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灾难是民族和国家进步的加速器」正文
内容提要 民族崛起的过程往往也是经受磨砺的过程;大灾难能荡涤人性的虚荣,使人迅速找到真理;灾难是民族和国家进步的加速器。从2008年的抗灾实践中,我们可总结如下经验:第一,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百川汇海,最终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第二,中国国防建设在新军事变革中不能失去传统。第三,在经济开发的同时不能忽视中国长江的国防价值。第四,国家在重视政治民主建设的同时,更要强调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组织纪律性。第五,中国外交要在更大的范围内体现人民性。第六,《反分裂国家法》适用于中国任何地区。
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灾难,有天灾也有人祸,但没有哪次象2008年这样高密度地向中国袭来。历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施予中华民族如此密集的考验,其抗灾实践也必然要向我们理论工作者提出特别的研究任务。
一、民族崛起的过程往往也是经受磨砺的过程
历史上最终萎缩并消亡的民族,大抵都是少经灾难并在糖水中泡大的民族。孟子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谁都希望幸福,希望安逸,但安逸的民族到最后基本都衰亡了,而那些生于忧患、不屈不挠的民族,最终多崛起于大国之林。
这里说的“灾难”,不是一般的“困难”,而是一些只有国家的力量才能抵抗的天灾或人祸。如雪灾、地震、洪水、瘟疫是天灾,战争或分裂国家的事件则是人祸。2008年中国遇到的灾难,只是中国人民抗灾史中的一个插曲。面对不可抗的灾难,一般的互助已不能奏效,人民唯有团结并依靠国家才能取得胜利;失去祖国,仅靠犹太人式的族群互助,或像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国驱逐并漂泊在海外的犹太人那样企求国外慈善救援,则如杯水车薪,难以达到自救的目的。因此,多难之时,人民别无退路,唯有背靠自己的祖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最明显的例子是古罗马,古罗马开始就是几个土丘上的村落,先是北方高卢人欺负他们,罗马人虽然反复上贡求饶,但还是不行,于是,罗马人只有奋起反抗,最终打败高卢人。接着南方迦太基人汉尼拔 看到罗马即将崛起的“威胁”,要先发制人,发动“布匿战争” 攻入罗马,横扫意大利半岛。这反使罗马人心凝聚起来了,众志成城,打败了汉尼拔,兼并了迦太基。此后,罗马人便一发不可收拾,征服了整个地中海。
罗马人之所以能够征服地中海国家,其中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太富裕以至因长期“无敌国外患”而失去了战斗精神。他们的民众几乎就是在糖水中泡大的。地中海的人民有学问、会唱歌、会跳舞,有点像中国宋朝人,结果他们都做了罗马人的奴隶。当时有人说罗马没文明,罗马人反说,我把你征服了,我就有了文明。罗马征服地中海后,希腊之美就为罗马之美所替代:希腊神话中的美神阿佛洛狄忒摇身一变就成了罗马神话中的美神维纳斯。自罗马之后,地中海至今也没有重现昔日荣光。
美,是人类实践本质的对象化,是人改造世界的力量在对象中的显现。比如,高山峻岭,对原始人来说,它是令人恐惧的,因为原始人尚未认识并征服这些自然对象。但对今人说,它则是美的,那是由于人类已征服了这些自然对象,旅游者在其中欣赏的并不仅仅是风景,而是通过这些风景(也是人类的另类“战利品”)体会着人类改造世界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主体力量在客体中的显现,换言之,灾难是美学的温床。这正应验了老子“反者道之动”的道理。
美,是一种文明,但美历来都是以强者为标准的,而强者都是在苦水中熬出来的族群。世界流行的审美标准多是强势民族的标准。现在,第三世界的美女标准多以西方人为参照,有色人种将自己的脸抹得很白净,其下意识就是想与白人靠齐。试想如果当年是非洲人征服了世界,那今天的美女标准也一定是以黑为美,我们市面上的化妆品一定是以黑为流行色。语言之美也是这样。现在我们学英语也是因为英语母语国家的富有和强大。与化妆的人文意义一样,语言是身份的暗示,在下意识中也是立场的显示。英语里头有法语,法语中有拉丁语,为什么?法国人征服过英国人,罗马人征服过法国人。
