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旗:应认清站在怎样的历史起点上

作者:辛旗发布日期:2013-06-21

「辛旗:应认清站在怎样的历史起点上」正文

“北京会谈”强化认同互信、探索政治安排研讨会6月20日上午在北京文津国际大酒店开幕,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辛旗在开幕致辞时说,两岸关系的基础是文化认同、政治互信,上世纪因内战造成的治权对立,在寻求统一探索合情合理政治安排,当前两岸有两项共识:一是两岸高层形成共识,“习吴会”上,习近平提出四个坚持,吴伯雄提出两岸法律体制也是“一中架构”;二是两岸社会一体化。障碍有三,一是复杂周边情形发展,美国霸权不排除战争转嫁危机,“以台制华”不会改变、日本安倍政权右倾不会改变。二是岛内政治生态,在去中国化教育等影响下,七成维持现状。三是台独势力的阻挠。从当前来看,两岸一要把握机遇、积极作为,二要秉持大义、诚信包容,三要把握节奏,稳步推进。辛旗致辞全文如下:

两岸瞩目的“习吴会”和第五届“海峡论坛”刚刚结束,两岸专家学者又齐聚古都北京,举行“北京会谈”,共商增进两岸认同互信、巩固和平发展成果的大计,意义重大。在此,我谨代表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对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海峡两岸的各位与会者表示由衷的敬意!

在座各位学有专精,都是在两岸学界、政界颇有影响的专家,从不同领域对两岸关系研究很深,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作出过贡献。我们把大家请来,讨论“强化认同互信,探索政治安排,以深化和巩固现有两岸和平发展成果”,目的是集思广益,找出现阶段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有效途径。探讨这一主题,首先要厘清什么是认同、什么是互信。所谓“认同”,基础是文化认同,即吴伯雄先生在北京讲到的“祖先留下的文化”,“两岸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拥有共同的血缘、历史、文化”。所谓“互信”,首先是建立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之上的政治互信。目前,两岸因上世纪内战遗留问题而存在着中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治权对立,在要不要统一、以什么方式统一等问题上仍有分歧。我们就是要在认同、互信的基础上,探索合情合理的政治安排。

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形成已有64年。我有幸从事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这项工作28年,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一些重要事件。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认同、互信与有关统一问题的探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为热络,当时学界发表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章,我在1992年至1999年先后在台湾《中国论坛》、香港《中国评论》等海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探讨“中国统一前景”、“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一系列论文,提出了“过渡时期”、“治权谈判”等概念,并对“中华经济协作”、“两岸政治谈判名义、地位、方式”等问题作了系统研究。1993年“汪辜会谈”,使两岸政界、学界的研究成果进入政治对话和事务性商谈的层面。遗憾的是,1999年7月,当时的台湾当政者抛出“两国论”,“汪辜会谈”难以为继,接着2000年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执政持续8年。这一时期,两岸缺乏认同,何谈互信?两岸“两会”事务性商谈也被迫中断。直到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马英九先生拨乱反正,两岸才重新回到坚持“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这个共识上来。在这个基础之上,两岸实现了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了“ECFA”等18项协议,两岸关系总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们今天探讨增进两岸政治互信才有实质意义。同时,也要看到,距2016年岛内选举只有两年多,我们又要面对未放弃“台独”立场的民进党可能重新执政的现实。

当前,我们谈深化认同互信、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认清站在怎样的历史起点上:

一个起点是,两岸高层形成共识。年初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会见国民党高层,表达两岸增进互信的良好意愿。尤其是刚刚结束的“习吴会”,习总书记就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个坚持”,其中特别强调“增进互信,核心就是要在巩固和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吴伯雄荣誉主席表示,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主张一个中国原则,都用“一中架构”来定位两岸关系,而非国与国关系。马英九主席此前也重申不会推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再度坚持了中国国民党的一贯路线。国共两党领导人在两岸关系政治基础方面达成新共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引领方向。

再一个起点是,两岸社会一体化已现雏形。两岸已经建立起涵盖不同层次、涉及诸多领域的交流交往机制,如“两会”商谈、国共党际交流、两岸共同打击犯罪、“海峡论坛”、“国共论坛”等机制。2012年,两岸贸易额为1689亿美元,同比上升4.3%;大陆企业赴台投资6.94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倍;两岸人员往来总量近800万人次,每周往返两岸的定期航班多达645班,两岸同胞“一日生活圈”已经形成,这次“海峡论坛”大陆又推出31项对台惠民新政策,两岸人民能更多地共用和平发展的成果。这两个历史新起点为启动政治对话奠定了坚实基础。

