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炜:两岸关系制度化目标与路径

作者:胡凌炜发布日期:2014-04-11

「胡凌炜:两岸关系制度化目标与路径」正文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研究员在《中国评论》月刊3号发表专文《两岸关系制度化的目标与路径》,作者认为:"两岸关系的制度化不是简单地将两岸关系的现状固定下来,而是建立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消除两岸分歧,凝聚两岸共识的合理制度。通过两岸关系的制度化建设,规范两岸双方的行为,维护两岸双方的利益,建立和谐的两岸关系,为全面推动两岸社会的发展与融合,实现两岸的共同繁荣提供制度保障。"文章内容如下:

为了确保未来两岸关系能够保持和平稳定的发展势头,大陆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①台湾马英九执政团队也多次强调制度化的重要性,表示"自己一直都相信制度,相信建立制度比个人的态度更重要,因为制度是代表众人的态度,事实上,我们一步一步建立在稳定的结构上,不论谁来当政,都要这样子走,才能为台湾带来永续的和平跟繁荣"。②两岸执政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使之制度化。本文将从制度的定义和功能的视角对两岸关系机制化建构的目标与路径作一简要分析。

 

制度的定义与功能

(一)制度的定义

关于制度的定义。不同学科、不同学派的学者往往基于学科和研究视角的不同,作出不一样解释。综观各学科及其学派的研究,关于制度的定义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广义文化的制度定义,结构功能主义的制度定义,社会交换和博弈论的制度定义,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论的制度定义,心理主义的制度定义,社会组织论的制度定义,预期行为理论的制度定义等。其中,索尔斯坦・凡勃伦作为制度学派的创始人,认为"制度实质上就是有关个人和社会的特定关系及特定功能的一般思想习惯,而生活方式是由社会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或某一特定阶段通行的制度的总和构成的,因此可以从心理学方面概括地称之为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生活理论"。③哈耶克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新自由主义者将制度与预期相联系,认为"制度必须被定义为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能够根据他们各自的专有知识形成对他人的行为预期。这种预期通过使人们行动的相互调适成为可能,从而被证明是正确的"。④

以上这些定义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道出了制度的部分内容或制度的不同方面,对这些内容和方面的有机整合可以看出制度基本结构的轮廓,即"制度是在社会或群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调节、规范其中各行动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和互动行为的社会规则或规范"。⑤

(二)制度的功能

某种思想习惯、生活方式一旦成为制度并得到人们的认可,便会成为人们日常行为选择的权威和规范,从而对那个社会中成员的性格和思想习惯产生影响,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1.控制与管理功能。制度对价值观念、行为和秩序具有控制功能。制度为个体和群体的活动及互动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规则框架,人们的各种行为都需在此制度框架下运行,也因此会形成相对比较稳定的群体心理和行为模式,即形成所谓的秩序。因为有了秩序,使得人们可以对制度约束下的行为做出符合常规的预期。

2.目标实现功能。制度通过激励、引导及整合的方式将不同的行为都纳入了同一个体制内加以约束和规范,减少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结构性冲突。

3.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功能。制度通过将各种行为的限度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确立下来,可以从不同角度规范和警示个体的行为,减少个体因越轨行为而承担不利后果的现象,并通过激励的方式规范个人行为循着社会的正常运行方向进行。

4.降低个体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功能。在实践中,由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的限制,人们很难正确预料未来行动的后果;而完善的制度能在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中引导个体决策,根据制度的规范要求,我们可以预测到他人在制度的约束下会如何作为,这无疑会增加人们对未来预期的把握,降低决策风险。

就制度的功能解释来看,完善的制度有助于在相互交往中约束个体的行为,减少相关利益的冲突,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提供可以合理把握的预期保障行为的可辨性,最终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正如英国知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哈耶克说过,一种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坏人也做好事。大陆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也曾经强调"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⑥

(三)两岸关系的制度化

根据上述制度的定义和功能,我们所要提倡的两岸关系制度化,就是以两岸的最终统一为目标,在公正合理的社会规则基础上,建立一个稳定、协调与均衡的制度化结构,并且能够促进两岸关系稳定、协调和融洽的制度模式。通过完善的制度规范两岸的行为,建立良好的两岸互动秩序,构建和谐的两岸关系。正如1983年6月,邓小平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的谈话中指出,"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⑦然而,要真正做到谁也不吃掉谁,实现两岸的双赢需要从制度设计上予以保障。

 

两岸关系制度化的目标

(一)通过两岸关系的制度化增强两岸的政治互信

目前,虽然两岸社会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交往日益密切,两岸关系呈现和平的态势,但是,两岸之间仍然缺乏足够的政治互信来推动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两岸缺乏政治互信的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对于两岸关系的现状及未来两岸关系长远发展的方向仍然存在重大的分歧。由于缺乏共同的认知,使得双方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深的战略疑虑,对于对方的政策措施产生不信任。两岸之间存在的战略疑虑,不仅导致两岸政治互信无法建立,而且使得双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各项措施,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产生一些摩擦。

