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和平发展期的两岸政治定位与路径――从“一X两Y”到“一X三Y”」正文
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在《中国评论》月刊9月号发表专文《和平发展期的两岸政治定位与路径--从“一X两Y”到“一X三Y”》。作者指出:“目前两岸的相互政策都是以交流为主轴。这个主轴是必要的,但是要让两岸关系平稳前进,就不能忽视另外一个主轴,即两岸的政治关系,包括两岸的政治定位与未来方向,两者缺一不可。”文章内容如下:
前言:为两岸定位与路径做逻辑性的探索
这篇文章是在制作完《百年中国:迷悟之间》六集纪录片之后,希望讨论的问题,即在回顾百年中国所走过的沧桑岁月后,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与路径继续向前走。
从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年来两岸人民其实都是福祸相依、利益与共,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现代化道路上,双方虽然曾经走了不同的道路,方向曾有不同,快慢亦有差距,但已经逐渐有着殊途同归的趋势。这是经历过百年沧桑后,值得庆幸的事。
另一方面,我们却看到,即使两岸已经明 到彼此是一个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可是两岸之间仍存在着一道激流,它或而隐藏、或而浮现。2008年马英九执政以后,两岸人民交流互动频繁,但是政治性的对话却仍然没有开始,台湾民众对于“统一”或“中国人”的认同并没有与两岸交流数量成正比关系发展。从经贸上来看,两岸愈来愈相互依存,但是就双方的政治关系与认同来看,两岸似乎仍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与大陆坚持统一不同,“台独”与“偏安”成为台湾内部对未来前途的主要选择。
纪录片是以历史为舞台,反省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在探讨未来的路径时,历史的共同记忆与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在认知上取得一致,但是在具体作为方面,却是需要有具体的政策规划以供依循。
目前两岸的相互政策都是以交流为主轴。这个主轴是必要的,但是要让两岸关系平稳前进,就不能忽视另外一个主轴,即两岸的政治关系,包括两岸的政治定位与未来方向,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是依赖交流这个前轴,而政治这个后轴却是维持现状、保持不动,那么两岸行进的稳定与速度上必然会出现问题。只有两轴共同前进,才能创造真正的和平。
问题来了,为什么在2008年以后,两岸政治定位的谈判无法开启?是经济交流的质量累积仍然不够?还是台湾或大陆方面对于是否需要政治谈判有了不同的看法?是基于国际与内部政治的现实,使得台湾方面不愿进行协商?或是因为双方在基本立场上没有交集的可能?是否目前两岸所提出的各种政治定位论述,不是不符合目前的客观政治现实,就是无法满足未来走向的需要?
任何政治论述均有倡议者本身的利益考量在内,两岸政府自然也是如此。所有的论述都以自己所希望的史观做基础,也有本身立场与利益的考量。正因为如此,学者比较能够、也有责任站在一个比两岸政府更超然的角度,提出客观建言,这不也是中华文化里知识份子应有的认识与责任吗?!
在拍摄完《百年中国:迷悟之间》,这个以建立或强化两岸命运共同体史观为目的的纪录片以后,希望能够站在一个“既在场又超然”的立场,为两岸提供一个法律与政治的思考架构,以让两岸命运共同体可以在一个合理的政治法律结构下运作。
2008年以后,主导两岸关系政治论述的仍然是“九二共识”的“一中各表”,但是它却没有真正成为两岸政治性对话的基础。无论是北京的“一国两制”或是台北主张的“一国两区”都不被双方所接受。两岸统合学会长期主张“一中三宪、两岸统合”做为两岸和平发展期的政治定位及未来走向的结构(请参考张亚中着《统合方略》书,可从“中国评论新闻网”的“网上开卷”部分,全文下载)也没有进入真正的决策舞台。
今年(2011)年六月间两则新闻,为两岸政治关系引发了一些涟漪。外电报导,“维基解密”显示北京曾成立研究小组,期望在“一国两制”与“两国论”之间找到一个两岸都能接受的模式。另一则是,北京清华大学教授楚树龙在华府智库布鲁金斯研究院撰文提出“一国两府”概念。为此,在政治光谱上偏蓝的媒体《联合报》以异常兴奋的文字,连续两天用社论的方式表达肯定。
6月23日《联合报》发表〈和平协议就是中程方案〉社论,认为“一中各表”可以与胡锦涛在2008年12月31日所称“国家尚未统一前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的政治定位表述连结,并可以成为和平协定与中程方案的基础。6月24日《联合报》针对楚树龙教授主张“一国两府”概念,以〈一国两府、枯树生花〉发表社论,以期待北京能够继续开拓思维。
《联合报》的这两篇社论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但是也凸显了,为何两岸关系已经走了多年,却无法在政治定位上找到交集,这十余年来,海内外学者专家纷纷提出不同的见解,为何总是无法为双方政府所接受,到底问题在哪里?“一国两府”、“一国两制”、“一国两区”、“一国两治”等主张的差别在哪里?
