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胜利:黄金,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巩胜利发布日期:2011-01-08

「巩胜利:黄金,一切皆有可能」正文

●2010年,中国黄金需求约为500吨,与每年中国自己的产量基本相同,为自产自销型。一直60多年以来,中国未放开黄金市场的买卖,而从国际市场购买的黄金量一直没有超过8%。

●中国2011年需求有望增长20%。在未来两、三年时间,中国有望成为第一黄金消费大国、取代印度成为最大黄金消费大国的地位。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正考虑放开黄金市场,倘若中国每年进入国际黄金市场购买增长20%,那么国际黄金市场将很快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大关。随着中国的深度进入,国际黄金还将继续攀高,同时也为找不到任何出路的中国公民资本开辟一方新的、神秘的、但却是人类有黄金买卖记录以来的最高价位时期……

●中国错过了黄金价格的黄金时代。2009年10月到2010年末,由每盎司800―1400美元大关这段最佳时期。2009年11月15日前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卡恩到访中国,向中国推销200吨黄金,每盎司在1000美元多些,但中国不要、没有购买重量为200吨、约合价值67亿美元左右的黄金。中国错过了历史最最美妙的一刻,而2010年11月26日,12月26日交货的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1362.4美元,全年国际黄金涨幅比上一年增加了约为25%。2010年12月最后几日,国际金价30日早盘连续第三天守稳在了1415.4 美元,铜价再创空前纪录,白银升抵30多年新高,油价一度逼近26个月高点。距2011年还有两天,油价上看100美元,金和铜都可望继续改写历史新高。

●有预计称,只要中国黄金市场有超过20%靠进口来维持,那么全球黄金市场将在2、3年内超过2000美元/盎司。但几欲完全饥渴的中国公民投资,放在银行里是负利率,股市已成三年来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房地产又着实成全体国民的投资之外……还有什么中国人可以“投资”――黄金由此珊珊迟来,中国人可以寄托一回吗?不寄托黄金,中国人还有什么可以投资、可以一搏老命小命?中国人就这几个不多的活命钱?

●放开黄金市场,是全球所有国家一致的方向和全人类的归属,对中国国家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反而使国家坐收大利大税,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市场总体的外汇储备的金质含量,也让中国国民资本找到一个历史的归属。

到2010年12月初,以黄金标价1400为临界点,全球黄金价格累计本年度上涨超近25%;2010年12月29日,交投最为活跃的来年二月黄金期货合约结算价涨22.70美元,再次涨至每盎司1405.60美元,涨幅1.6%;按2010年12月初定盘成交价报每盎司1430.55美元计算,涨幅高达464.20%,接近人类自使用黄金至今以来、有统计价值的创历史纪录最高位,与此相同的白银暴涨超过53% ,铂金上扬超过14%。中国放开黄金市场是迟早而已,今天不放,未来总有一天还是要开放,但10之后怕早已黄花朱老、人去楼空,就象当年不到10美元一桶的石油,而今已90美元一桶……越早,越能让中国、中国国民享受到财富的利益和公民的权利,更能消除中国“货币泛滥”长期投资找不到出路、资本乱窜的“逗你玩”“算你狠”等等的反复横行……开放中国黄金市场,将释放中国2010年末的通货膨胀、找不到投资方向的乱局得到修补,有利于中国经济、投资、财富结构的合理成长,使中国整体经济环境得到根源的改善。黄金,回归人类的真谛,是中国60年没有的希冀!

