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伟江:市长经济学的可怕之处

作者:斯伟江发布日期:2010-09-06

「斯伟江:市长经济学的可怕之处」正文

北大的周其仁教授为王敏正市长写的《市长经济学》写了一篇很有意思的序言,序言的最后,画龙点晴般地指出:“这就是市长经济学的特别之处。虽然经济规律――一个个社会成员各自的运动原理――对谁都有意义,但对于政府中掌权的人却格外有意义。合法强制力赋予他们拥有“摆布棋盘上各个棋子”的权力,但如果他们自以为是,不把经济规律当回事,那么,结果就不但可能如斯密预言的那样,下棋下得很艰苦,而且还可能如本书预言的那样,‘直接影响他所管辖的一个市域内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口的福祉’。秉持着这样一种态度,敏正市长才在完成市长的公务之余,为天下的市长们写下了这样一本经济学”。

经济学教授眼中看到的是经济规律,律师眼中看到的却是另一个方面。毋庸讳言,王敏正市长写的《市长经济学》,不是《市场经济学》,也不是《经济学》,后两者估计王敏正市长也写不出来,即使写出来,估计也只能在本市内部消化,因此,市长经济学的着眼点也是在市长两字。如周教授文章中说,地方政府现在就类似一个公司,“地方政府常常还更像一个个公司――直接配置资源、决定项目、执行投资、获取税收以外的经济收益”。市长显然就是公司的总经理,书记是董事长,原本地位超脱的地方政府为什么会变成CEO呢?道理很简单,有刺激和鞭策。

刺激,首先就是升迁。一个不想继续升迁的官员是不正常的,虽然陶渊明这种隐逸山林的,据说也是因为仕途不顺,所谓诗必穷后工。各地考核官员是不是能员的第一大指标就是,GDP数字,本人在听取区长在人大代表会上汇报时,耳朵出茧子的就是数字,增长多少!

其次,各种资源分配是符合人性的,人都是自信的,尤其是官员,当大手一挥,某地的房子马上能消失,变成一个工业园,或者高楼林立;当很多商人为着官员手中的资源,围着官员转时,当手中资源越来越多,官员颇会为类似上帝般的自得。电影《三峡好人》中镇委书记一个电话能让桥上的灯亮起来,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注解。可以说,市长也有企业家精神,希望“公司”越做越大。

鞭策,让市长成为CEO的刺激政策的反面就是鞭策,别人因为GDP升迁了,你却仍在原地踏步;别人因为发展而商人朋友多多,办个事情非常方便,甚至可以帮助自己升迁,而你却无处伸手。当别人官员因为发展而修路绣楼,下属也因此可以自肥,你却被下属怨恨。有点“贤内助”,一样会鞭策市长,让其跟其他市长看起,这种鞭策似乎更容易打动市长,去搞他的经济学。

市长经济学的最可怕的地方是,一旦失败了,买单的是老百姓,而不是市长自己。市长只要不受贿触犯刑律,他最多付出的是政治前途,但仍不失各种待遇。很多情况下,只有失败不是在任上,市长其实根本就不必付出什么,一样该升就升。而真正的私营企业家,其付出的是,自己的信誉和之前积累的全部资产。

王敏正市长在书中说的市长经济学,‘直接影响他所管辖的一个市域内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口的福祉’。这样大权力的一个市长,市民居然没有直选的机会,也没有有效的制约其财政支出的办法,这种刺激与鞭策都与利害关系人无关,这恐怕才是目前难以言明的恐惧!在现行制度下,天下的其他市长是否会买这本《市场经济学》,恐怕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笔者期待市长经济学在我国早日破产,真正的市场经济学早日全面确立,而敏正市长等,能早日关到“制度制约”的笼子里,不再有那种动辄影响数百万人的权力,这样,才不会不务正业地写一本立意在“市长”二字的什么经济学,选民可不喜欢这种事情,要写书,选下去后再写罢。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