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闪:重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两大思潮

作者:马龙闪发布日期:2010-12-11

「马龙闪:重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两大思潮」正文

民粹主义和庸俗社会学是上百年来困扰和重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两大思潮。民粹主义属于一股强大的社会政治思潮,而庸俗社会学则是一种文化理论性质的思潮。两股思潮在某些理论层面和文化观上又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强大合力,共同作用并影响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使之波折起伏,浪涛汹涌,在取得全世界历史性伟大胜利的同时,也遭受巨大挫折。为深入认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到挫败的原因,我们诉诸对这两大思潮、两大倾向的考察,将具有深刻的认识意义和启迪意义。?

自苏东剧变、苏共瓦解以来,人们一直在苦苦探寻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对这一原因的探寻,与对苏联剧变原因的研究交织在一起,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分支,其所指,不过是谈及范围大小的问题,其实质,归根结底是一个问题。?

关于苏联剧变的原因,有一种观点把它归结为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共领导集团的变质,另一种观点则把它归结为斯大林体制模式的弊端和后果。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的挫折和失败,一部分人把原因归结为民主社会主义,一部分人把原因归结为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左倾路线。我从自己近些年研究的课题得到启发,觉得应该再从另外一个视角来思考,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近百年来遭到挫折的原因与两大错误思潮紧密相关。这两大错误思潮――民粹主义和庸俗社会学,可以说是重挫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民粹主义的“超阶段”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受挫的重要根源

民粹主义近百年来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搞“超阶段”的社会主义。“超阶段”的突出特点是越超小生产和商品经济阶段,具有非历史主义的“超资本主义”倾向。?

从小生产者的阶级地位出发,天生地对资本主义抱有恐惧心理,具有非历史主义的“反资本主义”情绪、“反资产阶级”情结,这是民粹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由于这个思想心理的特征,民粹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一定条件下既对立又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曲解或歪曲成了“你死我活”、有你无我、绝对对立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社会主义应该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而在东方或半东方如俄国这样的落后半落后国家、亚洲半亚洲国家,搞社会主义即使没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也应该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应普列汉诺夫的请求,在1882年1月21日为《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所写的《序言》中,实际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在解答俄国革命前途问题时说:“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社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1]?

这个言简意赅的回答中包含着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二者关系的极为深刻的思想。这里的要害是说,俄国革命与西方革命要“双方互相补充”,而“相互补充”的前提是西方能响应俄国革命,给俄国未来的社会主义提供援助,使俄国得到其国内所缺乏的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以此来补充并解决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的问题。而其“相互补充”的更深层含义,实质上还包含着俄国“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相互补充”。但是,西方并没有响应俄国革命的“信号”而发生革命,因此,不可能通过西方无产阶级之手来援助俄国革命,不可能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给俄国的社会主义以补充,这样一来,如何弥补并解决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的问题呢?这正是摆在俄国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最重大、最迫切的任务。?

列宁在理论和实践上致力于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对继承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列宁是十分重视的,他强调:“没有资本主义文化的遗产,我们建不成社会主义。除了用资本主义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以用来建设共产主义。”“如果你们不能利用资产阶级世界留给我们的材料来建设大厦,你们就根本建不成它,你们也就不是共产党人,而是空谈家。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俄国给我们留下来的一切东西。”他还用一个“公式”来表达上述看法:“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2]这样,列宁就在理论上正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

那么,列宁在实践上又是怎么解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呢?这就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就是列宁说的,要从“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发展到社会主义的俄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晚年提出,他实行新经济政策是“长期的、认真的”。?

斯大林提前、过早地断送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始了向资本主义的“全面进攻”,在1936年宣布社会主义“基本”建成,在40年代末开始建设“共产主义伟大工程”。赫鲁晓夫在1960年宣布20年“建成”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则宣布建成了“发达社会主义”。从斯大林、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夫,苏联社会主义最突出特征之一,就是继承了俄国民粹主义的“超阶段”社会主义。?

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都是按照这种“超阶段”的速度和模式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东欧这样搞,中国这样搞,红色高棉这样搞,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国家也是这样搞的。?

非洲一些国家在上世纪50―70年代进行的村社社会主义实验是完全失败的。几内亚、加纳、马里、坦桑尼亚等一系列国家都进行过这种实验:在农村推行集体化政策,建立社会主义的“贾乌马村”;在城市实行经济国有化、实施小工商业者合作化。他们所采取的一系列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措施都超越了实际的生产力水平,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这种政策实施的结果是,使加纳的恩克鲁玛政权和马里的凯塔政府相继垮台,几内亚总统塞古・杜尔病逝后发生军事政变,塞古・杜尔国家党及其村社社会主义路线被废除。这些,都是非洲村社社会主义者实行纯粹俄国民粹主义式实验失败的明证。?

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后期,即1939―1949年前后,毛泽东是主张加强同民粹主义斗争的,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国土地革命发展比较顺利,积蓄了革命力量,对夺取全国胜利起了巨大作用。但在建国后一个时期,却忽视了同民粹主义的斗争,特别是在“大跃进”、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中放纵了民粹主义,从而使革命和建设遭受了巨大损失。?