做为学术探讨,如果大家使用的名词本身没有一个标准,“两府”(都是中央政府?)、“两制”(指的是制度的性质,还是制度的权力位阶)、“两治”(治理方式还是治理的权力位阶?)、“两区”(都是中央地区?)都可以做不同定义的诠释,这也使得有关的讨论缺少系统性的逻辑性精确比较。
在纪录片已告完成之时,我想重新再探讨两岸的政治定位,也为纪录片所希望呈现两岸是命运共同体提供一个逻辑完整的法理结构。本文并不对两岸现有论述做个别性的比较分析,而是做整体性的逻辑评估。
两岸现有论述:多为“一X两Y”的模型
为了解决两岸政治定位问题,官方民间、大陆台湾、海内海外均相继提出不同的见解。北京官方的论述为“一国两制”,台北官方是“一国两区”,李登辉时代提出的“特殊国与国”,属于“一族两国”。其他主张包括“一国两府”、“一中两治”、“一国两治”、“一国两席”…等等,这些不同的主张,我们以“一X两Y”做为归类。
“一X两Y”的论述有几个重点需要厘清。第一、“一X”(一中、一国)对主权的描绘是实的还是虚的?如果是实的,它是指两岸哪一方所有?“一X”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如果是虚的,“两Y”最后会成为“二X”,走向“两个中国”(偏安)或“一中一台”(台独),如此“一X”的提法就已经失去意义了。第二、“两Y”之间的政治关系为何?是平等?分立?分离?还是不对称?
从一个完整的论述来看,在“一X两Y”的相关论述中,“一X”应指涉及主权的规范;“两Y”则着重在治权的基础与权力实践。因此,“一X两Y”必须从主权、治权、权力三个方面来探究其内涵与可行性。
“一X”的讨论:主权归属的争议
(一)主权可否为单一排它?
如果所提出的“一X两Y”主张,在主权主张方面仍是以“单一排它”为基础,那么在未来的两岸和平协定中,彼此都很难正式接受或承认。例如,目前台北主张的“一国两区”与北京的“一国两制”,均认为自己是那个“一国”,其主权涵盖对方。平常大家说说无妨,但是正式要谈两岸定位时,台北无法接受北京定义的“一国两制”,北京也不会同意台北定义的“一国两区”。
在国际法上,治权来自于主权。如果没有主权,其治权就缺乏完整性。例如香港、澳门,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拥有何种程度的高度自治,必然完全取决于北京的给予。目前港澳基本法的法源均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显示港澳治权所属的基本法位阶低于北京的宪法。
在两岸议题上,北京主张主权涵盖台澎金马,并认为从1971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文起,北京已经取得在国际间的代表性与正当性。联合国驱逐蒋介石的代表与席位,意味着“中华民国”的主权已经不被广泛的国际社会所接受。在北京看来,台北只是个有治权的政府,而不是个有主权的政府。
北京的看法只对了一半。在国际政治的现实下,台北的确失去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正当性,但是做为一个“主权国家”,台北仍然一直有超过二十个国家承认并维持与台北的“外交关系”。绝大多数没有“邦交”的国家也接受“中华民国”护照所代表的绝对治权,在签证、身分认定等实务运作上,均将两岸人民做法理上的区隔,也不认为北京的主权可以涵盖台湾地区的人民。
对于台北而言,目前的“宪法”涵盖全中国,但是在现实政治上,马英九主张“主权互不承认”,即不承认北京政府对大陆的主权。这样的看法也是对错互半。首先,基于宪法既是规范政治运作的大法,也是政治原则与目标的自我期许及约束,“中华民国宪法”规定“主权”涵盖全中国,因此,台北依宪法主张“主权”涵盖全中国是合宪的,但是“不承认北京对大陆地区拥有主权”却又与现实事实不符。北京目前与全世界172个国家拥有外交关系,均接受北京拥有主权。
因此,如果“一X”只是指排它性的单一主权,那么它将只是一种政治性的语言而已,与现实政治有不小的区别。政治性语言当然有其必要,但是要解决问题,政治性语言就必须更为严谨。
(二)“一X”可否“各表”?
“一X”各表可以有两种可能。第一种的“各表”是两岸均主张自己是“中国”,即一方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一方主张“中华民国是中国”,所争的是“正统”;第二种“各表”的结果是一方表示我是中国,另一方则已经放弃自己是中国了,此时双方已不是“正统之论”,而是寻求一种“异己关系”的确定。
如果两岸只是对“正统”认知的“各表”,这个时候,彼此虽然有“各表”,但其核心是“共识”,即对“一个中国主权领土完整的共识”。1992年能够达成“九二共识”,是因为台北方面在1991年通过了“国统纲领”,对于“追求统一”与“一个中国”有自我约束性的规范宣示,因此,“九二共识”的“共识”不仅在于“各表”,也在于双方对于坚守“一个中国”与“追求统一”的共识。如果两岸是“异己关系”的“各表”,那么,“九二共识”其实已经不存在了,两岸就很难找到彼此能够接受的政治定位了。
我们就用“一中各表”做为处理两岸政治定位与签署两岸和平协定,目前碰到的困难来做为例子。
针对“维基解密”显示北京曾成立研究小组,期望在“一国两制”与“两国论”之间找到一个两岸都能接受的模式一事,2011年6月23日《联合报》发表〈和平协议就是中程方案〉社论称,2008年3月26日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在热线电话中称:两岸“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谈判,双方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但同意对其定义各自表述”。胡锦涛在2008年12月31日所称“国家尚未统一前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的政治定位表述连结,并可以成为和平协定与中程方案的基础。
两岸签署和平协定与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是马英九在2008年选举前的政见,“一中各表”是马英九两岸政治定位的核心论述,北京既然已经表示愿意在“九二共识”与“一中各表”的基础上进行政治谈判,我们好奇的是,为何得到七百多万票的马英九没有做?
除了可能有的美国因素在内,马英九个人的政治立场与判断是关键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马英九认为如果他开启两岸政治谈判,他就必须面对真正的“九二共识”,包括“追求统一”与“一个中国”。在这个共识中,台北必须回答“中华民国”与中国的关系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