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舆论环境的发展变化及地方政府的自我调适之策」正文
[摘 要]不能正确把握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舆论环境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使地方政府处理公共事务呈现出低水平的结果。地方政府应对舆论环境的动态变化应积极进行自我调适,即在舆论环境更富有民主性、选择性、变化性、差异性、开放性、交互性中进行调适。
[关键词]新媒体条件;舆论环境;失当;调适
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进步促成的以网络媒体为标志的新媒体条件,未能把握公共舆论环境的动态发展变化,从而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屡屡处于被动境地,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现实窘境。因此,认识舆论环境的新特点和传播环境变化的新趋势,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应对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舆论环境的不适应及失当表现,探讨其应对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舆论环境变化的自我调适之策,对于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事务处置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新媒体条件促成公共舆论及舆论环境发展变化的新特点
舆论就是以社会公众为主体,以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为客体的某种信念、态度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其本质表现为:舆论作为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众事务为指向。舆论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公共性,具体体现为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二是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三是急迫性,其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指向与目标的现实迫切感决定了舆论的社会急迫性;四是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做出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舆论环境,可以理解为就是社会公众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具体舆论的有机联系。近10余年来,以网络媒体为标志的新媒体的强势出现和急速发展,使舆论及舆论环境出现了急剧发展的变化态势。
1.舆论的社会功能显著增强
在传统媒体条件下,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共意见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社会生活这一舆论属性基本上没有可能得到显现。但在今天,这正在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甚至成为时代特征之一。无论是前几年的“周老虎”焦点舆论引发公众对于公共事务机构公信力的忧虑,还是近一两年关于“表哥”、“房叔”、“房媳”的追踪,其中的舆情即使不排除具有猜测性、模糊性和倾向性等缺陷,但其内含的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显现的真实性则是确凿无疑的。在这些事件发酵成典型的公共舆论事件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如报纸和广播电视几乎没有起到作用,其发展结果使舆论的本质特性得到了真实的体现,新媒体成为舆论的社会功能得以凸显的催化剂。
2. 舆论及舆论环境对公权力的监督职能显著增强
在现代社会中,舆论及舆论环境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于既定的公共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这一直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但是,也是在新媒体条件下,这个期望的实现速度和实际效果开始得到了真实而有效的显现,并且,对于网络监督、网络反腐、网络防腐等问题,来自中央高层的积极关注和民间就此的热烈讨论,为下一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舆论监督环境展现了令人乐观的前景。
3. 舆论及舆论环境在公共事务满足人民根本利益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若离开了舆论及舆论环境对于民意的真实而及时的表达,难免落空。而在新媒体条件下,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开始获得了一些及时发声的渠道,并且构成对地方政府所控制的传统媒体的倒逼机制,使传统媒体也开始以过去从未有过的真实愿望把反映民众心声、关心民众疾苦、寻求民众欢迎作为媒体工作的重要环节。
4.舆论及舆论环境互动性的特质愈来愈明显
新媒体条件下的舆论及舆论环境,对于政府认识公共舆论和处理公共事务来说,其所提供的并非是一个经过精心筛选的纯净环境,而是兼容并包的复杂环境。这种环境下的社会思潮与主张良莠不齐、斑驳芜杂。如何在忠实于公众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因应舆论环境的这种变化,把握好新媒体条件下舆论环境主动型、交互型的特质,提升政府舆论的影响力、引导力和公共声誉,成为极具挑战性的新课题。
5. 舆论及舆论环境鼓励或约束公众行为的道德塑造力显著增强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和舆论环境一方面鼓励公众成员符合公共道德或职业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则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公共道德或职业道德的行为。舆论还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思想启蒙、争取群众的先导作用[1]。新媒体条件下的舆论及舆论环境,通过直通公意的渠道和发自于民间的情感诉求,鼓励或制约公众行为的道德塑造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在诸多需要唤起公众高度关注的公共事件中,网络媒体的导向作用显然已经远远超传统媒体。
新媒体条件所促成的舆论及舆论环境的这些发展变化,在推动中国时代发展进步的同时,也把一些因未能适应以网络舆论为标志的新舆论环境变化的地方政府暴露在社会公众面前,其素质低下、处置公共危机能力不足的自身弊端暴露无遗。所以,研究这种变化态势的规律与路向,有利于地方政府明确知晓新舆论环境对政府处理公共事务能力提出了哪些新挑战,而地方政府又应完成哪些角色转换以迎接这些挑战。
二、地方政府应对新媒体条件下舆论环境动态变化的自我调适之策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新媒体催生出来的舆论环境的特点缺乏深入理解和认识,未能顺应舆论环境的变化以提高自身的公共事务处理能力而陷于被动境地。因此,正确把握新媒体条件下舆论环境的新变化实现自身角色和功能的合理调适,则是一些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
1. 在把握网络公共舆论环境的民主性不断增强中进行自我调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2]。民主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催化剂,舆论环境民主性的增强必然增强人们思想的独立性。认识社会主义民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趋势,是地方政府应对公共事件、提高处理公共事务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
