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涵:看不到民进党的出路!

作者:海涵发布日期:2014-01-17

「海涵:看不到民进党的出路!」正文

 

两岸政策始终是民进党的"罩门",千呼万唤中的民进党"对中政策检讨纪要"1月9日终于出炉,却引起党内外一片哗然。这场两岸政策大讨论,历时半年多,党内各派、政治精英倾巢而出,历经五场"中委会"委员会议、九场"华山会议",600多人次出席,200余人次发言,最后只抛出一份不是总结的"检讨纪要",既没有提出结论,也没有指明方向,只有汇集,没有整合,罗列了一堆无用的观点,却漏掉了"宪法共识"、"冻独"等重要主张。这份"纪要"避谈实质只谈表面,空谈政策并无可行性,反映了民进党内的严重分歧,无法凝聚共识,找不到方向,最后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纪要",看不到民进党的转变,更看不到民进党的出路。

"纪要"呈现四大矛盾。

一是"台独"与"冻独"的矛盾。党内有识之士认识到"台独"主张对于民进党重返执政与长期发展的危害性,主张"冻结台独条款"。然而"纪要"强调"台独"的"一边一国"基本立场与核心价值不变,死抱"台湾前途决议文"不放,使二年来民进党转型的所有努力瞬间瓦解,阻挡了前进的步伐。

二是"宪政共识"、"宪法各表"与"台湾共识"的分歧。"宪政共识"是第五场华山会议中谢长廷与新潮流系妥协的结果,实际上就是苏贞昌的立场。而谢始终坚持"宪法各表",蔡英文则重提"台湾共识",三方相争不下,最后蔡将苏版的"宪政共识"修改为"凝聚台湾内部的共识做为两岸对话的基础"。事后蔡英文明确定义"台湾共识"为"台湾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台湾"。试问以这样的"台湾共识"能够成为两岸对话的基础吗?

三是开放与对抗的悖离。"纪要"提出民进党的政策必须与时调整,以更务实态度来处理新生议题。但调整是假,紧缩是真,其敌视大陆的心态丝毫未变,对抗、限制大陆的目的昭然若揭,仍是"逢中必反",为"反对而反对"。针对两岸协议,民进党要制订"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纳入风险评估及利益回避机制,为两岸协议设置门槛。民进党声称要检讨两岸法令、营造"友善环境",善待陆客、陆配、陆生,但心态可议,使之成为"民主台湾的最佳伙伴",也没有任何措施,未来民进党"立委"是否配合仍具变数。9日会议中苏贞昌自称"有政策、有主张",但蔡英文不断诘问"然后呢?",苏无言以对,说明现阶段的民进党政策空洞,且没有可行性。

四是"安全"与交流的困境。民进党始终以"恐中"、"拒中"来愚弄、欺骗民众,早年以及"木马屠城"反对两岸直航,现在以台湾"安全"阻挠两岸交流。民进党嗅到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气息,更是曲意迎合美、日。苏贞昌试图结合美、日、菲、印等国结成"民主同盟",对抗大陆。尽管"民主同盟"最后没有写入"纪要",但民进党"联美抗中"的对抗意识阴魂不散,制约了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转型。

苏贞昌自称民进党的政策"更自信、更周延、更安全也更善意",却引来民进党上下、台湾内外的一片挞伐声。谢长廷强烈批判党的方向不清楚、不明确,只有文字堆砌,"没有站在主流价值",让人民"无感"。谢还透露内部民调,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满意度只有27%,远低于国民党的35%。林浊水称努力很久,没做成结论很可惜。郭正亮批评不称"总结报告"只称"检讨纪要",位阶太低,不具有约束力。前"陆委会副主委"童振源整合了谢长廷、柯建铭的意见,提出未来民进党的"三支箭",即"冻结台独党纲"并通过"中华民国决议文"、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推动"宪法各表"。

"纪要"显示苏贞昌面临重大挫败,败象已露。蔡英文抓住了民进党两岸政策的主导权与诠释权,先驰得点,"台湾共识"再次浮出水面。

这份离破碎的两岸政策"检讨纪要",将民进党转型、缩短"最后一里路"的所有努力化为泡影,退回原点。除了重复"台独"教条,妄论"主权、安全、人权"的既有论调,依然炒冷饭、走短线、找捷径。违背民意,跟不上时代节奏,逆历史潮流而动,没有新思维、没有新方向、没有新政策,缺乏前瞻性、可行性、指导性,开展智库与城市交流竟然成为"亮点",令人耻笑。

这份"纪要"命运多舛,很快被人遗忘。这对民进党精英们半年来努力不公平,也辜负了台湾内外的关切与期待。看来,折腾多时的民进党不但没有缩短"最后一哩路",相反自我制造了麻烦,在"最后一哩路"是愈走愈远。

"纪要"不是民进党两岸政策的终点,却点燃了民进党党内争辩的战火。两岸政策大辩论即将登场,但是否导向理性讨论、推动两岸政策实质转变还是沦为权力竞争工具,各方拭目以待。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