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言 林毅:中国的基层民主建设与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

作者:郑言 林毅发布日期:2014-05-07

「郑言 林毅:中国的基层民主建设与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正文

 

摘要 :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以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坚定不移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路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内,基层民主是参与主体最为广泛,涉及与群众利益关系最直接、最丰富的实践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中国的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为对基层政权的巩固、政治局面的稳定、政治关系的协调、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党的执政能力的改善等方面。

关键词 : 基层民主 ;政治发展 ;政治建设

 

众所周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体系内,基层民主是参与主体最为广泛,涉及与群众利益关系最直接、最丰富的实践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依托于基层民主提供的实践平台,广大社会成员在基层民主的实践过程中习得必要的民主知识,增强了参与意识与能力,并潜移默化地改良和培育着民主发展的生态环境,充分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优越性。

 

自政治现象产生以来,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的价值选择均以政权的维系和巩固为依归。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根基,其巩固与否直接影响国家政权的巩固,可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20 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民主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民主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高效运转作为其政治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进步过程中,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对基层政权的巩固有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其一,基层民主的发展推动了基层政权的治理改革。 20 世纪 70 年代末,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渗透着全新治理理念的新生事物在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土壤中破土而出,并逐渐发展为具备多样化实践形式和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这种将基层社会的治理权交还于基层社会本身的改革,是沿着一条与近代以来中国国家政权“内卷化”进程完全相反的路径展开的,它赋予了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以及广大基层群众管理与自己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事务管理权,同时也将上级基层政府从效率比较低的自上而下、事无巨细的管理体制中解放出来,得以集中更多的资源与精力处理全局性的发展议题。与农村地区的改革类似,中国城市基层民主发展过程,也推动了城市地区的基层行政管理机构重新认识自身“掌舵者”而非“划桨者”的职能定位,不再一味将基层社会的治理当作行政机关的禁脔,而是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营造出一种国家与社会协同治理的新模式。改革开放后,尤其是 1998 年以来,中国市级以下的行政机关撤并建制编制、减员增效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使得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也稳步推进。这些成就的取得,如果离开了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所带来的基层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就将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其二,基层民主的发展规范了基层政权的行政行为,改善了基层政权同社会与群众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级基层政府按照法治政府的要求,推动着一系列规范行政行为的改革。比如,在行政处罚方面,普遍建立起处罚听证和罚缴分离制度,完善了行政执法监督 ;在行政许可方面,通过集中整改大幅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改变了一度出现的滥设行政许可的状况 ;在信息公开方面,依托于 2008 年开始实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提高了各级政府行政行为的透明度水平 ;在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基层政府普遍地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在便民利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成绩的取得,与同时期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由于基层群众对于政策过程的积极参与和对政府行为监督诉求的加强,才带来了基层政务公开化和诸如听证、质询等制度的建立完善。这些积极转变的必然结果,就是增进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互信互惠关系,通过实实在在的政府工作绩效改善了一度紧张的“官民关系”,赢得了基层群众的理解支持,树立起基层政权的必要权威。

其三,基层民主的发展降低了基层政权的运行成本,提高了行政效能。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不仅为解决政府与社会在管理格局中的定位问题提供了正确答案,而且完全突破了以往就机构改革谈机构改革思路的局限性,使得政府有可能在加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过程中有效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与此同时,还直接带动了责任制政府建设工程,而责任制政府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政府绩效的提高。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与目标责任制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结合、以督查验收重点工作为主、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为目标、以公众评议为主要方式等五种绩效评估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考察推动上述改革的动因,不难发现,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于促使节支增效内化为基层行政管理机构的主动作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就中国政治发展事业的全局看,基于改革增效、赢得社会支持的基层政权巩固同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应当是得到合理兼顾的目标,正如奥斯本所指出的那样,对于一个成熟稳定的现代社会来说,“一个有活力的、强大的和非常活跃的政府”、“一个能够治理和实行治理的政府” [1] 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而这种“强国家――强社会”合作共赢局面的形成,也只有依靠政府主动适应基层民主发展带来的基层治理格局的变迁趋势,更好地履行自身服务者的责任才可能真正实现。

 

