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胜利:囿“计划经济”而来,从“市场经济”来说――人民币本就是一种不合格的货币」正文
【核心提示】:美元升值,欧元贬值,人民币夹在中间两头受罪;美元QE1、QE2、QE3完了,欧元又接着QE来了,人民币在这两种在全球货币市场超过95%的巨压下、囿30多年“计划经济”惯性瓶颈,几乎无法玩转这世界……在2015年过去的一个多月,全球已有包括欧元、印度等十数个国家货币降息,致美元更趋走强,人民币先是跟着美元升值、接着到1月最后一周即期汇率却创历史记录的最大跌幅!1月26日早间,人民币即期汇率最大贬值幅度超过1.93%,逼近央行规定的2%的单日中间价浮动区间。所有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交易员都明白,这创下历史最大跌幅记录,实属非常罕见。截至到下午16:30分收盘,今天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最高报6.2569,最终收于6.2542,这种一如欧元实施QE当日暴跌美元7%的常态,也开始在人民币中历史性显现……
2015年2月5日,中国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据研究,这是1月22日欧元启动QE决策后,已有十数个国家货币宣布降息,是次中国央行降准幅度超预期,普降0.5能释放6000亿,加上额外的三农2000亿,总释放出7000到9000亿人民币流动性,标志着人民币也参加了到这场囿欧洲央行掀起的全球货币大战。
进入21世纪,特别是第一次全球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大举进行货币QE、大举货币贬值都成当代各国理论与实践解决经济困境的有力核器。基于此,美元、欧元QE反反复复实施跨越超了6个年头,这两大货币汇聚了全球货币市场超过95%的以上、近10万亿美元的超能量(相当于中国人民币近一年的GDP总量),人民币需要一次战略大反击,来取得一次金融战略在全球市场的瓶颈大突破,然后再一个战役、一个战役的各个击破……一如中国65年历史上的“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越自卫反击”等,中国属于后知后觉、后法制人的传统国家。21世纪以来、盛行全球各国的QE、中国式QE加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等整体、综合合力来取得一个新突破,然后再一个战役、一个战役的各个击破,从而树起人民币哗啦啦国际化旗帜……
美元继续升值,人民币亟需摆脱计划经济惯性变道
从2014年初到2015年1月25日,美元对一揽子约15种国际货币升值超过了14%。但只有中国外汇市场可谓是上演了一幕幕惊变,人民币1月26日早间连续第二天暴跌,贬值幅度逼近中间价的2%,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允许单日浮动的底数下限。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最高报6.2572,上周五23日收盘报6.2267。人民币延续上周五下跌0.31%的势头,料将创下2008年12月以来的最大两天跌幅。人民币即期较中间价折价达1.9%,创历史最大幅度纪录。
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不能自由汇率上下、不能自由兑换进出),今天的人民币面临“双刃”的变动:一方面,对美元大幅贬值;而另一方面,人民币兑其他全球主要国家货币仍出现全部升值状况。上周1月22日,欧元QE实施,致欧元兑人民币上周跌至7%以上,这也是2001年以来首次,此外,澳元兑人民币也跌破5%大关。
从2015年1月中旬开始,美元指数开始更加走强,人民币对美元一改年初的升值态势,出现大幅震荡贬值,从上周欧元QE开始,人民币贬值速度突然加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上周四的收盘价6.2095到今天的6.2542,两个交易日贬值了将近450个基点,为近年来罕见。这也影响了中国国内很多有美元业务负债的境内外企业,最近想要以美元结汇的中外企业明显增多。
美元大额交易开始增多,一下子几千万,上亿的都有,比如有的企业,贷了美元,一下子涨了这么多,财务上就不好看了对吧,着急了可能就是;虽然近来人民币即期汇率大幅走低,交易者的反应还是比较理性的,并没有出现大量恐慌性的抛盘;因为2014年年底,中国也经历了几次人民币大幅贬值,包括随后又有一个大幅升值的行情,这跟现在人民币进入一个双向波动的周期有关,投资者也逐渐适应了人民币双向波动下的心理预期,客户们早就有了相应的套期保值策略。但在美元持续升值、欧元持续贬值的2015年,人民币的决策将更加艰难困苦、更难以人为、人治的来把握,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不可能自由汇率升贬值、更不会自由平衡与一揽子众货币的利弊关系。
欧元向下、美元向上,美欧水火不容人民币?