苏联也是如此。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较注意同民粹主义思想的斗争,而新经济政策本身就是克服民粹主义的具体体现,所以新经济政策成绩斐然,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稳定,使这一阶段成为苏联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

因此,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证明,凡是注意同民粹主义斗争的时期,凡是能克服民粹主义影响的国家和地区,革命和建设就进行得就比较顺利。凡是忽视了同民粹主义的斗争,在民粹主义影响较大的时期和地区,革命几乎都一无例外地遭到了挫折和失败,而且民粹主义主义影响越大,革命失败得就越惨。 ?

二、庸俗社会学拒绝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把阶级斗争庸俗化是挫败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庸俗社会学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另一种错误思潮,它属于理论文化思潮的性质。它和社会政治方面的民粹主义思潮交相呼应,相互融合,相互推动,助长着极“左”的社会主义思潮,为民粹主义提供了理论上的补充和论证。?

庸俗社会学就其在现当代最突出的表现来看,一是否定人类文明价值的积极成果,特别否定资本主义文明价值的积极成果,否认社会主义有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二是把阶级斗争庸俗化为动物性的厮杀恶斗,甚至在自己队伍内部也是互相残杀,斗得元气大伤。?

庸俗社会学就其基本的理论形态来看,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和方法简单化、公式化、绝对化和教条化。持庸俗社会学观点的人往往把社会阶级看作是孤立的、封闭的、自律的、一成不变的。他们不是站在反映论的立场上,从经济基础、从社会阶级斗争的条件、从其整个联系中来看待社会现象,而是把这些现象的内容仅仅归结为“阶级利益”的表现,归结为“阶级”的心理和“阶级” 的思想意识。庸俗社会学的基本特征是否定客观真理和绝对真理,它不仅是在认识论的意义上,而且是在伦理学和美学真理的意义上,即在否定真、善、美的意义上,否定客观真理和绝对真理。由此,也导致了对人类文明基本的共同价值的否定。?

因为庸俗社会学坚持狭隘的、教条主义的、无所不包的、绝对化的阶级论,所以它把阶级制约性的原则无限夸大,使其外延性无所不包、无所不至,把一切社会意识都解释成阶级性的产物,这样就否定了继承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否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他们看来,过去时代、过去阶级的文化遗产,过去的传统文化,都是属于剥削阶级的,无产阶级是不能继承也不需要的。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也是同样如此,无产阶级应该统统加以抛弃。无产阶级的文化应该建立在全新的、实际上是一片空白的基础上。这种理论主张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应100%的布尔什维主义化,100%的纯洁无瑕;社会主义也应是纯而又纯的,所以,要“绝”资本主义的“种”,非但要消灭资产阶级,甚至也要消灭小资产阶级、小生产者,消灭中间阶级和“中间的思想形态”,甚至连“私”的念头也不能存留。?

庸俗社会学不是按照现实的本来面貌实事求是地、辩证地进行阶级分析,而是戴着“有色的阶级眼镜”,把万事万物都涂上阶级的色彩,甚至把原本没有阶级性、没有阶级色彩的东西也涂上阶级色彩。庸俗社会学者、苏联语言学家马尔把原本没有阶级性的、各阶级、全社会都使用的交际工具――语言也涂上阶级色彩,而哲学家米丁、尤金则将本来没有阶级性的自然科学――物理、化学也穿上阶级的衣衫。庸俗社会学派的文艺学家则进一步否定艺术大师作品珍贵而客观的艺术价值,而把狭隘的阶级性“帽子”扣在他们头上,正像他们对待普希金、果戈理和托尔斯泰等伟大艺术家所做的评价那样。?

庸俗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往往表现出一种小资产阶级的幼稚狂热性,正像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家М.利弗希茨所说:“这种狂热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一切旧事物进行自发性反抗的不可避免的结果,是对所有深刻社会变革所固有的对旧事物的革命否定的夸大。这种幼稚的狂热性,也表现出了群众文化水平的低下和知识界马克思主义修养的不足,他们还不能对世界文化中的复杂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和真正符合共产主义党性的评价。”[3]?

庸俗社会学观点表现在史学中,就是用社会学代替具体的历史,用抽象的社会学公式代替生动具体的历史事实,用对社会形态和问题的研究代替对具体的历史事实的研究,而对社会形态的研究又不是像马克思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那样生动地阐述人物事件,而是把社会形态当作抽象的公式加以叙述,这实质上导致了对历史这一学科的取消。在他们那里,历史变成了干巴巴的抽象的原理和概念,失去了历史所素有的吸引人的魅力。?

庸俗社会学把阶级规定性的原则用来解释社会意识,往往将其扩大化到了漫无边际的地步;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也被做了绝对化、教条化和庸俗化的解释,应用到社会上,唯成分论成了谈人论事的唯一标准,其恶性发展,就导致了反动的“血统论”。庸俗社会学反映在政策层面上,认为知识分子是旧文化的载体,因而对他们采取排挤、打击的政策。对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不加具体分析,一概视为剥削阶级的产物,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