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孔立:“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建构」正文
2009年10月10日马英九首次提出“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这个概念[1],他说:“60年来,台湾人民秉持正直、善良、勤奋、诚信、进取与包容的核心价值,以‘台湾精神’完成改革,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2]。从此,台湾当局对“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建构就开始了。2010年5月19日马英九又提出“文化兴国”的说法,对于“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除了重复以上所说的“核心价值”之外,还补充说:“表 在外的就是海洋文化、多元文化、 新文化,以及志工文化和 心文化”。以上就是马英九所说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基本概念。本文试图就“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内涵、特性、建构的意图以及两岸文化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内涵
根据马英九上述“表现在外”的五种文化,其内涵应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海洋文化。马英九指出,台湾在美国、中国大陆、日本三大经济体竞合中求发展,把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与开放进取的海洋文明,揉合成“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又说:
“海洋文化”,这是“开放与创新”的方面,是“创造”,特别是“吸收西方当代文明的精华”。
(二)多元文化。台湾一般指的是:包括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大陆各省文化以及日本文化、西方文化等在内的多元的文化。有人指出:两岸文化虽来自共同泉源,但台湾吸收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日本、美国等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1949年后与“迁徙到台湾的大陆各省文化融合”,让台湾发展出“独特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具体的表现如:“在台湾包容与热闹已成为台湾的夜市风情,外来美食在台湾落地生根成为在地文化,如油条杏仁汤、东山鸭头、山东馒头、新疆羊肉串、中东沙威玛、日本寿司、泰式酸辣料理等。台湾夜市的美食充分展现出台湾的文化包容性”。
(三)创新文化。有如下的说法:台湾保留了完整而丰富的中华文化传统,从人文精神到生活美学,它融合古老的涵养与现代的创新。台湾创造了新的中华文化。“台湾更有海洋文化的开放与创新,中华文化在台湾,早已吸收西方当代文明的精华,创造新的艺术表现。从舞蹈、音乐、戏剧、视觉艺术到影视等等都得到世界高度肯定。”此外,台湾还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创造更能够符合世界潮流的新发展;台湾民主化之后形成了“多元社会与自由主义传统”,“这两者令台湾具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自由的创作环境”。
(四)志工文化。马英九强调台湾有“兴旺的志工运动”。“志工运动是很重要的学习,因学到的比付出多,志工运动是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尤其区域志工走到国外服务,代表积极、进取精神,这在中华文化相对较弱。他还说:“台湾的志工运动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红十字会和国内其它宗教团体所组成的志工团队,形成很了不起的台湾特色文化。志工无怨无悔,捐钱、捐时间、捐血、捐大体、捐器官,这是自由民主环境及富裕的社会才会出现的自动自发的行为”。
(五)爱心文化。马英九以台湾的佛教为例,说明佛教徒从事关心弱势的工作,这是“入世化”;把佛教当事业来经营,这是“企业化”;有成千上万的志工从事社会服务,这是“志工化”;在世界各地建立许多佛寺这是“国际化”;以上都是爱心文化的体现。“台湾的爱心无远弗届,而宗教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发挥安定人心作用,宗教团体的效率不亚于大企业。”“台湾人充满爱心,认养逾28万名国内外贫童,捐血比率接近总人口的百分之八,而台湾民众在日本发生三一一震灾后,共捐输新台币60亿元,令日人相当感动,获得日本各界感谢。这些都显示台湾对全世界都关心,也凸显台湾人就是有爱心,提升‘国家’的形象”。此外,他还提到对同性恋者的帮助,他说,在同志公民运动,台湾也是亚洲第一。他自己在担任台北市长时,“台北市被认为是亚洲对同志最友善的城市,因为政府编预算来帮同志办活动”。
换一个角度,即文化学的角度,从文化的层次来考察,可以把“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内涵表述如下:
(一)物质文化。或称器物文化,是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包括生产工具、生活工具,例如建筑、器皿、衣、食等等。在这个方面,他们讲得不多。马英九提到台湾的小吃美食、牛肉面等等,他说:在饮食方面,台湾社会发展了许多庶民的美食小吃,像“牛肉面”,原来中国大陆是没有的,而台湾老一辈的人也不吃牛肉。据考证,牛肉面是来台老兵在眷村所发明,五年前他职掌台北市政,举办“台北牛肉面节”,现在已扩大而为“国际牛肉面节”。[3]此外,还提到台湾的出版事业,“台湾地方虽小,却是世界华文出版中心,每年出版图书达五万多种,中国大陆人口是台湾的五十七倍,但新书出版图书种类只有台湾的三至四倍,可见台湾的出版能量居华文世界之冠”。 此外,还有“启动大故宫计划”、“台湾文化八宝箱”等等。
(二)制度文化。这是通过规范的习惯或文字文本形式固定下来的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典范的文化成果。包括社会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法律、制度、规章、条例)等等。提到的有:“废除台湾长期存在的养女制度,并力推民法上的一夫一妻制,明显提高妇女地位”,以及“扎实的公民社会”、“多元的社团宗教”、“自由的媒体舆论”、“普遍使用的正体字”等等。
(三)行为文化。这是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方式进行表达的文化形态。包括当地一些习惯性的规定。马英九说: 中华文化中“善良”与“诚信”的核心价值已融入台湾的日常生活。“台湾的爱心真是无远弗届”。又说,通过宗教力量,“引领民众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此外,还提出要建立“富而好礼”的社会。台湾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诚信、感恩、分享、有礼貌、守秩序、尊重对方、乐于助人等等,受到广泛的称赞。