从实际情况分析,现阶段大陆与台湾两岸政策的共同点是保持两岸关系的稳定,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但是,对于两岸关系现状的认知存在分歧。同时,双方对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长远方向和目标的认知也不一致。在具体的政策宣示中,大陆的顾虑是防止出现"两个中国"或是"一中一台"的局面,因此,努力追求两岸共同的部分,指出"一个中国框架的核心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从各自现行规定出发,确定这一客观事实",但是,台湾的顾虑是"一旦接受一中,台湾将被地方化,将丧失对等的原则",因此,总是突出两岸差异的部分,强调"各自表述",企图以各自表述的方式凸显自身的存在。由于双方对两岸关系的现状与未来缺乏共同的认知,在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彼此始终带着防范的心理,提防对方政策措施中可能存在的圈套和陷阱。通俗地讲,就是大陆担心台湾脱离"一个中国"的框架,台湾担心被"一个中国"框架套牢。

针对目前两岸之间存在的战略疑虑,要逐步加强两岸的政治互信,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不是谁吃掉谁的政治理想,不仅需要双赢的政治思维,更要发挥制度的功能,通过两岸关系的制度化减少相关利益冲突,降低未来不确定性风险,提供可以合理把握的预期保障。逐步建立两岸和平发展新秩序,让两岸双方对于未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保持信心。

(二)通过两岸关系的制度化推动两岸社会的和谐相处

从两岸关系的角度观察,两岸19项协议的签订取得的最为重要的社会效益,就是终结了两岸社会近六十年的隔绝状态,把大陆与台湾从地理上、经济上重新连接在一起,与以往相比两岸民众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两岸的社会差距因为两岸社会与民众日益频繁的交往而凸显出来。如果两岸的民众在两岸社会靠近之后彼此的感觉是亲切的,舒适的,甚至希望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民众之间就会产生新的动力,推动两岸关系向更加紧密的方向发展;相反,如果两岸的民众在靠近之后感到十分的不适应,甚至产生很多负面的印象,那么未来的两岸关系就会面临新的问题。

2013年8月8日,台湾《旺报》发表题为《两岸关系7个社会心理矛盾》社评,依据该报最新公布的两岸关系大调查指出,"两岸经过5年的和平发展后,民众对两岸关系的现状与未来依然心存疑虑,对红蓝绿3党的两岸政策支持度都偏低,显示两岸执政当局的表现都不及格,未来都要承担起历史性的责任。"⑧《旺报》在文章中强调,"经过5年的发展与交流,'两岸的连结度依然很低',台湾民众'承认大陆对台湾的发展很重要'、'承认自己对大陆的解很不够',但'对大陆没有兴趣'、'对大陆没有好感'、'对大陆的影响力很担心',显示台湾民众的认知与态度是矛盾的"。"理顺两岸社会心理状态仍需要更长时间"。⑨

从目前的两岸关系的现状来看,由于两岸长期的隔绝状态,以及两岸之间的社会差异,使得两岸民众在相互靠近之后确实感到有许多的分歧和不适应。因此,化解两岸民众之间的不适应,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通过两岸关系的制度化,借助制度的规范、激励与引导功能,在两岸关系的深化过程中,逐步化解两岸社会与民众之间的分歧和不适应,推动两岸社会的和谐共处。

 

两岸关系制度化的路径

(一)两岸现有交流沟通机制的梳理

1.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也称国共论坛。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会面,结束国共长达六十年的对立。胡连会后以新闻公报形式发表共同愿景,根据第五项"建立国共两党定期沟通平台"的共识,决定设立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作为国共两党定期交流沟通的平台,以加强两岸合作交流,探讨两岸民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迄今已成功举办9届。

2.两岸两会高层会晤机制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是于1991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的社会团体法人(简称"海协会")。其业务指导和管理机关为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接受大陆有关方面委托,与台湾有关部门和授权团体、人士商谈海峡两岸交往中的有关问题。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成立于1990年11月21日,是办理海峡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的民间组织,其业务授权和指导机关为"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自2008年起"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了两会之间的高层会谈,先后举行了9次两岸两会高层会晤,签订了19项协议,并达成了2项共识。

3.海峡论坛

海峡论坛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具体举措。海峡论坛的主题是"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海峡论坛依托福建"五缘"优势,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先试的前沿平台作用,广泛开展两岸人民交流,形成两岸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格局,不断促进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首届海峡论坛于2009年5月15日至22日在福建省举办,至今已举办5届。

4.紫金山峰会

紫金山峰会是两岸首个以企业家为主体、聚焦两岸产业合作的机制化论坛。现已成为由两岸企业家共同倡议发起的最具权威性、开放性、互动性与务实性的高端经济交流盛会。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