犹太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民族。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13世纪末开始从埃及迁居到巴勒斯坦,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公元前722年和公元前586年,这两个王国先后被亚述人征服和被巴比伦人灭亡。 公元前63年,罗马人入侵,此后犹太人反复遭受了罗马人施予的屠城之难,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亡欧美各国。犹太人从此过上了没有了祖国的生活。但是,这份痛苦赋予犹太人以智慧,但这时的智慧只是些小聪明:他们钱赚得快,学问做得好。马克思是犹太人,爱因斯坦是犹太人,弗洛伊德是犹太人……所有这些成就给人的印象是,即便没有祖国,照样会过得很好。那时的犹太民族在今天的自由主义话语体系中几乎就是没有缺点的一个民族。但欧洲人对犹太人是蔑视的,因为尽管犹太人有钱有文化,但他们没有祖国。他们每个个人的能量被发挥到了极致,但在不可抗拒的天灾或人祸面前,他们没有祖国为后盾,就显得毫无自卫能力,最后被希特勒一车一车地运送到奥斯维辛的焚尸炉里去了。你说犹太人没有“先进文化”,马克思就创造了先进文化;你说犹太人没有先进生产力,爱因斯坦就创造了先进生产力;你说犹太人不知“以人为本”,弗洛伊德的学说几乎成了所有人本学说的基础。他们都是犹太人。但犹太民族在20世纪40年代并没有因其个体的优点免遭德国纳粹的屠杀,这与1937年因失去祖国依靠,中国南京个体人或群体人的才干并没有使其免遭日本人施予的屠城之灾的道理一样。
来到奥斯维辛后,犹太人才知道什么是祖国,从那里跑出来的犹太人由此有了世界上最强的爱国心。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家后,与阿拉伯人打了六场战争,整个阿拉伯世界至今也打不垮以色列。为什么?这是因为以色列人知道纳粹焚尸炉的滋味。以色列这么小,却如此有战斗力,靠的就是爱国心。大家知道,美国外交政策是亲以色列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为了一项亲以政策在美国国会通过,在美国的许多犹太人是在倾其家产为此而努力。 世界上恐怕只有犹太人对祖国的认识最深刻,他们从其千年流浪经历体会中、从德国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迫害中觉悟到国家与财富的关系,他们知道国家是其最后的、因而也是永远不能失去的靠山。现在的犹太人已把钱财放到第二位,把国家放到第一位。他们知道,如没有国家,在不可抗拒的灾难面前,财富的作用微乎其微。
二、大灾难能荡涤人性的虚荣,使人迅速找到真理
我们常说的“好事多磨”、“吃亏是福”、“至绝地而后生”等等,都是生活的经验之谈,推而广之,也是国家成长的经验之谈。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大灾难能使民族在生死之地迅速找到并接受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真理。民族在其发展战略起步阶段,一般都是诗情画意的,但当大难来临时,人们意识中的所有七彩泡沫就会在生死面前被涤荡一空,从而使人能迅速接受真理。
真理往往是冷酷的。
你看英国人,他们在近代崛起时,与古罗马人一样也是经常遭到大国的欺负。先是西班牙人欺负它,接着荷兰人欺负它,英国人把这两个海上强国打败后,拿破仑还要渡海打英国,英国联合欧洲各国打败拿破仑后又跟俄国人打。这一波一波的战争,主要是英国人抵抗欧洲压迫而不是什么称霸世界的战争。历史上的许多霸权都是在其他霸权的过于压迫下催生的。正是有了这种反抗压迫的经验,英国人后来在治理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得很冷酷,形成了一整套冷酷的地缘政治经验:它没有那么多诗情画意的东西,也没有那么多空话,败了认输,赢了获利。这份经验哪来的呢?它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反抗欧洲大陆压迫的实践中,从敌人那里学来的。英国崛起后,转入与俄国的争霸斗争,俄国人走到哪里,它就逼进到哪里,就这样才出现了“日不落帝国”。
美国人走到今天,则是以英国为主的欧洲人压迫的结果。欧洲人并不喜欢美国独立,为什么?美国独立不同于印度独立,美国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对此,欧洲(首先是英国)不愿意,它们打着骂着要逼美国走拉美式或印度式的依附道路――这与2008年西方人在“3?14事件”和“巴黎圣火受阻事件”中对当代中国所持的病态心理完全一样。
美国独立之初,欧洲不停在文化上妖魔化,在军事上打压美国人。很多欧洲生物学家和种族学家说,动物到了北美那儿三代就变小了,人到那儿三代后也得变小。 1812-1814年,英国入侵美国,还打到华盛顿,烧了白宫;英国人在谈判中还提出建立“印第安自治州”,要分裂美国――这与今天的美国人在中国西藏问题上的态度完全一样。美国人奋起反抗,进行第二次独立战争,将英国赶了出去。林肯进行南北战争的时候,全欧洲都在支持美国南方分裂主义势力,希望美国分裂为两块 ――这与今天欧美人在中国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完全一样。在美国南北战争中,俄国人支持美国北方,欧洲又出现了邪恶轴心论,说北方林肯的美国和沙皇俄国是邪恶轴心,两个“邪恶”轴心要联合起来。 但是,美国人顶住了几乎是整个欧洲的压力,北方打败南方分裂主义势力使美国获得统一。
