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清: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与政治文化的变迁

作者:熊光清发布日期:2012-02-29

「熊光清: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与政治文化的变迁」正文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互联网一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网络政治随之获得了迅速发展。中国网络政治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而且促进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从目前情况看,网络政治参与、网络结社、网络政务和网络政治社会化等形式都对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产生着深刻而显著的影响。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推动着中国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和现代公民文化转变,推动着中国政治文化更加倾向于理性、温和与客观,更加倾向于民主、公平与透明。

关键词:网络政治;政治文化;政治发展

通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对政治领域产生着重大影响,其重要表现就是,网络政治开始兴起,并获得了迅速发展。所谓网络政治,是指现实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以网络为媒介,在网络空间中的进一步展开和体现。网络政治不仅与现实政治表现出密切互动的关系,而且在更深层面对政治文化的变迁也产生着重要影响。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和发展无疑影响并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

一、政治文化与政治文化变迁

1.政治文化的内涵、构成与类型

20世纪50年代,随着政治发展研究的兴起和展开,政治文化研究开始进入政治学者的视野。1956年,美国学者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abrialA.Almond)把“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纳入了政治学的研究范畴,他认为,每一种政治体系都根植于政治行为倾向的特定方式中,用政治文化来代指这种现象是有解释力的。此后,阿尔蒙德等人对政治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把政治文化发展成为一种解释政治发展的分析工具,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和兴趣。

那么,应该如何定义政治文化呢?1963年,阿尔蒙德和西德尼•维巴(Sidney Verba)在《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一书中,将政治文化界定为“作为被内化(internalized)于该系统居民的认识、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系统”。1978年,阿尔蒙德和小G.宾厄姆•鲍威尔(G.Bingham Powell,Jr.)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中,对政治文化给出了更明确的定义,他们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对法律的反应。”简单地说,政治文化就是指人类在政治活动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相对稳定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等精神层面的因素。

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等四个方面的要素。政治认知指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及其行为过程、行为方式或行为规律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政治认知为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提供知识基础,并成为这些精神活动的起点。政治态度指政治主体植根于政治认知而对政治客体的基本看法和心理反应,表现为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成或反对的基本看法和精神状态。政治情感指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在认知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政治主体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政治客体的好恶、爱憎、美丑、亲疏、信疑等心理反映的统称。政治信仰指政治主体对特定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认同、接受、信服和敬仰的心理倾向,并把这种意识形态和政治目标奉为行动准则且付之实践的精神状态。总体而言,一方面,政治文化直接表现为这些作为存量的精神层面的因素;另一方面,这些存量的精神层面的因素又会对特定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仰等产生深刻影响,并由此形成政治文化的传承机制。

关于政治文化的类型,阿尔蒙德和西德尼•维巴将政治文化划分为村民政治文化(the parochial political culture)、臣民政治文化(the subject political culture)和参与者政治文化(the participant political culture)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一种以参与者政治文化为主体的混合类型的政治文化,即“公民文化”(civic culture),这种公民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和政治结构相互协调的参与者政治文化”,“在公民文化中参与者政治取向与臣民和村民政治取向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前者取代后者”。他们认为:“公民文化看来特别适合于民主政治系统。它不是民主政治文化仅有的形式,但它似乎是与稳定的、民主的系统最协调的形式。”在现代政治发展进程中,公民文化的形成十分重要。金太军认为:“政治的现代化或民主化进程必然伴随着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没有现代民主的参与的公民政治文化的支撑,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也就难以实现和持续。”可以说,公民文化的发展和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旦这种文化形成,不仅有利于推进政治发展的进程,而且有利于巩固政治发展的成果。

2.政治文化的变迁

文化具有延续性和变迁性。文化是人类本质的显现,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着自身,在创造文化的同时把自身改造成为具有文化传承能力的“文化动物”。文化是在延续中存在和发展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在以往所创造的文化财富基础上累积而成的,后人的文化活动也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前人的文化传统。失去延续性,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前提。正是由于文化的延续性特点,文化传统才得以形成并会不断变得深厚,从而彰显出民族或区域文化的特色。在一种文化发展的初期和前期,延续性显得特别重要,这一时期,主流文化能良性整合各种亚文化的有益成分,从而促成此种文化类型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但当一种文化类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延续性可能就会造成这种文化类型的僵化与迟滞,从而对这种类型文化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在这一时期,文化的再发展往往取决于文化批判与文化传承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对传统的创造性转换,使文化实现新的发展,并得以延续,这一过程就是文化变迁的过程。美国学者史蒂芬•切尔顿(Stephen Chilton)认为:“文化(因而包括政治文化)被理解为可以超越个体,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个体的行为并非完全是消极的。事实上,个体一方面被文化所社会化,同时,他们又创造和再创造它。”也就是说,人类不只是单纯地适应文化,而且会对文化产生影响;并且,文化具有延续性,但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延续性只有在变迁中才能实现。