中国将放松对黄金市场管制

据路透新加坡2010年11月10日电报道,中国开放黄金市场的计划有望增加黄金进口,从而满足投资者需求,为未来几年中国超过印度成为成为全球第一黄金消费国打下基础。作为全球最大基本金属消费国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中国,已成为黄金投资者的锁定目标,中国公民资本、仅有的一点财富一直找不到任何出路,但中国政府任何可能希望增加黄金持有量、开放黄金市场的暗示都会引发国际市场大的波动,将推进黄金价格升为历史的一个又一个新高。

到2010年末为止,中国央行避开了国际黄金市场,而通过国内自己的采矿业稳定增加黄金生产和储备。但中国央行2010年8月曾表示将允许商业银行增加黄金进出口,从而推动中国黄金市场发展,情况有望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开放黄金市场,中国央行或可将大量黄金引入中国,国内市场黄金数量将增加,同时又不会过度影响市场平衡。“他们将积累巨量黄金的方式是开放进口,并确保大量黄金在国内市场周转”,这是同行澳新银行(ANZ)资深商品分析师Mark Pervan的分析。到2010年末,中国黄金储备约为1800吨左右(但没有官方数据公布),而2008年末当时公布中国黄金储备仅为1054吨。

有深刻分析的认为:中国在市场中将是全球黄金市场举足轻重的交易者。投资者将关注中国在世界市场买入黄金的任何迹象,中国政府又千方百计的寻找投资来源、2010年的中国资本已经让中国资本市场混乱不堪,中国公民有限的资本正以“豆你玩”“蒜你很”“姜你军”“糖高宗”“辣翻天”“油你涨”“玉米疯”“苹什么”“棉花掌”……等等资本乱局四面八方大打出手、资本找不到中国的去处和市场的方向,已经让中国市场狼狈不堪,中国当局总要给中国资本一个当然的出口,否则还不知道要制造出现什么“惊天动地”的资本之乱……现在是,如果中国政府表示将买入100吨黄金,那么全球的金价将上扬,不是由于这100吨黄金,而是由于市场将预计随后还会有300吨、500吨……整个国际黄金市场都会出现天翻地覆……关键是中国公民的资本60年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出口、出口之门又在哪里?2011年需要对中国国民有一个交代,否则在全国一派货币“收紧”之下,中国国民仅有的几个资本、财富又要去哪里?开放黄金市场,对中国整体市场经济环境形成至关重要,同时将有可能遏制“通货膨胀”的到来。

成中国公民投资主渠道?

中国黄金投资意愿已迅猛增长,因投资者忧虑通胀压力而转向替代投资渠道。根据路透调查的一份五位分析师称,2011年中国黄金需求料将增至总量的600吨左右,甚至更高,珠宝领域也在增长,黄金投资需求也在增长。中国房地产投资及其他市场投机活动遭受打压,股市不振已是三年多的事实,导致更多资金要流入黄金和珠宝及其其它领域去找消化和落地。中国珠宝业需求可能已达到或超过过去十年平均增长7%左右的速度。

据路透社调查,中国2010年黄金消费料为450至600吨之间,调查中均值为500吨。世界黄金协会预计需求为510吨。几位研究人员已敦促中国政府增加黄金储备,从而将外汇储备2.6兆(万亿)美元外储多样化,而更为开放的市场将允许中央政府在不引发国际市场震动的前提下,更快地建立黄金储备机制。尽管中国随后并未有细则出台,但预计中国政府将开放黄金市场,作为放松债市和外汇市场管制的前奏,也是中国个人资本乱局的一个公开、公正的有效释放。

分析认为,这的确标志着中国金融市场放松管制大幕的开启。他们把黄金市场作为测试货币开放的一个先例个案。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总需求增速在过去四年中有三年约达20%,而2009年黄金的投资需求跳涨60%,只不过中国是靠自己国内黄金生产而达到了满足,但中国黄金生产与中国经济增长一样不可能长期都超过10%的速度来高歌猛进,中国的黄金资源也是一个重大问题。

路透社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计算显示,按年度计,中国零售投资需求2010年将增长44%,超过150吨,而珠宝消费将仅增2.5%,至360吨。据预计,中国将更多地参与贵金属市场,预计进口将加速。中国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赶超印度,最大的黄金实货市场。不出预料的话,中国将在2012年前后就可能超过印度的黄金市场总额。

