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有关说的台湾民主

作者:韩咏红发布日期:2013-09-16

「韩咏红:有关说的台湾民主」正文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什么实质大事的台湾政坛,上周因为国民党主席兼台湾总统马英九强势拉下同党的立法院院长王金平而引发宪政与国民党分裂危机,新闻劲爆指数爆表。

马王之争――也有台湾媒体称之“9月政争”,第一回以马英九神速撤销王金平党籍结尾;岂料王金平“被斩而未决”,请求假处分被法院裁准,保住了党籍与立法院龙头宝座,扳回一局。

不肯善罢甘休的国民党随即宣布将抗告;另一方面,近期积极“打马挺金”的在野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周六扬言提案弹劾总统,不过民进党内部对他的号召并不认同,火眼金睛的网民也察觉到,所谓的“弹劾”只是一场哗众取宠的政治表演。

这场9月政争在激情上演了一个多星期后,已像多数台湾政坛新闻一样,快速进入“歹戏拖棚”的阶段。戏还在演,各人的权力计算更凸显,但是非曲直继续被忽略,事件最终走向也越来越不清楚。与此同时,多项决定台湾民生经济的议案,则在“假处分”、假动作的氛围中,继续悬于空中。

马王这次对决的直接导火线,也是本案是非的关键,在于至今仍未经第三方机构评鉴的王金平关说疑云。从公布的监听译文看,“关说”嫌疑是相当清楚的。立法院长为个别人的官司说情,哪怕只是暗示,在任何现代民主国家里都是难以接受的。

奇异的是,根据台湾民调,表示知道此事的民众中,67%认为国民党对王金平处分过重,其中包括41%认为王金平只是“关心”,而不是“关说”的民众。王金平得到的同情与支持,远远高于标榜司法改革、追求公平正义的马英九。

怎么会如此呢?许多评论都指向一点:台湾人重视人情,在“情理法”中,“情”居首位,“法”处末席。

有台籍政治观察者提出分析指,马英九和王金平各自代表一套互为对比的政治美学。马英九追求某种本于专业分工、强调理性、法治、有点冰冷的“精英美学”,而以圆融、热心助人著称的王金平则体现一种更人本、脉络化、有机而温暖的“前现代草根美学”,马王争议可视为两种政治美学无可避免的冲撞。

将马王之争放在法与情碰撞的视角下看,这个分析的背后是对温情脉脉传统中国式人情的欣赏,可惜这种对比也恰恰反映了华人民主的吊诡与无奈――有“情”即可在法律的模糊地带调动与分配资源,帮人“乔”事情,不论这些对有限的小圈子、当事人有意义的“情”,是否对社会公平正义一样有利的“情”。

曾经,最早实现政党和平轮替,媒体发达,公民社会欣欣向荣的台湾是华人民主的样板与骄傲,近些年台湾媒体与政治生态却更多时候成了反面教材。评论界为此提出多种原因,包括政党恶斗,威权时代留下的地方帮会结构、统独问题、媒体不良竞争,选民不理性等。这些历史背景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铸造出今天的台湾政治文化。台湾在过去10年里发生过的两次“子弹门”,以及当前的“关说门”,都说明虽有选举制度与政党轮替的经验,但台湾在文化上的民主转型还有待完成。

在另一方面,马英九本次的处理手法也绝非无懈可击,有评论人从他的快速重手中解读出了对付政治对手的别样心机,或指他“外表温柔心里狠毒”。关于心机与性格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够肯定的是,马英九冰冷的“现代精英”治理手段,要在讲究人情、温情脉脉的台湾社会里运作,是滞碍重重的。

马英九选在王金平嫁女时发难,上纲上线指关说是“侵犯司法独立最严重的一件事”,“台湾民主法治发展最耻辱的一天”,处理手法的粗糙既有他的个人特质,也凸显现代法治观念嫁接到传统社会的尴尬。这具体反映出传统华人社会在实现民主化转型与法治时,不能不将本土的文化特质也考虑在内。

台湾的经验说明,民主不仅无法一蹴而就,甚至需要几十年之功,但民主也并非不可能或不值得追求,“关说”总比直接下指示好。在转型时代,有魄力的政治家与社会精英应该思考如何将现代政治的精华与本土文化结合,打造出最能造福本国民众的政治制度。在这个问题上,亚洲的几个华人社会都任重道远,也让人期待。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