与文化的这种特征相类似,政治文化也具有延续性和变迁性。一方面,政治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它具有延续性,即使一定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变更,原有的政治文化的内涵还会继续存留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深处,不可能完全消失或者根本就不会消失。美国学者彼得•穆迪(Peter R.MoodyJr.)认为:“如果用文化来解释政治,关注点就应更多集中于延续性而不是变化。文化在持续性行为模式中的体现是明显的,而如果特定的文化模式是持续的,那么,特定社会的政治活动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就会持续表现出相似的风格。”也就是说,政治文化不仅会使文化的内涵延续下去,而且会持续影响政治活动,使之表现出一定的特色。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革过程中,一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变化会对政治文化产生影响,导致政治文化发生一定的变迁。美国学者特里•N.克拉克(TerryN.Clark)认为,随着社会领域的变化,政治文化也在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了“新政治文化”,“世界范围内政治体制的变化包含了新政治文化的重要元素--对等级体制的反动,新政党和新问题的兴起,侍从主义的削弱,脆弱的新领袖的涌现。”简单地说,政治文化变迁就是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在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下政治文化的要素发生变化的过程。

3.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变迁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存在不少优秀的成分和因素,但是,也有许多与现代政治发展进程相左的成分和因素。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发展并得到加强,这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本质上是以维护王权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典型的臣民政治文化特征。美国学者白鲁恂(Lucian W.Pye)对中国政治文化进行过系统研究,他认为:“特殊关系网络转变成派系的过程清晰反映了中国文化关于权威、依附及其相互关系的态度。领导者与追随者彼此需要,这种需要对他们同等强烈。因而,领导者或追随者任一一方的紧张或焦虑情感倾向于使双方的关系获得强化和政治化而不是使之削弱。”政治权威在人类社会从原始状态向文明过渡的过程中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现象,权威崇拜的极端化会导致人的独立个性和政治自主意识的泯灭,从而造就专制政治的文化基础。传统中国正是这样,王权主义养育出遍及全社会的权威崇拜心理。特别显著的是,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臣民意识深深根植于人们的政治意识之中,而公民意识则非常缺乏。

对于中国政治文化变迁而言,传统臣民政治文化向现代公民政治文化转变必然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难的过程。当前,传统政治文化在中国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土壤,政治文化的全面转型尚需时日。中国学者刘泽华认为:“由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变,是中国近代政治观念发展中一个基本问题。由臣民意识转变为公民意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极为困难和痛苦的过程。”但是,也应注意到的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局面已经显现,特别是网络政治的兴起与发展必然推动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互联网一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网络政治获得迅速发展。中国网络政治的迅速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而且对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也产生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二、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1.网络政治参与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中国公民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与传统政治参与方式完全不同的政治参与途径。网络政治参与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开放性强。开放性是互联网最根本的特性,整个互联网就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基础之上的。开放性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得到发布在网络上的信息,意味着任何个人或者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都不能完全控制互联网。政府推进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这一事实,并不一定意味着政府总是可以控制互联网。一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起来,它就属于公共领域中的公共产品。互联网的这种开放性无疑增强了网络政治参与的透明性、平等性和公开性。二是互动性强。互联网的影响力是建立在互动、分享的环节之上的,网络能通过互动平台把信息直观地展现出来,这十分有利于网络政治参与者互相交流政治经验,学习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三是直接性高。在互联网上,网络政治参与者可以相当自由地对政治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可以有机会直接与党和政府领导人进行对话和交流,并可以直接参与网络投票或网络选举活动,从而可以培养网络政治参与者理性、宽容和合作的精神,积累以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并使网络政治参与者获得丰富的直接政治经验。四是多中心性。网络以离散的、无中心的结构模式进行运作,基本上消除了身份歧视,使传统的、统一的政治控制方式难以为继,增强了网络政治的民主精神。网络政治的这些特色极大地激发参与者的热情和兴趣,并使参与者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认知发生变化,从而强烈冲击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权威主义特质。

网络政治与现实政治是密切相连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现实政治的反映和延伸,因而,网络政治参与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对现实存在的政治文化产生影响。普拉莫德•纳亚尔(Pramod K.Nayar)认为:“网络政治的重要性在于,网络空间和虚拟环境(虚拟社团)不仅仅是现实的模拟,而是本质上就构成它们自身所处的环境。虚拟的现实要求把抽象的社团看作它们自己的独立的、以自我为参照物的实体。”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公民可以对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重要事件发表意见和进行讨论,可以参加相关投票或选举活动,并且,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