“文革”当中曾经有过“红海洋”的浩大场面。但这种所谓的“大民主”时代的公民缺乏自主选择性,这个时代最缺乏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因为民主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必然是人民自觉政治参与空间的扩大和选择余地的拓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民主性的有序发展,人们自觉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2],成为我国政治进步中的历史性潮流,这种进步也折射到舆论环境当中。具体而言,就是人们可以有选择性地接收传统媒体之外的舆论信息。这样,以人的独立自主性凸显为特征的舆论环境民主性的增强,对地方政府理性对待舆论环境和正确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没有舆论环境民主性增强的发展态势,从而在工作实践中陷入无法跟上时代发展潮流的困境。
因此,地方政府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必须准确把握舆论环境的民主性不断增强的发展趋势,实现政府工作的改革创新。具体而言,在政府管理工作中要善于营造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自主性,不仅要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要尊重人的思想意识的独立性。从社会进步的发展趋势看,公共权力机构在面对社会公众时,必须树立起充分尊重民众的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的执政理念,积极回应民众在网络媒体中反映出来的利益关切和对政府工作的批判建议,从而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提高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有效性。
2. 在把握网络公共舆论环境下信息选择的多样性中进行自我调适
在互联网时代,公共舆论环境的民主性不断增强的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舆论环境的知识性或智慧性越来越明显。知识性和智慧性导致处于新媒体舆论环境中的各种社会阶层、群体甚至是个人趋向于选择接收复杂问题和现象的非简单化的解释,而非被动地消极地接收唯一性的信息。
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单一性。权力意志下狭隘的、单一性的信息传播,在信息具有选择性的舆论环境中已经失去了优势地位。地方政府在自身形象塑造中,开始通过各种传媒的谈话类节目和时评类栏目而直接与网络媒体良性互动,以建立自己亲民、关注民生的形象。这样,这些地方政府对待媒体的态度由原先的僵硬呆板向灵活性、亲民性和平等性方向转化,而转化的一个重要支点就是尊重网络媒体条件下舆论环境的信息选择性。这是一个积极的转变和变化。但与此同时,也不乏一些地方政府在对待舆论环境的信息选择性方面陷入被动。比如,近几年一系列由网络媒体首先揭露继而引发传统媒体跟随曝光的公共事件。在保持沉默已无可能的情况下,相关地方政府“当事人”在事件被揭示之初一般都闪烁其词,对事件发表明显缺乏说服力和公信力的“政府说辞”,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图十分明显。可是,随着事件的发展,其发生背后的事实真相的进一步被披露,这些“说辞”的苍白便导致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下降。究其原因,就是相关地方政府不懂得网络时代的民众有很多信息来源,政府并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公众对信息的接收已经具有选择性。把握舆论环境的这种变化,地方政府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引导舆论发展的正确导向,尊重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选择性接收,允许社会公众质疑自己提供的舆论信息的真实性。这就要求地方政府提高自己的舆论引导能力,在正确处理、化解公共危机中控制社会舆论的导向。
3. 在把握网络公共舆论环境的多变性中进行自我调适
当前,世情、国情发展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过去时代所无法比拟的,这就使公共舆论环境出现了多变的特点。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见解在网络舆论环境中形成热点后长时间不变的历史一去不返了。地方政府若不了解舆论环境的变化性,就不会主动追踪时代的脉动和社会心理的变动方向而实现自身工作方式和内容的调整变化。近年来,“仇富”情绪蔓延下的社会公共事件频发。“仇富”情绪之所以能不断蔓延,是因为社会弱势阶层的存在及他们对富人或权势阶层不满情绪的日益增长。网络舆论若是长期定格在对富人的“抽象”的不满上,那问题就简单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在网络媒体的条件下,“仇富”情绪的衍化、发酵迅猛而激烈,“房奴”、“车奴”、“蚁族”、“蜗居”、“ 丝”、“啃老族”等网络舆论场中的名词在社会现实中的对号入座,迅速唤起了社会共鸣和反响,并被按照经典定义不属于社会弱势阶层但其社会经济地位近年来迅速矮化的“白领”人士所欣赏。这就使舆论环境中的“仇富”情绪更加复杂化并不断发展衍化。这种情绪的衍化变化的根源,乃是由于经济利益差距的急剧发展导致社会阶层心理和感情的复杂变化,使社会的价值观念诉求愈加多元化、复杂化同时也难以阻止地愈加情绪化。
它真实地反映了多元社会利益群体矛盾的错综交织。但是,有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并没有自觉认识到舆论环境这种缺乏稳定性的变化,使得其缓解社会舆论的紧张感、弥合社会阶层的裂痕、整合各阶层利益的社会管理职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当然,积极顺应时代变化主动应对舆论环境的发展变化取得工作主动权的案例也比比皆是。2008年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我国中央政府和灾区地方政府在多变的舆论环境中,成功化解地震带来的一系列公共危机,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堪称典范。对比“文革”时期我国对云南通海地震、河北唐山地震的具体应对,我国政府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实现了诸多转变:从狭隘地讲求政治任务为本(在唐山大地震后甚至抗震救灾还不忘“批邓”)转变为鲜明地主张以人为本;从片面地理解自力更生到呼吁一方有难八方援助;从片面地宣传国家集体财产价值至上到高度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从普遍地不接受人道主义援助到大力倡导社会慈善;从一切仰赖国家和政府到大力提倡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等等。审视这一系列变化,探讨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原因政府应对抗震救灾之类公共事件的局限性,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抗震救灾中政府应对理念的变化,折射出舆论环境的发展变化。政府面对舆论环境的变化时应适时调适自身的角色定位。当前,地方政府在应对舆论环境的变化时,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在积极应对中调适自身的公共事务管理理念和方式。
4. 在把握网络公共舆论的分散性和差异性中进行自我调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社会群体的分化在逐步加剧。不同社会群体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存在差异性,他们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评价尺度也存在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