民族国家似乎都经历了试图培育一套共同的信仰以作为立国根基的过程。”[7]265在现实社会中,国家政权描绘的未来愿景对于公民来说影响力巨大,公民在潜移默化中必然深受影响,形成潜在的认同心理。但是,在网络社会中,多样化的愿景得以在公民心中呈现,公民对于不同的愿景会产生比较、讨论、交流和选择,从而对本国愿景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增长。二是群体意识的分解化。在现实社会中,群体意识一旦形成以后,对外界思想的侵蚀和干扰一般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不会轻易改变其内在的意志。但是,网络社会群体中个体的自由度大大增强,活动范围与接触的领域也大大拓宽,个体受外界信息影响的力度与广度以及个体意识发生改变的机率都大大增加,使得群体意识的集中力容易遭到分解。三是意识形态的相互渗透。现实社会中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手段主要是战争和经济、政治的封锁等,并且这些手段是十分激烈而有效的。但是,在网络社会中,战争的表现往往不是直接针对人员的攻击以及疆域的占领,其更多的采用技术上的对抗以及对思想文化的渗透,改变其信仰和决心,进而达到不战而胜的效果。所以,从维持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角度来说,对网络社会造成的社会意志瓦解的情况需要深入研究。

(四)社会行为的变化。从表面上看,行为似乎不属于意识范畴,但是因为公民的国家意识最终还是要通过社会行为体现出来,所以有必要通过对网络社会中公民社会行为变化的分析,来透视其国家意识的改变。现实社会中公民针对国家的社会行为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正面的行为是公民的行动有利于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面的行为是公民的行动损害国家利益,阻碍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网络社会的出现,从三个方面影响了公民社会行为的发展:第一是加速公民行为从个体到群体行为的转化。在现实社会中,公民的社会行为实现从个体到群体行为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酝酿,并且由于条件的限制,个体行为的影响力较弱,难以快速地实现其社会效应。但是,网络社会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个体的社会行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实现从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的快速转化。第二是促进公民社会行为的多领域影响力。网络社会中公民的社会行为涉及的领域宽广,不同领域公民的社会行为不仅在各个领域内部产生影响,而且它们之间更会产生一定的合力,从而共同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产生作用。“在信息时代的黎明之际,合法性危机正在掏空工业时代的制度的意义和功能。”[8]411公民在网络社会中的行为影响已经超越了网络社会本身,对工业时代以来形成的现实社会的社会结构也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作用。第三是延伸了公民的社会行为影响范围。现实社会中公民的社会行为影响范围有限,大多局限于国家内部。网络社会中国家表面上的地理疆域消失了,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公民个体对其它国家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彼此之间的沟通欲望越来越强烈,从客观上来说公民的社会行为影响已经拓展到国际层面。

二、网络社会中国家意识消解的缘由

网络社会中公民的国家意识不断消解,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这些结果的发生呢?概括地说主要是四个方面,即国家在网络社会的政治主导力下降、经济自主性动摇、文化认同感削弱、社会系统化分裂等。

(一)政治主导力下降。国家的形成体现了社会阶级之间的利益分配,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保证自己利益,必然会对政权进行各种形式的维护和保障,其中保证政治的主导力就是维持其政权的重要方面。“只有伴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中央集权的国家行政权力机构才得以普遍存在”。[1]121政治主导力一般通过三个方面来维持:一是组织主导力。二是制度主导力。三是思想主导力。网络社会形成以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家政治的主导力。“历史节奏的突然加速,计算机网络中权力的抽象化,正在瓦解现存的社会控制机制和政治表达机制。”[8]74主要体现在:一是组织上。“新的信息技术释放了网络的力量,并使权力分散了,事实上它打破了单向结构和垂直的官僚监控的中央集权的逻辑”。[8]333网络社会改变了传统现实社会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其特征呈现扁平化。这种组织结构人员之间更多的体现出对个人自主性发挥的尊重,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仅依赖于岗位的控制,而更多的依靠其在组织运转中发挥的作用来维持和发展。二是制度上。网络化“是一种新的政治文化:网络意味着没有中心,因此也就没有中央权威。”[8]159现实社会中法律制度的约束力是直接针对公民和组织实体而制定的,其制度环境在网络社会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虚拟性,实体的存在转化为虚拟的存在,其制度的影响必然会不同程度的降低和分解。三是思想上。现实社会中思想的控制主要依靠信息的阻隔以及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引导。网络社会的特征决定着一方面信息不可能依靠阻隔得以控制,网络社会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已经使得信息成为每个人的共享资源,另一方面意识形态的灌输和引导在网络社会的作用大打折扣。意识形态在现实社会的灌输和引导之所以作用明显,原因在于其形成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路径,依赖于这种单向传输从而实现对公民思想的改造和转换。但是,网络社会中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同时出现在公民的选择判断范围之内,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也会遭到消解。

(二)经济自主性动摇。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与世界经济潮流相适应,尤其是网络社会来临以后,对国家经济自主性的影响较大。“生产关系已经转变,不论是在社会面或技术面。”[9]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形态的变化。网络社会中经济形态不仅以信息经济的面目呈现,更是将市场经济的特性发挥到淋漓尽致,市场完全全球化、企业竞争充分化、交流突出便捷化、信息流通透明化等。这种经济形态的改变,使得国家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联系更加紧密,单个国家经济状态的波动都有可能在世界经济网络上起到极强的共振作用。二是经济规律的变化。现实社会中经济运行遵循着供求、竞争、价格、市场等规律,这些规律的作用一般来说在国家系统内部体现得更加明显。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国家内部的经济规律延伸到世界范围,尤其是在网络社会中,其基本上以世界企业为其运行的主体,世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为其主要内容,世界市场为其活动的基础,国家经济从基本独立运行的系统变为世界经济系统中的节点。三是经济管理的变化。“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生存,经济规则就要求进行更多的整合,而危机会推动这种趋势的发展。明显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经济管理的自主权将逐渐削弱,这很容易让人感到主权受到了侵犯。”[10]全球化削弱了民族国家的自主性和决策权力,国家经济管理已经不再纯粹是国家事务,尤其是网络社会出现以后,国家的经济管理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其经济政策的制订、执行和修改都会对相关国家产生不可避免的冲击和影响。由此,国家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必须关注经济改革的国际效应。四是经济价值的变化。网络社会中“新技术系统的灵活性使新经济在无尽的搜寻价值的过程中,能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其组成部分。”[4]76在网络社会中,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国家内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更突出的体现在其在国际间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上,或者说体现在国际竞争力上。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