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性仁:台湾的骄傲归功于两岸关系的改善」正文
马英九日前在圣露西亚国会向参众两院联席会发表演说时表示,推动改善两岸关系与采取“活路外交”强化对外关系,已经相互正面影响,形成“良性循环”,为海峡两岸及国际社会创造出互利共荣的三赢局面。他并指出,战争带来衰败,和平促进繁荣;区域的和平稳定,攸关各国的生存发展。原本在2008年以前紧张的台海情势,现已如同加勒比海地区开展和平稳定的新局。他会如此自信而骄傲的表示,并顺利完成出访任务,当然是与两岸关系的改善有显着的关系,大陆当局不再是逢台湾必反,双方在活路外交下,虽小冲突有之,但大危机没有,这正是马政府这些年来所带来的最大成就与荣耀,力促一个和平稳定的区域和两岸环境。
首先,两岸关系已获得大幅改善,台海的紧张情势显着降低,两岸走向和平发展,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与肯定,这是不争的事实;就在两岸求同存异及国共基础下进行互不承认及不否认的特殊交往模式。这充分展现出新时代环境下,冷战所延续下来的冲突与对立氛围,逐渐在消褪中,两岸正企图在找寻将和平制度化与缔造一个双赢的局面,这当然是归功于两岸当局开明的作风与民间力量充分发挥和谐功能所致。
其次,不时传出“中华民国”现有邦交国蠢蠢欲动,但都在两岸外交休兵的总体气氛上得到了舒缓与解决,两岸要冲突实在是太容易也不为过,但要呵护既有的和平友善的交往态势,却是要靠两岸当局高度的节制与包容,透过沟通协商以达成两岸和平发展情况。
再者,马政府在外交方面所带来的骄傲归功于国际与中国大陆当局已经扬弃过去逢台湾必反的思维方式,因此马政府更要战战兢兢、谨慎细腻地处理各项动作,使在整体的大环境中不致于形成国际环境下的麻烦制造者与头疼者,因此马英九此行低调又不失身分与尊严的出访,正可以成为良好的出访典范。尽管批评之声不时有之,但总体来说仍旧是十分成功。
此外,活路外交有正面与负面效应,如何发挥最大正面效应是十分重要的,尽量避免恶性循环;总的来说,活路外交是有进有退,但绝对不主动挑衅及制造冲突矛盾,这是相当明确的思维逻辑;虽然美国、大陆及台湾三方不见得都对活路外交赞同,但至少可以容忍,在有限度的范围内可以接受,这一方面是马政府双方沟通得到了肯定,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大陆确实正在研究及处理如何能够给予台湾一定程度的国际活动空间,只要不制造台独、一中一台及两个中国的矛盾,只要不藉此机会达成台独的印象,大陆当局的管制与打压,对照过去相比,现今确实压力少了不小。
更重要的是,坚持“中华民国宪法”下的一中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台湾寻求国际活动空间的基础;九二共识与一中架构更是必然的,谢长廷先生正思索建立“宪法”共识其关键与思维正在于此,大陆当然无法接受各表,但又无法否认一中的事实,现阶段两岸就在现实的基础上,维持台海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以“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识”为基础,并在“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务实考量下,依循“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原则,确立两岸关系中处理各项议题的先后顺序,从而增进互动,累积善意,建立两岸互信。
互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认同更是要靠长时间的积累与 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带动着区域和平发展,也降低美国与中国大陆的矛盾;马英九正在落实及继续扮演“和平的缔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动者、新科技与商机的创造者、以及中华文化的领航者”等五个角色,这五个角色,正在世界舞台上共同为增进国际社会福祉及力促安全发展环境而努力。
总之,台湾的骄傲绝非马政府一方所能完成,要归功于多方的努力与包容,台湾要成长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必须自律,要能充分以感谢的心回馈国际社会;当然,两岸关系的改善绝对起到一定程度的功能,两岸正在写历史,一篇值得骄傲的和解史,虽然挑战仍在,矛盾依旧,外交上的竞争更是时时刻刻发生,但透过比较,就可以彰显今日的成就,没有努力是不可能有今日的成果。
相当感触,如果台湾的骄傲能够早一点处理好两岸关系,进而妥善处理国际关系,那么过去很多的冲突事实上都可以避免,台湾并非如大陆当局所想像是要藉由外交手段来突显主权地位,大陆也并非如台湾所言完全没有一点空间,从马英九此次的出访,想起了过去,也展望未来能够更加顺遂,因为这正代表台湾两千三百万人的多数愿望,大陆当局了解,台湾民众更是能够充分感受。
虽然马英九的民调始终上不来,未来要突然翻红的机率也不大,但在他的领导下台湾确实有某种程度的骄傲,归功究抵就是两岸红利发挥了功效,这只是两岸红利的一部分,期盼民进党能够从长远及整体的角度来思索与力助台湾的光荣,既不自悲也不自大,仔细思考反对的结果最后剩下的是什么?只是席次的增长吗?谋求部分政客的自我利益吗?还是要寻找一条真正对台湾长治久安的活路?相信答案是非常清楚。马政府辛苦了,大陆的包容也辛苦了,感谢国际给台湾一个机会,相信马政府会充分把握住。感谢是马英九此次出访的主轴,代表两千三百万人的谦卑将是此行最大的资产,至于成果有多少就见人见智了。或许等到马英九卸任后,这一刻才能真正体会其所带来的价值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