(四)精神文化。马英九讲得最多的是精神文化,一方面强调“台湾保留了完整而丰富的中华文化传统,从人文精神到生活美学,它融合古老的涵养与现代的创新,有非常多值得大陆借镜的地方”。“台湾也是全球实践儒家思想最普遍、最彻底的华人社会。仁义、孝亲、尊师、勤奋、善良、纯朴等儒家倡导的美德,早已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强调“台湾因为有海洋文化的开放与创新,使中华文化在台湾,吸收了西方当代文明的精华”。由这二者“揉合”成“具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当然,在许多场合,他一再强调“公民素养”、“民主制度”、“自由精神”、“普世价值”、“人权法治”等等,强调两岸的差异在于“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
显然,精神文化决定一个国家、地区、民族文化的特色或差异,是文化的灵魂和中枢,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其他文化形态的存在。研究“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就应当对它的精神文化部分所体现的实质给予特别的重视。
二、“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特性
关于“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特性,台湾方面有如下几种不同的解释。
(一)马英九的“三个特质”说:
一是公民素养植根最深厚;二是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三是传统与现代的衔接转化最细致。民主制度造就了我们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中开放的风气、自由的精神,成为创作家的土壤。[4]
(二)盛治仁的“两个部分”说:
传统部分:“以中华文化为底蕴”的传统文化,保存得比大陆好;创新方面:因民主自由制度结合欧美、日本文化,形成创意的文化激荡。因此,传统部分更传统,创新部分更创新。盛治仁强调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差异,他说:“我们已经发展出一套与中国大陆在本质上和形式上都不太一样的、很有特色的本身的文化”。[5]
(三)杨渡的“三个特色”说:
第一,历史上的台湾移民从大陆带来了传统中国文化,从大陆带来的宗教、民间信仰、宗教礼俗、生活习惯等等已经深入生活,成为台湾文化最重要的根基。第二,1949年前后的大迁徙所带来的大陆各地的文化特色。第三,文革时期很多传统中国文化被破坏,台湾则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他还指出,台湾独特的多元文化有三个基本优势:“首先,相较于其他华人地区,台湾有比较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第二,台湾本身有海洋文化的包容,也是移民社会,在汉文化为主体之外,还受到日、美文化的影响。第三,民主化之后形成了多元社会与自由主义传统,这两者令台湾具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自由的创作环境。
杨渡的看法与盛治仁有所不同,他强调“中华文化是根基”,“台湾文化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中华文化,就没有所谓的台湾文化。中华文化是根基、是范畴、是特色,是台湾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阳光和空气。如果把两者的关系颠倒过来就贻笑大方了”。因此,他认为马英九提出“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概念,“这个说法不是台湾文化驾驭中华文化的‘台独’文化概念”。[6]
(四)林中森“四个非常”说:
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就是每个人都非常殷实,每个人都非常忠厚,每个人都非常善良,每个人都善尽社会责任。[7]
其实,从马英九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还强调指出“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有两个特点:第一,他说:“因为中华文化与台湾本土文化结合,结合成一个非常完整且新的东西”。这说明必须是“二者结合的”,而且是“新的东西”,既不是原来的中华文化,也不是原来的台湾本土文化。第二,他说:“台湾人用台湾的空间,用台湾的人力,发展出一个丰富中华文化的模式,这就是发展了一个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8]这说明它必须是“台湾的”,由台湾人建构的。这样,就把“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与不是“二者结合的”、不是“台湾的”文化区别开来了。当然,它还一直保留“中华文化”的名称,承认“中国文化和传统是台湾文化的根源”,承诺要“传承中华文化”。正如台湾官员所指出的:“马英九政府显然希望借由文化,标示台湾的不同,不否认与大中华文化的血脉相承,但更突出台湾最近六十年发展中逐渐巩固的自由、民主、多元价值”。[9]由此可见,“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是一种传承中华文化但又不同于大陆的中华文化,而是60年来在台湾发展出来的“中华文化”,这才是它的特性。
三、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意图
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观念不仅是指导行动的路线图,观念还有建构功能,可以建构行为体的身份,从而确定行为体的利益”。[10]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这一观念,可以表明台湾现有文化的身份(认同),以此作为“我者”并与“他者”相区别。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身份(认同)呢?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有一种获得自尊的基本动机”,“人们有对自尊的需求”,社会认同则是“满足自尊的需要”。[11]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尊的需求。
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是在如下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一方面,台湾经过李登辉、陈水扁时代的“去中国化”,对中华文化造成很大的伤害。原来的“中华文化复兴总会”被改名为“国家文化总会”,他们强调“台湾文化”,而把中华文化说成是“台湾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把中国文化说成是“劣质文化”,主张“彻底抛弃”。马英九上台以后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目的之一就是要与独派“台湾文化”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