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远:两岸国家认同的特色及其影响

作者:郭震远发布日期:2014-02-17

「郭震远:两岸国家认同的特色及其影响」正文

 

两岸国家认同,是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认同是特定区域内的特定人群,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在共同命运的基础上,形成的高端认同。两岸国家认同是在两岸几百年的共同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又经历了最近二十多年的冲击,具有了鲜明的两岸关系特色。认识和把握这些特色,将有效促进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强化,从而为实现两岸国家认同,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奠定坚实基础、创造必须前提。

 

国家认同是建立在共同命运基础上的最高认同

近年来,在关于两岸认同问题的大量探讨中,多数人很强调两岸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及它们的影响。他们实际上把两岸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视为两岸国家认同的决定性因素,进而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决定性因素。但这种认识并不符合两岸认同问题的现实。事实表明,两岸是否存在共同命运,即两岸是否构成巩固的命运共同体,才是两岸国家认同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台湾具有强烈的表现,可以说在台湾社会和民众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渗透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以至于初次赴台的大陆人士会感叹,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台湾比在大陆保存得还好。尽管一些极端的“台独”分子宣称,由于“多元文化融合”,形成了以“海洋文化”为主干的“台湾文化”,完全不同于以“大陆文化”为主干的“中国文化”,但他们的论述完全不符合台湾的现实,因此在岛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在强烈的中国文化认同气氛中,台湾存在普遍的汉民族认同,甚至陈水扁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华人”。一些极端的“台独”分子宣称的,所谓“多民族融合形成的台湾民族”,则从未被台湾民众认同。在台湾强烈存在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普遍存在的汉民族认同,清楚显示了两岸之间不可割裂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但是,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台湾民调资料显示,在二十多年中,民调对象中自认为是“台湾人”的人数明显增多,而自认为“中国人”的人数则明显减少;更重要的是自认为是“台湾人”的人数,已大为超过自认为是“中国人”的人数。以2013年台湾政治大学选举中心的民调资料为例:自认为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的为57.5%;自认为是“中国人”的为3.6%;自认为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为36.1%。民调数据只有参考意义,但仍然可以看到台湾民众对于“中国人”的认同,已明显少于对只是“台湾人”认同的变化趋势。显然,在台湾一直保持浓烈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影响,以及广泛存在的汉民族认同的同时,台湾民众对“中国人”的认同却已减少到惊人程度,即两岸的国家认同明显减少。这一现象清楚表明,两岸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并不是两岸国家认同的决定性因素。

实际上,世界历史上早已发生过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不能决定国家认同的事例。1776年的美国独立和1822年的巴西独立,就是十分典型的事例。独立前的北美十三州和巴西,作为英国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都分别与英国和葡萄牙有着十分相近的文化,至今仍然如此;同时,美国和巴西的主体民族分别来自英国和葡萄牙。但是,美国和巴西最终都实现了独立,对英国和葡萄牙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对此并没有产生决定性的阻挡影响。做进一步的分析可知,在分别经历了英国和葡萄牙近二百年的殖民统治后,北美十三州和巴西分别形成了各自的命运共同体,即各自内部紧密的政治、经济共同利益,以及对此的强烈认同意识,并且与英国和葡萄牙的政治、经济利益发生严重对抗,最终与之完全分离而独立。显然,形成了巩固的,并且与英国和葡萄牙严重对抗的命运共同体,才是北美十三州和巴西争取并实现独立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因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出现了撕裂。

事实表明,作为一种政治、社会现象的认同问题,具有多层结构,包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等等。其中,国家认同是位于最高端的认同,决定了国家的稳定或动荡、统一或分裂;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以及政治认同等,则分处于认同问题的不同层次。包括最高端的国家认同在内,各个层次的认同都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又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如前所述,各层次的认同对于国家认同都有不同重要程度的部分支撑作用,但都不是决定性因素,而只有是否具有巩固的共同命运,才是国家认同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国家认同决定性因素的共同命运,首先是实际存在的,其基础是特定区域的特定人群,在长期中形成的,紧密的共同政治、经济利益;但同时,共同命运也是意识层面的,是特定区域中的特定人群,对于共同利益的认识的集中表现。显然,时间因素对于共同命运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即共同利益,以及对此的认识,都是在足够长时期中形成的。对于时间因素的影响,也可以从另一侧面做出表述,即已形成的共同命运的破坏、消失,必然也需要经历足够长时间。实际上,新的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往往就孕育在已形成的共同命运体的破坏、消失之中,都是长时间的过程。所以,国家认同的形成或破坏,就是共同命运的形成或破坏,即共同利益及其意识的形成或破坏。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但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其具体表现当然各有特色。

 

两岸国家认同的特色

实现两岸国家认同的前提是,认识和把握两岸国家认同的两岸关系特色,即认识和把握在两岸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两岸命运共同体形成和发展变化过程的特点、两岸命运共同体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前景。1895年以来,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即两岸关系,无论形式还是内涵,都表现出一系列特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两岸关系的独特性,是两岸关系最基本、最重要的特色。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对于两岸关系中的任何问题,特别是两岸国家认同这样重大的根本性问题,不仅需要重视它们具有的普遍性特点,更必须重视它们的特色。但在迄今为止的关于两岸国家认同问题的探讨中,对其两岸特色的重视明显不足,未来必须对之大力加强。

