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志成:对外开放历史视野下的海洋意识」正文
从地理区位看,中国自古就是陆海兼具的复合型国家,西负亚欧内陆,东面汪洋大海,长江、黄河从西向东横贯入海。中国东部大陆海岸带和环中国海的岛屿、海域组合的海洋区域,自古便是沿海人民生存发展的空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广袤的东海大陆架边缘浅海区域,就是沿海先民往来交通、捕捞煮盐之所,从而产生了原始海洋活动和海洋经济,诞生了海洋情结和海洋意识。自先秦开始,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就前赴后继,波澜壮阔,并伴随着国家的兴衰和对外开放的交替而呈现起伏、曲折、多变的发展轨迹。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轨迹
纵观古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交流经历了一个反复曲折的漫长演变历程,从时代背景和开放特征来分析,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先秦――自发探索、自然开放时期:玉石之路,穆天子西巡;草原之路;西南丝路;杭州湾跨湖桥、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东方第一舟”和独木舟;先秦时期环东北亚“地中海”航线,支石墓等遗存,竹筏飘海;箕子朝鲜;“外越”外迁;吴太伯东渡;沿海南北航线畅通;东南沿海-澎湖、台湾-琉球群岛原始航路开通。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证据。
2、秦汉――积极开拓、全面开放时期:大一统王朝建立,东及于海的版图确立;西击匈奴,张骞凿通西域,西域都护府;丝绸外销;开辟蜀-身毒道;三仙山传说――蓬莱、瀛洲、方丈;徐福东渡;大规模海外移民;日本“汉倭奴国”金印,说明汉朝与日本朝廷开始有交聘往来;东吴拓殖台湾;南海航线开通,徐闻-中南半岛-东南亚-印支半岛航线。期间梵僧、胡僧东来;其后法显西行,陆去海回。
3、隋唐――主动开放、稳固发展时期:隋炀帝重开西域,三伐高勾丽;小野妹子来使,敕封日本;唐西击突厥,设置西域都护府,确立中亚控制权;白村江海战,确立东亚制海权;怛罗斯战役后,阻遏大食东来,隔葱岭而治;景教初传;玄奘西行取经;杜环经行大食;东征高句丽;东海直航航线开辟;日本遣唐使西来;鉴真东渡;南海航线范围扩大,延伸至印度洋、阿拉伯海,从广州到巴士拉的“通海夷道”长达1.4万公里;广州开设市舶,丝绸、瓷器外销;扬、广大食蕃坊出现。
4、两宋――海路为主、有限开放时期:契丹(辽)、西夏、吐蕃阻隔西北,女真(金)、高丽环峙东北,草原、绿洲丝路基本断绝;东南沿海口岸设市舶司,有限开放海外往来和贸易;密杭宁温泉广等市舶口岸,高丽馆;造船、航海技术提高,司南发明,南洋航线兴盛;水师力量强大,控制南洋航权;“陶瓷(香料)之路”大兴;民间海舶商团兴起,市舶之利成为朝廷财政所倚;宋朝铜钱国际化,“与四夷共用”;占城稻传入。
5、蒙元――扩大开放、海陆并盛时期:蒙古崛起漠北高原,连年西征、南征、东征,灭国数十,建立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国,一统大半个欧亚大陆,横跨欧亚大陆空前绝后;站赤制度,水陆驿站网络,“之千里者如在户庭,适万里者如出邻家”,杭州-泉州一度设“海站”;沿海市舶增加,外贸港口重心南移,泉州兴盛,上海初露头角;东西交通海陆并盛、草原绿洲丝路畅通局面;马可波罗、鄂多立克、伊本巴图塔等使节、旅行家东来西行,络绎于途;色目人-回回形成;东西方文化交流繁盛,宗教、科技、文化、艺术、物产空前交融;胡椒、香料大量进口,青花瓷风靡,外来文化走向民间市井和社会生活。
6、明清――海道为主、主动锁国时期:明初海禁;郑和七下西洋,确立南洋、西洋皇家海权;海丝发展臻于顶峰,开辟中国大航海时代;倭寇侵扰沿海,戚继光抗倭;闭关海禁;葡萄牙东来,租借澳门;郑氏民间海上崛起,挫败荷兰在台湾控制权,海上商业军事集团控制马六甲到厦门东洋海权和贸易;清康熙三下迁海令,片板不得下海;外贸限于广州一地,十三行――“天子南库”;中俄南北“茶叶之路”开通;东印度公司垄断东西方丝绸、茶叶、瓷器贸易;广州-马尼拉-拉美航线开辟,番薯、土豆、番茄、辣椒、烟草等传入;明清之际传教士东来,西洋奇技传入。
7、晚清民国――被动被迫开放、西学东渐时期:鸦片战争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外患自东南海上来,1840-1949年百年间外强入侵479次之多;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对西方列强开放;通过利益均沾,列强享有条约权利普遍均等化;港口、租界、外国人居留地;行政、司法、海关、内河航行、邮政等权利丧失,买办、洋行控制经济,半殖民地社会形成;五口通商后,东南得风气之先,西学东渐,教会学校、传教士《圣经》、医生西医学、地理地图、科学技术相随而至;政体改造实践,戊戌变法,甲午战争;民主共和思想传播,同盟会成立;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北洋政府废除旧约、收回租界;袁世凯与日本“二十一条”;五四新文化运动;传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实践;北伐统一,南京国民政府“黄金十年”;日军侵华,抗战爆发;两次现代化进程,被日本侵华战争打断。
8、新中国成立至今:分三个阶段,建国初至十一届三中全会――被动锁国、选择性开放时期(1949-1978),苏联东欧-亚非拉第三世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沿海为主,主动、逐步开放时期(1978-2013),从风从南方来,到春天的故事;港台桥头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向日本、欧美西方发达国家为主;以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2015年规划出台和亚投行成立为标志,迈入海陆统筹、东西联动、南北呼应的全面对外开放转向升级新时期,重新确认陆海复合型国家地位,实现历史回归和时代复兴。
二、从成语典故看东方中国的海洋意识
1、从与海洋有关的三则神话传说说起
“精卫填海”――悲壮而凄美的神话故事,是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矢志不渝、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中国关于海洋的上古神话最著名的就是“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云:“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个神话妇孺皆知,传达出中华民族远古先民面对深不可测的汪洋大海不惧艰险、勇于挑战的英勇精神。