必须看到,影响两岸政治互信障碍也很多。来自3个方面:

一是复杂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的干扰。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债台高筑,且在东北亚、中亚、中东、波斯湾等地区四面树敌,为维持美国式军事和金融霸权,不排除其用战争手段转嫁危机的可能;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台制华”的意图不会改变,极力维持对台湾的传统影响,并要求台湾配合其亚太战略调整。日本方面,安倍上台后,政坛右倾化更趋严重,将钓鱼岛问题作为强化对中国大陆牵制、突破战后体制的突破口,企图修改“宪法”,重走复活“军国主义”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抗日战争尚未结束。

二是岛内政治生态的制约。1994年开始,近20年的“台独”教科书教育和“去中国化”思潮影响,“台湾主体意识”上升。民调显示,支援“现在和将来统一”的比例不足10%,主张维持现状的比例高达七成以上。这表明,岛内民众对两岸和平发展的认同,还没有转化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及对统一的支持。此种状况,政治家是有责任的。当年孙中山先生讲:要唤醒民众。这就是政治家的责任!当今,政治家的责任是提升民众参政水准,建构优质民主,而不是做选民的“尾巴”、选票的“奴仆”。

三是“台独”势力的阻挠。“台独”分裂势力反对两岸政治商谈,阻挠两岸和平发展,煽动“绿色民意”对当政者施压,仍然是制约两岸政治互信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应看到,民进党内部激进“台独”主张有所淡化,已显示出调整两岸政策的迹象。最近,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先生讲到,“只要民进党不再主张‘台独’,我们就会跟他们接触”。我们相信,随着民进党内有识之士的影响增大,岛内在野势力会更积极地参与到两岸政治对话中来。

如何解决两岸认同和互信问题?我有三点看法,就教于各位:

第一,共同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基本共识。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同属一个中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同属一中既是文化、历史、血缘的一中,更要逐步化解政治、法律、外交层面上的分歧。此次“习吴会”两岸同提“一个中国”的架构或框架。这个共识关系到两岸的政治定位,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提。有了这个共识,两岸交流才不会演变成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才能避免所谓“两岸主权分立”。

第二,共同坚持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发展方向。两岸共同致力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中国人的现代化水准,建设“富而好礼”、“公平正义”的社会,这是两岸和平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和平发展必须指向最终统一,这是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准则,是春秋大义。不讲统一的“和平发展”有可能演变成“和平分立”,造成两岸永久分裂,这是与“振兴中华”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道而驰的。

第三,共同经营好实现统一之前的“过渡阶段”。两岸关系处于由和平发展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应按照“增进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促进文化融合、减少外力干预”的思路,不断解决“过渡阶段”的各种问题。在18项合作协定的基础上,建议尽早商签“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协定”,增加两岸社会一体化的程度。过渡阶段应逐步解决两岸谈判地位、双方的政治定位、走向统一的各种政治安排等敏感问题,甚至可以考虑共同制定中国统一“大宪章”,以及两岸统一后的“共同纲领和共同宪法”。

两岸关系由军事对峙走向和平发展经历风雨坎坷,目前状况难能可贵,这是包括在座各位的两岸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两岸人民共同推动的结果。历史昭示我们,敌视对抗解决不了问题,回避拖延于事无补,必须面对现实、增进互信、化解分歧、构建框架。当前看,一要把握机遇、积极作为。2016年选举将要到来,两岸问题拖不起、等不起;二要秉持大义、诚信包容。从两岸中国人长远利益大局出发,用包容的态度化解分歧,相互作出调整折冲;三要把握节奏,稳步推进。要处理好经济合作与政治谈判的关系,共同提出两岸都能接受的谈判定位、名称和方式,稳妥推进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进程。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敞开心扉,坦诚交流,截长补短,脑力激荡,相信大家的真知灼见定会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和走向统一。

本人24岁开始参与研究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实际工作,尽了一些绵薄之力,今年也已52岁,在“知天命”之年,回想当年致力于两岸和平发展和统一事业的汪道涵先生、辜振甫先生、梁肃戎先生等等,许多前辈已经做古,慨叹岁不我予、时不我待,不禁又想起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名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是我第三次引用这首诗,1991年第一次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上,我讲过一次;1999年7月香港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上,我又讲过一次。这首诗中“烛火”是什么?就是薪火相传的中华民族精神价值,就是两岸在和平统一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伟大理想。我相信,两岸人民会秉持这一光明的“烛火”,发挥中华民族的智慧,以中庸之道、君子和而不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念,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