到了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海军有了发展,欧洲又出现了“美国威胁论”。 但结果是,美国在欧洲的骂声中越来越坚强,欧洲越打压,美国越强大。欧洲人为美国设计了三灾九难,可是美国人硬是强力崛起了。美国真正走向霸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与古罗马、英国等霸权国家一样,新崛起的美国一旦称霸,它就开始欺负别人了,此后,它的历史就不辉煌了,就开始颓势:二战刚结束,美国就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碰得灰头土脸;21世纪初,美国人又开局不利,陷入了伊拉克战争的沼泽。
苏联兴亡的例子说明,历史上没有压垮的而只有吹垮的民族。俄国十月革命后,其苏维埃政权在建立之初就经历了《布列斯特和约》的屈辱,以及随之而来的多国联军支持的白匪全国性的叛乱。俄罗斯人在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旗帜下众志成城、英勇抵抗,击退叛乱并在1924年建立了苏联。接着又面临西方的经济封锁,但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反而提前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以装备制造业为基础的国家工业化改造,并于1936年建成社会主义。1941年希特勒大规模入侵苏联,苏联人民再次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仅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且还在战后建立了对苏联国家安全极为有利的社会主义阵营。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受到美国的侮辱,这反倒刺激苏联军事工业在其后的高速发展以及苏联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强势角逐。在打压无效后,西方转入对苏联的捧杀策略:1988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教条”。1990年10月15日,西方人丢给虚荣心十足的戈尔巴乔夫一个诺贝尔和平奖。1991年12月25日,苏联就正式解体。戈尔巴乔夫获奖与苏联国家解体时间相隔仅一年。现在总结,苏联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它在西方的吹捧中远离了真理、远离了列宁、远离了枪杆子,卫星上了天,红旗倒了地。列宁并不是神,他也不代表个人,他代表的是俄国人民在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工业化强国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的有利于俄罗斯健康发展的真理。苏联解体后,现在的俄罗斯人又开始重新认识列宁,因为在挫折的冷漠中,他们又找到了被他们曾丢弃的真理。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中国。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并试图由此推进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深化并为此经受磨砺的过程。起初,我们中国人将这个过程想象得诗情画意,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行了,但在鸦片战争中,中国“学生”挨了西洋“先生”的打;。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1856-1860年,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由此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此后,中国人转学东洋日本。1894年,日本又挑起甲午战争,次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因此失去台湾。东洋和西洋“老师”这么打中国“学生”, 1899-1900年,中国人民只是稍稍还了一下手,发起“义和团运动”,东洋和西洋人就一起打着骂着来中国,逼着中国签订《辛丑和约》。帝国主义从《辛丑和约》中勒索到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凋敝;条约的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