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和平主义与台湾政治的四种人」正文
台湾政坛的选战焦点,近来从和平协议进一步开展(或说是退化),集中到关于马英九提倡和平协议是不是他要卖台的前奏曲。民进党主张马英九的和平协议是启动了与中国统一的进程,马英九为此亲自上电视反驳。
蔡英文据以论断马英九提倡和平协议是撕裂社会,而马英九则屡次至各处反驳,和平协议的主张过去蔡英文也提过,李登辉与陈水扁更是大力主张过,为什么现在由他来提,就从爱台变成是卖台。
在选战烟硝中,突然和平之声听似不绝于耳。但是,各方对于和平没有任何深度思想做为基础,以至于他们目前对和平的提倡,以及对彼此的质疑,只能流于粉饰宣传或谩骂。
虽然不同的人对和平的主张各有巧妙不同,但是对和平抱持轻佻态度而不自知,已经不是一个党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台湾整体政治文化的反映。简言之,马英九或蔡英文对和平本身没有思想,和平在他们口中好像语助词,没有意义。
在台湾,具有内涵的和平思想必须回答的是,主张和平是否与无条件支持美国的政策有违背?主张和平是否与台湾独立的价值有违背?主张和平是否对于区域安全的责任有违背?答案当然因人而异,不过在台湾的情形是,提倡和平的政客们没有给答案,也没有给答案的意愿或能力。
后殖民文化下四种人
台湾属于后殖民政治文化,政治人格中有两大挣扎。挣扎之一,是因为信心不足,对心目中拥有权力的人倾向讨好;但又由于也迷恋权力,不肯低声下气,而想刻意回避权力之所在。
挣扎之二,是因为自我放大,凡事不能接受别人的反对,于是执意想改变别人;但又由于怕被拒绝,也想干脆拒绝沟通。如此构成后殖民政治人格的两大面向:要不要讨好有权力的人?要不要改变别人的偏好?
这两大面向构成四种人格,他们论及和平,当然会各有不同风格。第一种人是又要讨好有权力的人,又想要改变别人的偏好,马英九是典型。对这种人而言,和平不可能是思想,只可能是用来迎合别人需要的说词,所以对侵略者可以称颂之为和平天使,对受威胁者也会提出和平诉求,来吸引他们注意。
马英九讲和平时须看对象──是选民?还是美国官员?根据所要讨好对象喜欢什么,他就会把和平呈现为他们喜欢的表象。如果看到选情因此发生变化,又会改变对和平的说词。就像他提倡和平协议后民意调查下跌,他就改口说他任内不会推动和平协议,而只是讲给他下台后未来的领导人准备用的!
第二种人不愿意讨好,也不试图改变别人的偏好,蔡英文就是第二种人的典型。对这种人而言,和平是单边主义的表现,与我相同,就可以和平,与我不同,也可以和平,重点是不要靠近我。这时的和平同样也不是思想,而是挡箭牌。尽管讲和平,但不是从制度上或行动上促成和解,而是隔绝与自己立场不同的对象,如此就不会发生直接冲突。
蔡英文过去发明的安全网概念,尽力让两岸关系降温,就具体而微地体现第二种人的和平风格。她在竞选之初提出和而不同,重视的是不同,以两岸之不同为基础,但因此就必须凝聚台湾共识,所以她说她也愿意包容国民党与马英九,前提当然是国民党不能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她以自我封锁的方式,坚守八风吹不动的台独立场。
第三种人会努力讨好有权力的人,但是不会试图改变别人的偏好,陈水扁是其典型。这时的和平是手段,一方面藉由特定的和平包装,来争取有权者的认可,另一方面对于其他人则威胁撤销和平,来制造恐惧,毫不在乎其他人的感受。
第四种人拒绝努力讨好,但是却试图改变别人的偏好,因此表现出坚定的思想特质,这种人最可能成为和平思想的领导人。李登辉具有这样的特质,但是李登辉却不是和平主义的信仰者。
和平主义在台湾的困境是显而易见的。和平的口号震天价响,但是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和平困境,与极少数明目张胆破坏和平的侵略者,对台湾都没有重大意义。就如同马英九这样把和平高帽给美国戴上,不介意因此对和平主义所造成的羞辱,而蔡英文对他的批判,竟是怪罪马英九企图贸然对外洽谈和平。
马英九与蔡英文两人提倡和平的人格看似迥然不同,或为讨好术,或为挡箭牌,但不知和平为何物的思想空洞,与不在乎各地和平状态的麻木不仁,则一以贯之。
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