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近三十年来的大变化」正文
[摘要] 世界共运近30 年来的正面大变化是世界共运不再有中心统一领导,大多数共产党已经摆脱了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加强了集体领导,各国党独立自主探索本国通往社会主义之路;负面大变化是苏联东欧发生了剧变,世界共运陷入最低潮。既不能认为当前已经没有共运,也不能认为共运仍然处于高潮。当今世界共运的新成就和新特点可以简明归为六点:独立自主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资本主义世界共产党的多元化、多党化,共运战略应从暴力革命、狂飙突进转变为和平发展、逐步渐进,议会斗争和平掌握政权有了实例,国际联系采取新的形式。
[关键词]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独立自主改革开放议会斗争和平掌握政权
一、世界共运近30 年来有正面和负面两大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30 年来,不仅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变化,而且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也相应发生了大变化。中共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共运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世界共运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中到一点就是世界共运不再有中心指挥,而是由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通往社会主义之路。
回顾30 年来的世界共运,我认为主要有两大变化:一个是正面的变化,一个是负面的变化,正负面的变化都需要学者们总结经验,进行探讨。30 年来世界共运的正面大变化是:世界共运不再有中心,不再由两个中心来分掌领导权,而是进入无中心、各国共产党独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阶段。大多数共产党已经摆脱了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加强了集体领导。而且许多国家共产党已经多元化、多党化,一个国家不止一个共产党,如俄罗斯就有七个共产党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世界共运的大进步。世界共运另一个负面的大变化是从1989 年到1992年,这四年间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加上蒙古、柬埔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由16 个减少到5 个,垮了11 个,有20 多个共产党改变为社会党,还有20多个共产党消亡了,有3 千多万共产党员退党或者因党消亡而失去党籍。这样就使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最低潮。这是世界共运史无前例的大挫败。以前的挫败表现为某国革命没有成功(如1848 年法国工人六月起义、1905 年俄国革命) ,或者是某些国家革命刚成功不久革命政权就被强敌推翻(如1871年巴黎公社只坚持了72 天,1919 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只存在了133 天) 。而这一次大挫败则是建立了74 年之久的强大的苏联以及走上社会主义之路近半个世纪的东欧八国发生了雪崩式的大崩溃。其外因和内因、近因和远因都非常值得我们进行全面、深刻的总结,引以为鉴。这样,今后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变坏事为好事,变负面为正面,巩固并且扩大阵地,使世界共运能够全面重新振兴。
二、对世界共运两大变化有两种极端的看法
现在对世界共运正负面这两大变化究竟应当怎样看呢? 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有两种是极端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这30 年来世界共运没有了;另一种看法认为,世界共运并没有因苏东剧变而陷入低潮,一直都是处于高潮。针对这两种看法,谈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认为世界共运已经没有了,这个看法有什么根据?《读书》杂志2007 年第9 期刊发了北京大学研究世界经济史的专家萧国亮教授的文章,题目是《冷眼向洋――看世界经济六百年》。文中指出:“我们对六百多年世界经济历史的考察发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资本主义早期的历史现象,是对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巨变的一种反应。”接着,作者以英、法、德、奥、俄、中六个国家为例进行了分析,指出:“工业化国家只要渡过了工业化早期的社会剧变阶段就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他认为进入这一阶段后,共运就没有了。我想许多人都不会同意这一观点,因为他举的这六个例子、六个国家到现在仍然都有共运。他所说的不符合当今的实际。中国自不必说,俄国即便在苏联解体后,仍有新建立的七个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英、法、德、奥虽然现在还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是这四国都还存在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都还有共产党在探索它们的社会主义道路。可见,国际共运不仅是资本主义早期的历史现象,而且也是资本主义晚期的历史现象。当然,资本主义早期和晚期的共运在战略、策略、路线、方针等方面已有很大变化。例如早期侧重暴力革命,晚期争取和平过渡。
另一种极端看法认为,世界共运仍然处于高潮当中。山东《济宁师专学报》1999 年第4 期和2008年第2 期分别刊登了两篇大连水产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丛大川及其与大连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一位同志合写的文章《: 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处于低潮吗?》、《再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处于低潮吗?》。这两篇文章论述的侧重点不同,第一篇文章从“以和平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主潮流的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世界性交往在普遍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国际化趋势在不断加强,世界性现代化和后现代化及世界性历史成为当代人类文明的大潮,由此升华出人类的国际化精神和全球意识”,因此“作为人类运动的国际共产主义在不断走向高潮,而不是处于低潮”。这是仅从科技和生产力、社会交往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来论证国际共运仍处于高潮。我认为他的文章忽视了一点,国际共运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科技、生产力和社会交往的发展,还有赖于各国共产党领导本国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斗争。该文只考虑到了客观因素,而忽视了主观因素。国际共运的发展还需要各国共产党领导群众进行奋斗,它不会因单纯客观的科技、生产力和社会交往的发展而自动发展,这个主观条件是起决定作用的。作者在第二篇文章中提出了更新的看法,不仅从上述客观的发展来看,还从主观条件的变化来论述,认为“‘前苏联’――主要指赫鲁晓夫时代、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而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假社会主义社会,苏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假共产党,推行的不是‘国际共产主义’,而是‘社会帝国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是与‘美国’本质相同的‘国际霸权主义’,是‘苏俄新沙皇帝国’。其国内的社会性质是由官僚特权阶级统治和剥削的官僚专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确实是地球上‘最坏的资本主义’,这是一股对抗国际共产主义的反动势力,它的崩溃恰恰是国际共运的伟大胜利”。他们这样论证就涉及对苏联和苏东剧变的看法问题。其实苏联的扩张主义、霸权主义、极权主义、培植了官僚特权集团等等弊病,主要都是起源于斯大林时期,后来愈演愈烈,终遭崩溃。它如果及早改革成功,不至于崩溃。它的崩溃无疑使国际共运遭到重创。当然,苏联的失败更促使我们痛定思改。