政治稳定作为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目标选择,历来是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重大问题。二战后,许多后发现代化国家照搬西方“民主化”模式,罔顾本国国情和人民对稳定的渴求,过于激进地推动民主在选举这类容易造成社会断裂的领域内孤军深入,结果往往是一方面动摇了政治共同体稳定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则造成了民主本身的失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结构优化、深入调整的新历史时期,并导致大量转型期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出现。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地引导与处理这些矛盾冲突,可以将它对稳定大局的影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发挥社会压力安全阀的作用。国内外工人阶级政党治国理政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证明,一味地迷信自上而下的行政性强制手段,而罔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感受,往往非但换不来社会的稳定和谐,反而可能导致矛盾冲突进一步积聚发酵,在表面上一潭死水下形成腐蚀工人阶级政权基层根基的暗流,并最终颠覆整个社会秩序、破坏整个社会结构的重大危机。归根到底,维护稳定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更好的发展需要来自国家、社会与公民多方面的积极性。基层民主的发展,通过调整三者的互动关系,特别是赋予社会和公民更大的自主空间,实现三者在以稳定求发展,以发展促稳定根本利益上的高度统一,使社会的稳定和和谐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概括起来而言,中国基层民主发展对于实现政治稳定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

其一,基层民主有利于重塑维护政治稳定的主体结构。近年来,中国基层社会维稳状况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源于基层维稳主体结构的积极变迁。随着基层民主的发展,通过民主选举和社会自发产生的各种社会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活动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带来了当前社会管理过程中行政化和管制化色彩的逐渐弱化。一方面,基层政府维稳主体更加明确了自身作为社会管理活动中规则制定者、矛盾协调者和仲裁者的身份,并清楚地意识到真正长久的稳定是要依靠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持久地维系的 ;另一方面,包括基层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慈善组织等在内的社会组织发挥着社会发展期矛盾“预警者”和“减压阀”的作用,并以组织化的形态将政府与社会结合起来。正是这两方面力量的良好互动协作,初步建立起目前以政府维稳主体为主导,多种社会维稳主体与之协同互补,因地制宜地整合各种维稳资源,有针对性地建立维稳机制,共创团结稳定政治局面的维稳主体结构。在促进维稳主体结构变迁的过程中,基层民主在确保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动改革和发展,从根本上激发了社会自身的活力,使国家与社会共同建立起必然的联系。

其二,基层民主有利于提供必要的协商空间,促进矛盾冲突的缓和解决。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增长,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使得变革社会中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集中凸显出来。然而,一套合理完善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由此必然导致以越发活跃的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利益碰撞为核心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构成对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威胁因素,与此同时,某些尚未公平地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的群体和个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失落,激发出由不同动因驱动的群体性事件等严重破坏稳定大局的行为。面对这些问题,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并以解决政治敌对势力颠覆破坏活动为核心的维稳机制显然力不从心,这就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基层民主,建立起社会内部的利益协调与矛盾化解机制,在可能萌生对于政治稳定威胁因素的第一线筑起以社会为主力的坚固堤防。近年来,一些地方在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入了各种社会自治组织,同时还依托基层党员在这些组织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主体在社会协商框架内化解矛盾冲突。事实证明,这种将基层民主发展同社会治理改革统一起来的路径,在相当程度上适应于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有效地避免由经济动因引发的社会矛盾发展成为一种“结构性的、长期性危机”。

其三,基层民主的发展有利于使对稳定的需求内化为全社会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民主的发展,不仅包含了民主选举的内容,而且还创造性地将协商民主机制作为实践创新的主要领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由选举竞争所带来的对共同体团结的周期性压力,而引入了更具建设性的利益协调等维稳机制。通过政策过程中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民主沟通,两者都得以更准确、更客观地评估对方的诉求,也更可能在协商中寻求共同利益的交汇,形成追求双赢的局面。同样,在多方主体协作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包括矛盾主体各方在内的社会成员也会发现,稳定且具有权威的政治共同体的存在对于控制矛盾冲突烈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就有可能实现整个社会范围内对于稳定价值的共识。当前,社会利益的分化、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已使中国客观上进入了一个“利益博弈时代”。从过去那种分配结构均平固定向多元化差异分配格局的过渡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一个利益碰撞和矛盾冲突大量增长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阶层、群体和公民个人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参与能力的提高,而同时期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则可以引导公民倾向于寻求体制内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从而将这种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大局看 ,“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2] 但要将这一认识转化为全社会的统一意志,仅仅依靠自上而下的宣讲还是远远不够的,基层民主的发展就为不同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和个人在互动中自觉意识到“稳定压倒一切”原则的正确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战后,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代议制自由民主的保守特性日益暴露,与民主以人民根本利益为皈依的原初价值渐行渐远,在片面鼓吹选举的“决定性价值”的同时,民主的参与内容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用某些西方学者的话来概括,在当代西方民主实践中,“少数精英的参与才是关键,缺乏政治效能感的冷漠的、普通大众的不参与,被看作是社会稳定的主要屏障”。 [3] 这种舍弃了民主参与本质的民主形式显然与中国政治发展事业的初衷南辕北辙,因此,致力于使民主的发展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必然要在包括基层民主建设等民主实践领域中突出强调参与民主的意义。就不同性质的民主留给公民参与的空间而言,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