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帛:台海互动如何有节有度,有条不紊

作者:陈子帛发布日期:2009-09-09

「陈子帛:台海互动如何有节有度,有条不紊」正文

最近,一场水灾,一次达赖访台事件,就将两岸关系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以及短时期难于有效化解的症结点暴露无遗。

北京这一次对马英九政府做出允许达赖喇嘛访台的反应,迄今为止仅止于国台办发言人的两次声明,但对于马英九本人,以及国民党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和作为,并没有明显的着墨和触及。台湾政策智库人士的评价是:有节有度。

对在2008年3月,马英九为了与民进党的谢长廷争夺总统选举议题话语权,曾公开且严词批判温家宝总理“自大蛮横”云云,人们记忆犹新;这是北京涉台高层对马英九忽左忽右性格表现的第一次领教。相信这一次在处理达赖赴台议题上,马英九的行为表现和决策风格,也会给北京涉台高层留下“深刻印象”。

防止“井喷式发展”

无法准确评估此事对两岸关系正在努力搭建的和平发展框架以及发展趋势,会造成多大伤害,但伤害肯定已经造成,短期而论,其伤害程度绝对不止于伤皮而不伤筋骨。但长期而言,至少对北京而言,这次突如其来之事所产生的影响,仍将是两岸互动过程中一次难得的经验累积。在事态发展变化过程中,台湾媒体注意到,马英九之所以不顾国安会以及国民党重量级人物的劝阻和反对,拍板决定批准达赖赴台,深层次的原因是,与其说是“屈服于内部在野党和民意压力”,不如说是“不愿意表现出屈服于中共反对”。

在对此次危机的事后总结评估中,我们注意到,两岸乃至海外一些政治分析家,均不约而同指出,为了避免来之不易的两岸缓和关系,不至于被类似的危机事件所逐步冲垮,甚至使脆弱的政治互信毁于一旦,有必要建立一个双方都愿意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两岸关系错综复杂,未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性问题也会愈来愈多。因此,在双方从事危机处理的过程中,两岸共同探讨“信心建立措施”的必要性已经更加凸显。

台湾陆委会前主委、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陈明通,在稍早前发表一篇论文,希望在两岸客观存在的“政治安全困境”中,导入危机管控、风险管理的概念,思考在“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过程中,如何不让“争议”与“歧义”破坏和平发展。

显见,台湾朝野有识之士或务实派,以及大陆涉台研究人士,对“游戏规则”、“信心建立措施”以及“政治安全困境”的风险管理,都有某种自觉与不自觉的趋同性,其终极目标或许不是“统独”之间的选项,而是“两岸和平”或“两岸和平发展”。台湾朝野多数意见和倾向是:绝不能凡事以中共意见为依归;大陆方面较具冷静的意见是,珍惜目前来之不易的缓和局势,但必须把握两岸关系发展节奏,防止或避免“井喷式发展”。

对北京是一次经验累积

众所周知,任何“井喷式发展”利弊参半,弊大于利,处理失当,良性互动态势或毁于一旦,或大幅逆转。我们当然也知道,任何被双方认定的危机预警和管控机制,必须建立在起码的政治互信或利益共同体的认知之上,但这个前提至今并没有在两岸之间建立。国共平台一般被视为是危机处理的最佳平台,但这一次根本没有发挥作用。至于建立风险管理或危机预警处理机制所必须有的“透明”、“可测”及“稳健”,从这次达赖赴台事件的全过程看,是令人悲观的。

人们确信,两岸关系整体发展趋势框架及方向抵定,任何政治势力和个人难于彻底扭转此方向和趋势;除政治议题外,两岸无论在经贸层面、文化体育交流、人员往来等领域,正呈现一个战后任何分裂国家和民族所未曾出现的整合态势。

宏观面而言,即使出现类似1995/1996台海危机、1999年“两国论”危机、陈水扁任内的“一边一国” 或“法理台独”危机,都无法产生足以令两岸关系倒退或窒息的牵扯力。整合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迈向两岸政治整合的路尽管高低起伏,凹凸不平,却是一条不归路。

很多舆论评点的焦点均锁定在民进党部分势力和马英九以及国民党身上,其实这一次事件对于北京而言,也是一次弥足珍贵的经验累积。

首先,它让中南海的决策者以及涉台智库人士的头脑更加清醒,至少在可见的一段时期内,再也不会轻易做出两岸进行政治协商、签署和平协议的历史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和成熟”的结论;突破政治瓶颈,进而促成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或搭建双方共同认受的“和平发展框架”,仍需要更长远、更艰苦的努力。

其次,它也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两岸关系尽管呈现60年难得一见的缓和局势,经贸以及其他领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超过历史任何一个时期,但这并不意味双方的情感距离已拉近,敌意已消弭,善意已累积到水到渠成的程度。

要更有节奏、更有章法

从两岸网络民意更可以发现,双方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并不如人们想象的深刻;彼此之间的排斥和疏离感依然强烈;对两岸一些政策作为和困境的解套措施,情绪性宣泄多于理性思考,同理心或者换位思维者更是少之又少。这也表明,要让双方主流民意均能对两岸执政当局改善双方关系的用心以及愿景规划予以支持,目前尚有诸多力所不逮之处。

再次,尽管签署和平协议并不是为了达致北京梦寐以求的统一目标,而是为了确保两岸和平发展的有序进行,但从台湾朝野各界异口同声“拒绝”来看,台湾社会以及朝野对北京不断伸出的和平橄榄枝,有一种下意识的抵触。要让台湾社会的大多数民众以及朝野最终放弃政治心防,还需要更长时间去克服和化解。

我们同意目前是两岸关系发展机遇期的判断。这个机遇期并不只会给两岸关系的后续发展提供机遇,也会发生危机与风险。今次事件或许是一记警钟,适时给人一次忠告,给一厢情愿的冀望泼了一点冷水。

我们发现,当两岸双方尚未建立最起码的尊重和互信时,双方都很容易在风险管理和危机预警处理过程中,借助对方来解套脱困。这一点台湾的表现比较明显,大陆则在危机应对上显得被动。这表明以往对两岸关系深层结构性矛盾评估不足、估计不足、研判不足、期待过高,危机预警的自觉性仍有待加强。

既然双方尚未确立风险管理和危机预警机制,也尚未建立透明的对话沟通平台,那似乎就更有必要避免急功近利,而要克服急进冒进思想,让两岸未来的互动更有节奏、更有章法,也更加有条不紊。

这样的忠告绝不多余。犹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大陆某权威对台研究机构负责人曾在不同场合断言,两岸和平统一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在80年代实现。言之凿凿,当时影响很大,但其后形势的发展似乎与此断论背道而驰。今时今日,这仍然值得反省。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