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业良:公开欺诈与“无成本”的交易」正文
近年来凡是在报刊上发表过几篇文章的作者都会注意到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每当一篇文章发表之后总会收到些诸如"某某同志:你发表在某某报刊上的某某文章被评为xxx优秀论文"之类的通知。打开这些函件,可以发现主办单位大多是子虚乌有的空头名目,比如说什么"中国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形势社科优秀成果征集办公室"、"跨世纪战略文丛编辑部"、"山东时代文化研究院",而联系地址却是位于兰州、济南、成都、石家庄等城市的某某街道或某某信箱。
函件的大致内容多半是:"经评定,某某的研究成果或发表在某刊物的某某文章被列入某某成果奖的申报项目,请尽快安排办理申报手续"、"本书稿件除特别邀请国内一些著名专家学者撰写外,主要从已在有关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中选编,经查阅您的某某文章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践意义,因此拟编入本书中。若您认为该文不能代表您的最新观点和最新探索,而以您新近发表或新近撰写未经发表的作品替代,我们亦十分欢迎"等等。
同时这些来函多要求邮寄订书费用,并且注明订阅15册以上享受何种待遇、20-50册何种待遇。这些来函几乎千篇一律地宣称自己所编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文论大系"或"某某丛书"将由国家一级出版社(似乎永远也不敢公布真实的出版社名称)在近期出版(以便催促作者尽快汇钱或转帐),且费用高昂,经常分上、下两册,定价达六、七百元之多。然而细心的人会发现,此类函件上的所有公章,包括所谓"财务专用章"全部是红色套印的虚拟印章,没有一个是盖有真正印章的,以此可见炮制者或发件人做贼心虚,明显胆气不足。
近年来这些"垃圾函件"的印刷质量不但有了明显改善,里面还经常附有铜板纸彩印宣传单,要求作者邮寄照片和个人小传并在照片后注明入选微机编号,此外还宣称将向入选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最有意思的是,明明是想骗取别人的钞票,却又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虚伪地声称什?quot;为保证该书的学术质量与权威性,拒收任何赞助、版面费、图书包销费等不合理费用""但鉴于本书规模宏大,所费人力财力甚巨,本书不向作者赠送样书,因此恳请入选单位(或个人)积极协助征订"云云,真可谓欲擒故纵、煞费苦心。
笔者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名目不同的许多函件有似曾相似之感,虽然换了名目,改了地址,但基本套路如出一辙,手法极为相似。就连行文风格、排列格式都十分相像,很可能系某江湖骗子麾下的一批喽罗所为。不知是否因为这些年得益于这种具有某种诱惑性的公开欺?quot;效益"颇丰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业务量越来越大,竟然扩展到国内多个地区和城市,分工可能也逐步趋向专业化。
近几年来仅笔者个人所收到的此类邮件就达数百封之多,这些垃圾邮件成为各单位收发室的累赘之一,有不少人拒绝收取甚至当场撕毁此类邮件。其中借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及其下属单位之名义的为数最多,并且有不少"垃圾函件"所注明的地址就是四川省社科院内的某某楼某某室。
除了编印出版各类"文集"、"大典"的诱惑之外,还有不少是各种会议通知。有趣的是此类会议不是在风景名胜、度假旅游城市召开,就是包含边境旅游或出国考察,费用还必须提前汇到或在报到注册时交纳。不用说,几乎没有人会自费参加此类"学术考察"活动。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也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世界经济研究所所组织的以学术会议为招牌的境外旅游予以曝光,这至少说明知识分子的营垒中也出现了某些利欲熏心、不惜糟蹋自己单位声誉的败类(即便是有偿转让或允许他人借用单位名义也同样具有参与欺骗的性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来这种骗术并不高明的做法是很容易被识破的,但事实上却有不少单位汇款订书,原因就在于许多所谓"优秀论文"的作者就是单位的负责人,或者是具有一定特殊关系或公关活动能力的个人,因此最终得以用单位公款订购此类"文集"。看来这种交易并非没有成本,只不过该成本已经被转嫁到公共资源之中,少数个人能够不付成本地被列入名人行列(比如说被收入所谓"中国当代学者大辞典"等各种名目的杂烩之中,《报刊文摘》曾报道说有位中学生也被收入"当代学者大辞典"中),其文章可以被堂而皇之地收入"论文集"中,这种对于特定个人来说的"无成本"的交易又何乐而不为之呢?
由于此类"文集"的编印是以汇款订书为基础的,并且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越是发表在内部刊物或档次较低之报刊上的文章,就越有可能得到此类通知的"青睐",结果愿意汇款的人必定是其文章难以在较高档次报刊上发表的作者,这样汇编而成的文集,其学术价值就可想而知了。且不说此类"文集"、"丛书"、"大典"最终有多少能经出版社通过合法途径正式出版,即便那些已经出版的"拼盘"或"杂烩",也鲜有收藏与研究价值可言。这些炮制"垃圾印刷品"的文化硕鼠实际上是在利用我们现存的社会弊端与公共资源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制度缺陷,疯狂地糟蹋公款、浪费社会公共资源。他们不但浪费了本可用于真正具有建设性意义之事项的钱财,而且还制造了放之无用、弃之心痛的印刷垃圾,并且有可能使子孙后代在阅读和评价这些印刷品时空耗其宝贵的时间。
此外也有少数个人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真心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自费汇款以期得到一本收入自己文章的"文集"。然而,这些善良的人竟然受到肆意愚弄和欺骗,汇款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几番查问也无任何回复,为此报警似乎又有些小题大做,甚至都不好意思将此事告诉别人。只好"哑巴吃黄连-苦在心里"。
每每得手之后,此类公开欺诈业务竟然越来越红火,似乎没有人能够把他们怎么样。笔者曾经读到若干篇揭露此类行径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刊登在影响甚大的《南方周末》上,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迄今为止,笔者还不时收到这样的垃圾邮件,不知这种公开欺诈行径倒底会持续到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