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栋:推进法治中国关键在党

作者:李良栋发布日期:2014-10-23

「李良栋:推进法治中国关键在党」正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实际,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新的系统规划和周密部署。这充分表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意志和决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能不能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领导,关系到法治中国建设最终成败与否。

一、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客观地要求加强党的领导。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确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则。提出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溶入于民主法治建设之中,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特点和根本方向。在中国,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无论是发展民主还是推进法治,都需要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全面建设法治中国的整个进程也必须坚持这个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启动者和组织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现在,同样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一次明确了全面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方略。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内部各个阶级和阶层的利益要求通过平等协商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达和集合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协调各方、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核心在中间起着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民主就不可能健康顺利地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规范和和保护。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进行协调和组织,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难以获得成功。在中国,这个政治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不管这个党在自身建设和领导能力上还存在多少不足,中国目前还没有任何政治力量能够比共产党的力量更强大、更能够代表亿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是这个党的全部目标。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正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方面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另一方面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在中国实现现代民主和法治,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同时存在,问题层出不穷。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得到全国各族人民、各个阶级、各种社会阶层普遍拥护和一致认可的政治领导核心来组织和领导,政治发展就难以能够平稳、顺利地进行。所以,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生活包括对民主法治建设的领导,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依法治国的进程不断加快,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也要看到,由于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社会转型的复杂性,深层次社会矛盾凸显、人民内部利益冲突频繁,国家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呼唤。法治中国的理念和目标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法治中国的理念一方面包含着中国的法治建设建设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另一方面更包含了一切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都必须在法治的框架活动。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新方略,昭示着中国法治建设将进入一个宪法统率、系统推进、求真务实的新阶段。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求在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同时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的同时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和实施这项工程,客观地要求执政党应当加强领导。

加强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领导,就要善于统筹法治中国建设的全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程对执政党的领导能力和组织水平提出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党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政治领导核心要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善于统筹法治中国建设的发展全局,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组织领导,精心部署法治中国建设的实践步骤。执政党应该加强顶层设计,精心制订法治中国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法治建设的目标,同时善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去实现。对于当前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些当务之急问题,应该根据现实要求及时出台改革措施。譬如说,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创造条件刻不容缓;为了实现重大改革措施于法有据加快改革相关领域的立法,为改革建立法律前提势在必行;从制度和法治上建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根治腐败的迫切要求,等等。而对于为了实现党的依法执政而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思路、进一步完善整个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举足轻重、事关重大的问题,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认真进行对策研究,在深思熟虑基础上逐渐提出改革的方案。

二、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更要求改善党的领导。

加强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领导关键在于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党的领导能力、领导方法、领导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政党必须适应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新的历史需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更加有力地领导法治中国建设。

执政党要带头是树立和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颁行30周年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并强调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全面贯彻和落实宪法和法律精神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整个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社会生活都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局面。执政党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领导核心必须带头模范地尊重宪法和法律,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无论是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领导还是执掌国家政权都必须在依照宪法和法律进行,不能超越和偏离宪法和法律。

执政党要切实做到依法执政,逐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习近平同志说:“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法治中国建设要求党按照法治的原则对国家和社会进行领导,这就要求我们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必须不断适应法治建设发展的新要求,真正实现依法执政。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因此,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探索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提高执政党依法执政的水平,真正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从理论上说,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和实行法治是完全一致的。党的十五大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但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这是因为:我们党的现行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和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就不很适应新的历史要求,难免在实践中出现一些两难命题。譬如说,怎样既坚持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又要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怎样既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又要同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和任命干部有机结合起来;党怎样既要加强对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领导又不能直接插手这些部门的实际工作。必须看到,党领导人民发扬民主不等于代替人民行使民主权利。这就要求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必须而且应当变革,从“政策治国”转变到依法执政上来。党的组织不是国家机构,党的政策不能直接成为国家意志。党要通过法定程序将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这些法律一旦确定,党就要坚决支持和维护,并且自觉地在这些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实行依法执政,就要支持和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处理好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处理好同政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同司法机关的关系,并且将这些关系规范化,制定一整套权力配置科学合理、既能相互制约又能提高效率的制度和法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党原有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还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应当尽早准备和研究。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执政党要率先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为了适应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需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尊重和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敬法重法、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就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普遍地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全社会成员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确立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基本价值取向。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率先树立法治意识,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自觉地在实践中坚持依法办事,促进全社会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局面的发展。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积极宣传和普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使人们头脑中真正确立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理念,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要善于带领广大群众把法律规范和道德教化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还要求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法律思维水平,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带头守法,维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带头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才能促进全社会法治氛围的发展。提高善于用法律方式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领导和组织全面深化改革,将法治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之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