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还有另外一种看法。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应克复在给我的来信中认为,谢韬等人把苏联模式概括为暴力社会主义不准确,因为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并非只用暴力,他用激进社会主义来界定苏联模式,认为这种激进社会主义已经远离科学社会主义。他不同意我把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列为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形态。我把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列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个形态有三点理由:第一,苏联历任领导人一直自称奉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1936 年宣布实现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从1988 年7 月苏共十九次代表会议起,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才把党的指导思想改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第二,苏联确有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表现: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党的领导,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与旧剥削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化、电气化、计划化、集体化,工农的地位和生活有很大改善。第三,完全否定苏联模式也就是完全否定我们自己的历史,我国在1978 年以前基本上是照搬苏联模式的。苏联如及早进行逐步改革,是有可能改革成功的。
三、世界共运已转轨到没有中心统一领导,由各国党独立自主发展
我认为,国际共运仍然存在,但不是处于传统概念的那种高潮。当今国际共运已经转轨到新的境地,有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国际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近三十年来的大变化共运没有中心统一领导,已经转轨到由各国党独立自主探索,大多数共产党已经摆脱了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加强了集体领导。学习过国际共运史的人都知道,自马克思以来国际共运的确有一个中心的思想,这个中心不是主观确定的,而是客观形成的。19世纪时,马克思、恩格斯都曾讲过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逐步地由英国向法国、德国转移,这个中心显然是指当时的革命中心和影响中心。到20 世纪时,世界共运进而向东转移到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就成为世界革命的中心。苏联成为世界共运中心与马克思时代所讲的中心有所不同,马克思讲的中心是运动的中心、影响的中心,苏联进一步变为指挥中心、控制中心,指挥各国共产党,特别通过第三国际统一控制各国共产党。到20 世纪40 年代,共产国际解散了,50 年代尤其是60 年代以后则很明显地形成了两个国际共运中心,一个以苏共为中心,一个以中共为中心。特别是60 年代中苏论战公开化以后,中国自认为已取代苏联成为国际共运的中心。1963年中苏论战刚开始不久,即1964 年春以后,中共中央传达了一个邓小平的内部讲话(邓小平当时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中苏论战的主持者)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他讲到:现在国际共运一分为二,一部分共产党跟着苏联共产党走,另一部分共产党支持我党的路线,新成立了一批马列主义政党,现在是52 ∶52 ,即变成修正主义的共产党的有52 个,支持苏联共产党的有52 个,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也有52 个。1967 年庆祝十月革命50 周年时,在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编辑部两报一刊名义发表的社论《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中,我们党向全世界宣布:世界革命的中心已经从苏联转移到中国来了。社论还这样说:“经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国这个世界革命的中心,变得更加巩固、更加强大了。”1968 年法国“五月风暴”时巴黎传言北京红卫兵要去声援。当时我们党认为亚非拉是世界革命风暴的中心,尤其是大力支援东南亚缅甸、马来西亚、泰国等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曾经三次运武器支援菲律宾共产党,为非洲、拉美培训游击战领导骨干。
实践证明,西方20 世纪60 年代掀起的以电子信息为先导的新科学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使世界发生了巨变。新科技革命促进了新生产力革命、新产业革命,社会结构与阶级结构发生了大变化,世界革命搞不起来了。新独立国家大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的领导人看到了世界大变化,改变了世界革命发展战略,不当世界共运的中心。新加坡政府总理李光耀访华时提出希望我国不要援共。随后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才完全正常化。
我曾经读到《中共党史研究》2005 年第4 期上刊登的华中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孙泽学写的《关于中共国际共运中心观的历史考察》,文中讲世界共运中心的转移时不敢讲中国与苏联争当国际共运中心,只提到以共产国际为中心和以苏联为中心,然后是无中心。实际上苏俄从1919 年起控制共产国际,通过共产国际指挥各国共产党,到1943 年共产国际解散后就直接以苏联为中心。从50 年代末起中共就认为世界革命中心已经转移到中国了。应该讲清楚,1967 年纪念十月革命50 周年时,我们党通过两报一刊社论曾向全世界宣布过世界革命的中心已转移到中国了,所以才讲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社论这样说:19 世纪世界革命的中心在德国,产生了马克思主义,20 世纪初叶世界革命的中心转到俄国,产生了列宁主义,随着世界革命中心逐步转到中国,产生了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重大的变化就是中共向全世界宣布世界共运没有中心。我看到的正式的最初说法是1982 年9 月1 日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的报告中提出:“我们党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一个国家革命成功,要靠这个国家本身条件的成熟,要靠这个国家共产党路线和政策受到本国广大人民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