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舟等:“当前西方经济形势”研讨会发言选登

作者:王逸舟等发布日期:2015-06-20

「王逸舟等:“当前西方经济形势”研讨会发言选登」正文


注:本文由李长久、陈宝森、裘元伦、孙景超、谷源祥、李琮、王怀宁、王逸舟、王金存共同参与

【编者按】当前,大多数西方国家经济正在相继走出衰退,踏上复苏的路途。此次复苏虽是经济周期循环中的又一次再现,但其特点引人注目。6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编辑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联合举办“当前西方经济形势”研讨会,与会学者就西方国家的经济复苏态势;复苏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对西方国家经济复苏前景的估计;西方国家经济复苏对我国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展开了热烈讨论,阐述了各自的看法。现选取部分发言予以发表。

西方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6月初预测,1994年和1995年,包括主要发达国家在内的经合组织24国平均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2.6%和2.9%,从而摆脱连续3年在1%上下徘徊的局面。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都已复苏或进入扩张期,西方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主要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周期因素 经济周期变动仍是西方经济相继复苏或进入扩张期的主要因素。

在90年代初,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讲英语国家经济率先陷入衰退,也最早开始复苏。美国经济在1990年7月步入衰退,1991年3月走出谷底,1992年第3季度进入扩张期。据经合组织统计和预测,199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2.6%,1994年和1995年将分别达到3.6%和3%。美国经济规模很大,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近6万亿美元;产业结构已发生深刻变化,第三产业已占近70%。在这样情况下,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3%,不能按传统看法,认为美国经济仍是低速增长。加拿大和英国经济都处于上升时期,1994年加拿大和英国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5%和2.6%。讲英语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进入扩张期,将带动西欧和日本经济加快复苏。欧共体12国经济在1993年出现0.3%的负增长。欧共体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副主席克里斯托弗森,5月11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欧共体经济已开始复苏,1994年欧共体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1.6%,1995年将达到2.5%,1996年可能达到或超过3%。日本经济自1991年5月开始滑波,并持续3年之久,成为二战后日本经济最长的一次衰退。但据经合组织统计,1993年日本经济仍增长0.1%。据日本银行和通产省最近的调查,日本经济在总体上已经停止进一步下滑,并已出现了好转的征兆。经合组织预测,1994年和1995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8%和2.7%。

政策效应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各国都在调整对内、对外政策,更加重视振兴经济和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很多国家的政策调整已初见成效。

克林顿1993年初入主白宫后,采取了基本上不同于其前任的经济政策,即从减税转为增税,从鼓励消费转向鼓励投资,从扩充军备转为削减军费开支,从减少政府干预转为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特别是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增加民用研究与开发投资,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把维护经济利益作为美国对外政策三大支柱的核心。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日趋激烈的推动下,拥有巨大潜力的美国企业界几年前已开始调整产品结构,进行深刻的技术和管理改革。从宏观上看,克林顿政府的政策转轨已初见成效,美国联邦财政赤字逐步减少;从微观上看,美国汽车航空和钢铁业和竞争能力已经恢复,高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美国经济有可能重新成为带动西方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从1986年到1991年,在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背景下,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仍高达5%。但是,在此期间,股票、房地产价格急剧上涨,出现了背离实际经济基础的“泡沫经济”。为消除“泡沫经济”造成的影响,刺激经济复苏,从1992年8月到1994年2月,日本政府采取四次紧急经济对策,共投入资金45.25万亿日元。据日本通产省的调查,日本民间的设备投资已经有所回升,预计1994年度的设备投资将比上年度增加1.1%,这是3年来设备投资首次出现增长。特别是日本消费开支还有巨大潜力。据日本银行6月2日发表的《1993年度的金融和经济动向》报告,这次日本经济复苏的特点是以个人消费的回升为主要动力,与过去以设备投资增加为主导的复苏模式有明显的不同。日本银行的调查显示,虽然现在设备投资增加缓慢,但是由于日元升值使进口商品降价以及耐用消费品库存的调整,个人消费正在回升,日本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力不可低估。

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欧共体委员会最近向各成员国提出了今后经济政策“四优先”的指导性建议:继续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汇率;减少财政赤字,各成员国努力在1996年将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3年平均6%降到“马约”所规定的3%以内;发挥统一大市场的作用;制定调整产业结构政策,创造就业机会,欧共体主要成员国调整经济政策、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的措施也取得初步成效,西欧经济增长势头也将保持下去。