2009年受炎热气候影响,印度最大黄金消费群体农民减少了黄金需求,高金价使得进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但2010年印度海外购买量有望升至纪录高位,甚至有可能打破800吨的关口,因为2010年印度有一个良好收成前景提振了市场需求。如果中国人的消费按目前速度增长,将在未来两三年内取代印度占据全球黄金市场的首位。

中国内地没有官方进口黄金的数据公布,但来自亚洲最大黄金交易中心香港的数据显示,2010年前八个月从香港向中国出口的数量已较2009年全年提高近一倍,表明中国内地市场需求猛涨,有一些资本已经寻找到黄金投资的出口。按年度计算,中国将通过香港这个黄金流入主要渠道进口118吨黄金,而2009年为44吨,2008年为90吨。中国2010年前八个月黄金产量按年增长8.85%,中国国家工信部称。2010年中国国内产量不太可能大幅增加,所以中国只能要更多进口,那意味着中国投资者为满足其黄金需求,除了走向国际市场之外将别无选择。

中国因素凸现货币真谛

2010年是全球黄金的突破年,登高、突破,再登高、再突破。2010,黄金牛气没有停歇,从年初的不到“千一”,到年尾激战“千四”,随着其他市场的动荡不定,黄金的人气急剧上升。

涨,无疑仍是2010年全球黄金市场是人类有黄金纪录以来的最关键词。2009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中,黄金强劲上演了“王者归来”;2010年,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市场动荡,经济复苏走势不确定,全球通胀压力加剧,黄金再次印证了“硬通货”难以替代的地位。随着2008年9月15日全球金融海啸全面爆发,黄金在金融动荡中备受追捧。继2008年国际金价首次突破每盎司900美元;2009年再破1000美元大关,黄金“千斤顶”早已不复存在。

21世纪以来,黄金牛市,金价已上涨了4倍以上。尤其在金融危机袭来,全球市场剧烈动荡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风险“稳定器”和资产“避风港”,不断刷新国际金价的基准线。而在2010年,黄金实际上已真正开启了“后千元时代”,短短一年间,金价几乎超越了大部分机构的预期,不但连续创出新高,还在年末数次登上1400美元的“新巅峰”。

2009年年末,黄金在冲上每盎司1200美元的关口后出现急速回落,本以为黄金自2001年以来的长期牛市将就此打住。然而,2010年黄金市场却出现了“金价不怕创新高,千元时代只等闲”的局面,金价在“千斤顶”以上再接再厉,至2010年11月,国际现货金价首破每盎司1400美元,随着年底震荡加剧,金价在“千四”附近反复盘整。

2010年的金价分别在上半年的4至6月和下半年的9至10月份经历了两轮爆发。2010年的金价追随着美元汇率和欧债危机两条主线,一年内两次大涨均与两条主线息息相关。第一次金融海啸爆发以来,黄金其实是在美元为核心的货币体系变革中寻找新的历史定位,也是全球性对于30多年来黄金去货币化的一次反思。现在全球各国,没有哪一种货币比黄金更坚挺、更有升值、保值的历史的货币价值。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元指数最高出现在2001年的“9•11事件”之前,曾达到121.02,而最低点出现在2010年11月的76.63,下跌了37.51%;而黄金在此期间,最低价在2001年达到每盎司253.55美元,最高价出现在2010年12月初的每盎司1430.55美元,涨幅达到464.20%。由此可见,近十年来金价飙涨是对黄金价值的一种确认和历史回归,黄金的独特金融属性和货币属性支撑了金价持续走高,没有一种任何货币能与黄金试比高。

黄金热点:中国因素全球凸现

除了欧债危机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外,2010年黄金市场的热点莫过于中国因素60年至今的凸现。中国黄金市场的2010年,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不曾有过的历史一笔,不仅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首次突破了每克300元大关,而且勾勒出中国未来黄金市场发展宏大蓝图的黄金大市场、新政策也呼之欲出。

2010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六部委联合首次下发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黄金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六部委意见将未来黄金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全局联系在一起,明确提出“未来黄金市场的发展,要服务于中国黄金产业发展大局,立足于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竞争力,着力发挥黄金市场在完善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