“精卫填海”与“愚公移山”一样,一直是中华民族面对大自然不怕困难、勇于挑战、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自古以来,面对波涛汹涌、惊涛拍岸的大海,中国人“移山造海”、“移山填海”、“覆海移山”、“衔沙填海”,拓展生存空间;有“勇立涛头”、“弯弓射江”的气魄,保护家园免受潮患;任大海“沧海横流”、“山呼海啸”、“山崩海啸”,抑或是“海沸山崩”、“海啸山崩”、“海沸山摇”,都有“排山倒海”、“挟山超海”、“移山拔海”、“移山跨海”、“逾山越海”的气概和力量,毫不畏惧,一往无前。
三仙山――虚构的仙境之地,反映出当时人们探索、认知大海时寄予的美好想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堂仙境。三仙山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座东海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东巡访仙寻药祈求长生不老的地方,是中国东方神话的源头。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 瀛洲 玄洲 炎洲 长洲 元洲 流洲 生洲 凤麟洲 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 方丈洲 扶桑 蓬丘 昆仑五条。汉东方朔撰《十洲记》(全称《海内十洲记》)记载:“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三仙山虽是虚构的仙境之地,却反映出当时人们探索、认知大海而不能时寄予的美好想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堂仙境。
“八仙过海”――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反映了充满浪漫、魔幻色彩的海洋意识,也是超越海洋局限、探索海洋世界的精神探索。八仙过海是流传很广、脍炙人口的汉族民间传说,形成于元代,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至明代,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人物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则民间神话故事发挥文学想象,沟通人神与东海龙王关系,描绘东海龙宫海底世界,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古人充满浪漫、魔幻色彩的海洋意识,也是超越海洋局限、探索海洋世界的精神探索,可与同时代诞生的《西游记》相媲美。
2、中国古代关于海洋的时空意识
海洋的时间或历史意识。“百川归海”,“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滔滔不绝,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海水在“潮涨潮落”之间,演绎的是“沧海桑田”、“海桑陵谷”的历史变幻。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在时间的轨道上,大海变化无常,今日的桑田可以是明天的沧海,今日的沧海或许是昨日的桑田,这就赋予了海洋纵向的时间感、历史感;由此再联系到人,也就有了人生“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历史感,“饱经沧桑”的沧桑感。《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与宽广无涯的海洋空间意识,和丰富多样的人文内涵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海洋意识的立体空间和三维结构。
海洋的空间或地理意识。中国人先秦时就确立了“溥天率土”、“九州四海”――以陆地“九州”为中心的天下“四海”观。古人以天下为“禹迹”,设九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率土”即“溥天率土”,因此而来。而“王土”四境有海环绕,称为“四海”。《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因此而有“九州四海”指代天下或世界。后来有关“四海”泛指天下的概念,层出不穷,诸如:四海之内皆兄弟、名扬四海、四海一家、四海飘零、四海鼎沸、四海波静、四海升平、五湖四海、放诸四海而皆准,如此等等,皆为据此而衍生出来的。
再如,海内、海外、海东、东瀛、南洋、西洋――以中国为坐标以海洋为分野的世界地理分野。在以陆地为中心的天下观之下,古人对海洋和外部世界有了明确分野,形成了以中国为坐标的一系列海洋地理概念。如环绕大陆东部的海洋称为“东海”,诸如东洋大海、东海逝波、东海扬尘、东海鲸波之谓,相沿成习;南部的海洋称为“南海”,并对其中的岛礁暗沙做了方位命名,如“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奠定了中国拥有主权的历史依据。再如,以陆地为中心,以海洋为边界,把国内、国外分外“海内”“海外”,诸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无双”、“海外奇谈”等等,一直成为中国天下内外的分野。再如,以中国大陆为核心,自古就形成了一系列世界地理概念,如朝鲜半岛称“海东”“海东之国”,日本称“东瀛”,后来泛称“东洋”,都是说在中国东部东海之外的大海之中;从南海到东南亚地区,自古称为“南洋”,从马六甲以西的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地区,称为“西洋”,也都是以中国为坐标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洋是开放包容的。先秦时期,就提出了“百川归海”、“海纳百川”的思想,并为历代继承和阐发,如众川赴海、百川朝海、百川汇海、百川赴海等说法。《淮南子•汜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汉焦赣《易林•谦之无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虽辽远,无不到者。”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