中国人绝大多不善于外汇买卖进出,除了在过去的2014年美元升值超过13%以外,最近美元一如既往的进入历史性高升值通道,美元成全球包括中国人的瞩目焦点和生活的不可缺,这就是美元2015年无法改变的方向……相反,只有15年历史的欧元跌得太厉害了,所以欧元与美元之宠,有很多人徘徊在美元与欧元之间,来回换手,有的将欧元换成美元了。但不管是美元还是欧元,都成了中国人的投资概念,并随着美元、欧元先后实施QE,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
中国人居住在欧洲,是最近十几年发生的事情。浙江温州经常有一些欧元资产,但她们最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欧元账户不断缩水,于是拿出一部分欧元换成美元,但她不打算全部换掉,准备留一部分欧元生活必备,等自己去欧洲旅游、度假时开销,不断贬值的欧元在购买力上还是相当有优势的。
2014年,中国出国游人数超过以亿人次为全球之最,如果想出去玩的话,享受高品位的旅游,现在去欧元去、北欧等绝对是比较划算的兑换时点,但是投资的话,欧元不合适,因为欧元贬值还会继续,还是美元继续升值,就是拿在手里也等于是在投资、享受高价值的回报。
2015年才过去不到一个月,欧元兑人民币已经跌去了5.5%,1欧元对人民币“破7”之后,一路还将继续下行,1月26日欧元兑人民币报6.9575,再度刷新2013年以来新低。欧元对一揽子国际货币综合跌了超过7%,受欧元实施QE影响,23日欧元对美元汇率自2003年9月以来首次跌破1.12,创12年来新低。随着美元向上升值、欧元向下贬值,2014年全球这三大经济体:美元、欧元、人民币这三大经济体占全球GDP(2013年全球GDP为71万亿美元)超过60%,欧盟GDP约22万亿美元,美国GDP约19万亿美元,人民币GDP超过10万亿美元,这三大货币占全球货币市场超过95%,但美元向上、欧元向下,人民币砥柱中流的政策逐渐冰火难容分化。有经济学家分析人为,未来美元对欧元达到一比一不是没有可能,且是全球人们心理的预期。
美元对欧元达到一比一,短期内不会成为现实、特别是这轮欧元贬值不大有可能,不会这么快,年内可能会到1.05上下。但美元欧元等值,是全球一直的人心预期,这个过程需要技术、实力、全球货币以及做架构实施的调整才行。
美欧先后QE,人民币须突破自由货币瓶颈
在第一次全球金融海啸的美国QE1、QE3、QE3六年之后,美元终于进入升值的历史通道,日元大副贬值,欧元大副贬值,新兴国家货币几乎无一幸免的大副贬值,只有美元和人民币表现非常强势,虽然人民币赢得了负责任大国的货币称号,但人民币继续强势确实在美元欧元双重压力之下越来越难以维持,出口会继续受到极大的压制,过剩的产能无法消耗,人民币与一揽子国际货币汇率兼容,国内经济动力则要付出更多、更大的货币成本等,降低中国所有运行成本是中国经济高质量、与国际接轨、有国际竞争力的根源所在――降低人民币基准利率、准备金率。
到1月26日,人民币即期汇率已经创下了7月新低。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央行公布的中间价也开始贬值,这是过去很少出现的。而过去一直是人民币即期汇率贬值,中国央行公布的中间价却升值,央行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人民币的强势,来为人民币护盘。现在中国即期汇率和中间价同时贬值,说明了央行的态度,就是人民币应当适度贬值。不要低估这个信号,这个信号的释放已经明确说明了人民币开始迎接全球性货币战争了,顺势全球经济大趋势。这简单的因果关系是:对中国经济是好事,有利于中国的出口,有利于中国过剩产能的消化,是中国经济运行的质量有了重大提高的契机。
第(1)、中国应当尽快降低货币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以与GDP向下与货币利率相适应。美欧都先后实施了QE货币策略,这场货币战争的起源本身就源自美国,源自美联储,源自美元,如果没有近期美国退出QE系列,并临界加息,全球资本开始回流,导致全球货币环境供需失衡,也就不至于会有大规模的货币战争发生,美元占全球货币市场超过65%的市场份额。同样,资本也在大规模流出中国,使得中国的基础货币下降,从外汇占款环比负增长就可以看出。而中国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全球最高,当年本身就是为了应对热钱流入而建立的资金池,现在资金外流,那么也就应当将资金池的钱放出,对冲资本的外流。现在,占全球货币市场份额超过33%的欧元也继QE,人民币有何以不放开更宽松的货币策略,以适应中国经济GDP向下、维持中国经济的合理增长。
其(2)、中国应当逐渐下调经济增长速度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消解全球原油、铜、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周期性暴跌的价格,而这些对中国经济具有长远发展、非常重要的意义,下调速度并不可怕,将经济数据公布得差一点也不可怕,但要为长远的中国经济战略利益高屋建瓴。要学会像美国那样,通过调整经济数据,对金融市场的一些产品进行战略调控,中国必须要这样加强对全球商品的定价权的影响,不能只看眼前、死要面子活受罪,要未雨绸缪、把眼光放得远点、再远点……
其(3)、一直以来人民币的汇率,为摆脱、避免拴死在美元一棵树上的魔咒(有经济学家估计,人民币对一揽子国际货币的汇率中,美元占据的比分太大超过70%,这为人民币汇率自由化埋下祸根),适时调整美元在一揽子人民币汇率中的比率,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自由汇率浮动铺下坦途,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开创历程。
(作者系新华社“国观智库”国家级专家 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