通货膨胀率处于低水平,通货膨胀率处于低水平,调整金融政策的余地很大。西方国家摆脱“滞胀”困境后,各国都非常重视继续抑制通货膨胀。经合组织24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1993年为2.7%,预计1994年和1995年都在2.5%左右。美国经济政策目标从重视增长速度转为重视效益和质量,特别是重视产品竞争能力。自1992年以来美国通货膨胀率一直低于3%。1993年第4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7%,设备利用率达到很高水平。为防止经济过热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加剧,从1994年2月4日起到5月17日为止,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中央银行)已连续4次提高利率,将贴现率由3%提高到3.5%,将联邦短期利率由3.75%提高到4.25%,利率依然保持在较低水平。克林顿总统认为,美国的“利率仍然处在不会对经济有任何伤害的范围之内”。美国财长本特森说:“美联储正在试图制定一项既要使经济持续增长又不增加通货膨胀的政策,……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欧共体12国1993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3.9%。欧共体委员会认为,为了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保持物价的长期稳定,必须制定可靠的相互协调的政策。物价平稳,货币和汇率才能稳定,利率才有可能进一步下调,从而有利于增加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前两年,多数西方国家一再要求德国降低利率,但德国联邦银行以担心通货膨胀加剧为由拒不采取行动。直到1994年4月德国的通货膨胀率降到3.1%以后,德国联邦银行在4月14日和5月11日两次宣布降低利率,将贴现率和抵押贷款利率分别降至4.5%和6%。接着,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相继调低利率,刺激经济复苏。

在西方主要国家里,日本的通货膨胀率和利率都处于低水平。日本银行表示,为了确保日本经济能够真正地回升,还要调整日本国内外物价的差别和开拓新行业,以进一步刺激民间企业增加设备投资。

世界经济环境改善 199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3%,预计1994年和1995年将分别增长3%和3.7%,其中亚洲经济增长率可分别达到7.5%和7.4%,亚洲已成为日益重要的投资场所、最大的商品和服务贸易市场。亚洲开发银行1994年4月预测,在2000年以前,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将投入一万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亚洲产值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已从1960年的4%上升到现在的25%,到21世纪初将占1/3,从而形成美、亚、欧在经济上三足鼎立之势。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亚洲市场迅速扩大。1993年美国同亚洲的贸易额达3613.17亿美元,比美国同西欧的贸易额多58%。美国商务部长布朗指出:“亚太地区不仅是我们命运的归宿,也是我们目前财富的来源。”欧共体同东亚地区的贸易额已超过欧共体同美国的贸易额。德国外长金克尔1994年1月24日在德国驻亚洲21国使节会议上讲话时强调,德国和欧洲必须同经济发展快的亚洲“接轨”。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善,特别是亚洲市场的扩大,有利于西方国家增加对外投资和出口,有利于西方经济复苏。

西方经济中的主要问题:一是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西方国家的失业人数已达3500万,其中欧共体12国的失业人数已超过1700万,1994年的失业率将升至11.2%,到1995年失业人数将超过2000万。经合组织提出,增加就业机会的问题应得到各成员国的特别重视。二是各国经济政策难以协调。三是贸易摩擦加剧。

相比之下,有利因素比制约因素更多、更强一些,因此,西方经济复苏的势头将持续较长时期,多数国家经济将相继进入扩张期,但发展仍将是很不平衡的。

美国经济正处于周期的扩张阶段

去年4季度美国经济创造了增长7%的佳绩。与此同时也引起人们对经济过热的担心。所以从今年2月起,联邦储备委员会已4次提高隔夜拆借的联邦基金利率,使之由3.75%逐步上升到4.25%,贴现率也由3%提高到3.5%,在这两种指导利率的影响下,花旗银行、第一芝加哥银行和纽约银行也把优惠利率从6.75%提高到7.25%。

在联储提高利率之后,股票和债券市场都作出了反应。今年1月31日道:琼斯指数曾到达过3978点的高峰,自此以后股市进入低靡状态。跌落到3600点,下跌10%。债券市场的反应尤为异常,自1977年以来,联邦基金利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30年债券的利息上升0.21个百分点。然而自2月―5月初联邦基金利率上升0.75个百分点,而长期利率则上升了1.3个百分点。反映出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很高,似乎要求联储实行更加紧缩的货币政策。

这种变化趋势目前在美国引起很大争论。一派支持联储的政策,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必须紧缩银根的时候。它们的根据是美国经济已经接近过热的警戒线。这条线有两个路标,一个是工厂设备利用率不超过85%,另一个是失业率不低于6.2%。后者被经济学家称为Nairu(Non Accelerated Inflationary Rate of Unemployment),翻译成中文可以叫作不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也被称为充分就业率。超过了这两个路标,意味着商品和劳工将发生短缺,这种瓶颈现象会推进物价的上涨。他们认为现在美国经济还没有达到这两点。5月份设备利用率达到了84%,失业率下降到6.4%,但离这两点已经不远,尽管到达这两点的时间是可以争论的,但无论如何已经到了联储必须紧缩银根的时候。克林顿政府是支持这种观点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泰森从同一角度出发,主张美国经济保持每年2.5%的增长率。她说,克林顿政府的长期预测认为2.5%的增长率是适宜的。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也是这种看法。他们的根据是劳动生产率平均一年增长1%,劳动队伍一年平均增长1.3%有时还少些,所以美国经济长期的年度增长潜力就在2-2.5%之间。

另一种观点认为担心美国经济过热是没有根据的。他们认为不应当以过去15年的经验预测未来。习惯的看法,低估了美国经济近年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另外还要考虑美国经济的全球化,许多美国公司可以把过多的订单发往到外国去生产。美国市场上的商品现在有1/5是进口的,只要美国公司提高价格,外国竞争者就愿意扩大他们在美国的销售,所以激烈的国际竞争,对美国公司抬高价格是一种制约。

关于劳动生产率,过去3年的确增长很快,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