两岸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以及地理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两岸命运共同体具有明显的相对稳定性,虽然两度受到严重冲击,但不仅都得以保持,而且都在经历冲击后得到进一步巩固,并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两岸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内涵丰富的共同利益,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坚实基础。明朝末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陆沿海居民成规模地移居台湾,两岸之间逐渐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经济关系。初期的两岸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但随台湾经济的发展,两岸经济关系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互补性,从而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共同经济利益。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实现了台湾与大陆的统一,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由此,以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的方式,建立了两岸紧密的政治关系,而1885年清朝在台湾设省,更强化了这一关系,从而形成了巩固的两岸共同的政治利益。在两岸紧密的政治、经济利益形成的基础上,关于两岸具有共同命运的强烈意识也已形成。清朝初年,大批大陆沿海居民移居台湾后,始终与移出地保持着密切而频繁的联系,即使已在台湾居留几代,甚至十几代,与移出地仍然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几百年来,台湾居民始终关注、参与大陆的科举考试、赈灾及其它公益事业,特别是积极支持、投入大陆的历次重大政治事件,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有台湾人士的参加和牺牲。显然,台湾人士从来就没有自外于大陆,而大陆也从来没有排斥台湾人士,充分显示了对于两岸具有共同命运的强烈认同。两岸密切的共同利益和强烈的共同命运意识,形成并巩固了两岸命运共同体。必须看到的是,在近现代以来,两岸命运共同体曾两度被严重冲击,都遭到了重大损害。但更须强调的是,不仅在受到严重冲击时,两岸命运共同体并没有消失,而继续存在;而且在冲击结束后,两岸命运共同体还得到新发展。1895年至1945年的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残酷镇压台湾的抗日活动、贪婪掠夺台湾经济,而且强力推行“皇民化”,企图“同化”台湾。但是,五十年中台湾岛内的抗日行动此起彼伏从未停止,而且台湾的精英人士始终把两岸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台湾抗日先烈蒋渭水喊出“要救台湾,先救祖国”的口号,清楚表现了在更高层次上的对两岸共同命运的认同。大陆的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台湾精英人士赴大陆参加抗日,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这一认同。

1945年10月光复后,台湾岛内一度出现的热烈欢庆,更是显示了台湾民众广泛的祖国认同。1949年以后,由于中国的内战,在长达四十年中,两岸一直处于严重的军事对抗中,经济交流、人员往来中断,但在岛内执政的蒋氏父子在坚持与大陆敌对的同时,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并在政治、教育、文化领域,全面地贯彻了这一立场。所以,尽管两岸隔绝四十年,但台湾民众一直保持着高度的中国认同。两岸共同的文化、民族,对于两岸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有重要的积极影响,而地理因素更有独特的重大积极影响。平均宽度150公里至180公里的台湾海峡,在帆船航海时代就已不是难以克服的两岸交流、交往障碍,相反还成为了两岸交流、交往的通道。可以设想,如果台湾海峡的宽度十倍于其实际宽度,两岸之间肯定将非常难以保持紧密、频繁的交流、交往,从而难以形成密切、巩固的共同利益,以及强烈的共同命运意识。

深入分析近二十年来台湾民众中国认同明显减少的现象可以发现,中国认同的明显减少与两岸共同经济利益的持续、较快强化几乎同步进行。这表明,近二十年来两岸的共同利益与共同命运意识出现了明显反差。实际上,这表明两岸的共同经济利益与共同政治利益出现了明显反差。这一现象对于两岸国家认同,既有重大现实影响,又有重大深远影响,是两岸国家认同又一个重要的特色。一般而论,共同的利益与共同命运的认同、共同的经济利益与共同的政治利益,都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上述反常现象的出现,反映了两岸关系的独特性,是1895年以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的两岸关系独特的发展变化的结果。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蒋氏父子在台湾执政四十年,虽然都没能消除两岸命运共同体,但都留下了不可忽视的隐患。日本殖民统治形成的最严重隐患,就是豢养了以李登辉为代表的一批“皇民”情结严重的亲日分子。这些人只有日本认同,而完全没有中国认同。他们人数不多,但对台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却有很强大影响,一直是“台独”势力的核心和最坚决的支持力量。

蒋氏父子执政留下的最严重隐患是,他们长期坚持的反共立场和与大陆敌对,导致了台湾民众中长期存在着对大陆的敌视、恐惧,进而导致了台湾民众只有“中华民国”认同,而缺乏中国认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为中国的国际代表的形势下,很容易就在台湾民众中形成了“中华民国”认同与中国认同的对立。

上述两大隐患在1988年以后,李登辉、陈水扁相继执政的二十年中,不仅充分暴露,而且恶性发展,从而成为台湾民众中国认同明显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台湾民众中国认同明显减少的最重要、最直接原因是,1988年以来的近二十年中,李登辉、陈水扁利用执政地位,在台湾大肆推行“台独”政策,不仅导致两岸以统独斗争为核心的政治对抗严重激化,而且导致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陷入空前混乱,中国认同的明显减少。其中,强行推进“去中国化”,以及大肆宣扬“台湾主体意识”,具有最恶劣的重大影响。这两项最重要的“台独”政策共同的目的是,制造与台湾民众传统的中国认同对立、对抗的所谓“台湾认同”。李登辉的“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就是这两项“台独”政策目标的集中表现。

必须看到,无论是历史遗留的隐患,还是推行“台独”政策、“台独”思潮泛滥,都为台湾民众中国认同的明显减少,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而这一减少与两岸共同经济利益的强化同步进行,则还有其直接原因。两岸共同经济利益的强化,是两岸经济发展,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