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经济奇迹有没有一般意义?」正文
今天是当当第九届书香节的第一讲,也是北大博雅讲坛的第一讲,同时也是2015中国高端论坛的第一讲。我希望在这第一讲,探讨一个比较严肃的课题,就是中国从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经济奇迹,到底有没有一般的意义。
中国减贫事业的贡献使我有机会成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
我们知道中国在1978年年底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还是世界上最贫穷、最落后的大国。但是从1978年年底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从1978年到2014年,我们平均每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达到9.7%。在人类经济史上还没有这样的国家,以这么高的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的增长。
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我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7500美元,从世界上一个非常贫穷和落后的国家,现在变成了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高速增长,我们有6.8亿人摆脱了贫困线,也就是一天1.25美元的世界贫困线,对全世界的减贫事业做了很大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总署等等世界机构,它们的目标就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但是到2000年的时候,他们发现,如果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减少的这些的贫困人口去掉,世界的贫困人口不减反增。我想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有机会在2008年的时候成为第一个当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
经济增长不仅让我们国内减少了贫困,并且对世界经济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明显的标志是在1997年的时候东亚爆发经济金融危机,当时大家认为东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方,但是受到那场经济危机的冲击,很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可能要十年或更久的时间才能够恢复。
但是当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人民币没有贬值,给东亚经济体提供了一个安定剂,并且在其他国家身陷危机的时候,我们的经济还是高速增长,帮助东亚经济体从危机当中摆脱出来。原来可能要十年才恢复,到了2000年的时候,东亚经济体就开始恢复发展了。
第二个非常明显的标志是2008年的时候,美国引发了的一场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当时中国在2008年年底审时度势,推出了4万亿的积极财政政策,在2009年率先于全世界复苏。而且由于中国的增长,拉动了其他经济体的增长,也帮助发达国家稳住了政局。
技术上的后发优势
那么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这30多年的意想不到的奇迹,到底有没有一般意义?到底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者是发达国家,能不能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当中吸取一些有用的经验和教训?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中国过去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增长。要想了解中国过去为什么能这么快增长,我们要知道1979年中国为什么没有获得改革开放以后的快速增长。因为中国人民还是中国人民,中国还是在这个经济体下。为什么1979年以后可以,1979年之前不可以?
当然大家都说1979年之后有改革开放,有经济转型,但是我们知道所有国家都在80年代的时候进行了转型。其实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在我们改革开放的时候,也同样在进行改革开放,可是它们并没有取得跟中国一样的快速发展,原因到底是什么?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在取得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产生了不少社会经济问题,像收入分配、环境等问题。对于中国来讲,虽然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还只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大地有没有可能在3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呢?我想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以后,就不难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这30多年的高速增长,到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没有参考借鉴的意义。
为什么中国从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以后,能够发生意想不到的奇迹?我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像亚当?斯密在研究18世纪英国开始快速发展的时候所谈到的,我们必须先了解事物本质跟它背后的决定因素。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来的是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表象。
那这个表象的基础是什么?基础是劳动生产力的水平要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快速发展,这其实是一个现代现象。因为根据一些历史学家的研究,包括现在在世界上收入水平最高的,而且最早开始发展的英国、德国、法国这些西欧国家,它们在18世纪以前,每年的人均GDP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速度只有0.05%。也就是说,要1400年人均GDP水平才能够翻一番,是非常缓慢的。我们知道一般人的平均寿命,在当时最高也不过是在30岁、40岁,那么要1400年人均收入水平才能翻一番,也就是说40代人才可以翻一番。所以可以说在18世纪以前,任何人都不能说他的收入是增长的。
从19世纪一直到19世纪中叶,在这些西欧国家突然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人均收入水平一下子从平均每年0.05%的增长变成了1%。1%就是如果一个人的人均GDP或者人均收入水平要翻一番,从1400年减少到70年。当时如果一个人能活到70岁,从他出生到死亡的时候,他能掌握的财富就是这样的。
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像西欧、北美这些发达国家,它们的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又翻了一番,从平均每年一个百分点变成两个百分点,人均GDP翻一番的时间从70年降到30年,如果一个人有70年的生命,从他出生到死亡的时候,他可以支配财富的时间就有40年。
那么为什么原来1400年人均GDP水平才能翻一番,到后来减少到了30年呢?我想所有人都知道是因为在18世纪中叶出现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速度快。因为从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在同样的产业上劳动效率会不断提高。工业革命以后,新的产品、附加价值更高的产业不断地涌现,让你可以把劳动力和其他资源从附加价值比较低的产业,像农业,配置到工业去。工业中开始是在附加价值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地配置到附加价值更高的新的工厂里面去。这样生产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
这种变化对发达国家来说,如果它要实现收入的持续增长、经济的不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要收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同样需要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但是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有一个很大的差别,从工业革命以后,发达国家的技术以及它的产业,一直都是在全世界前列的,它已经有最高的技术,已经有最高附加价值的产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它要继续转型,产业升级,就必须自己发展。
我们知道发明新技术、发明新产品,如果成功以后你可以把你的产品卖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但是我们知道大部分为了发明所从事的这些活动,比如研发等等,是不成功的。用一句我们常说的话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发达国家在全世界技术跟产业前沿面临的一个挑战。
从现在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发达国家平均每年的人均GDP的提升水平是2%,也就是说,它的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每年是2%,再加上它的人口增长1%。所以我们看到,从19世纪中叶以后,发达国家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就是在2%到2.5%之间。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你的收入水平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要提高,除了技术创新也要产业升级。但是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时候有一个经济学上所说的“后发优势”,或“后来者优势”。因为你的技术创新可以参考借鉴发达国家已经用过的成熟技术。你的产业升级也可以看他们走过的产业升级路径。因为经济的发展,无非就是在下一层生产的时候,你所用的技术比现在自己用的技术要好,你所进入的产业比你现在的产业附加价值要高,这就是技术创新,这就是产业升级。
如果以这种方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当然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风险以及它的成本,会比发达国家低很多,那么你的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提高的速度,以及你的经济发展速度,就有可能比发达国家高多了。
那么到底能高多少呢?从历史经验来看,第二次大战以后,全世界有13个经济体,懂得利用跟发达国家的技术产业差距所形成的后发优势来推动经济发展,取得了平均每年7%或者更高的进步,也就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三倍或者更多,维持了2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中国在1979年的改革开放以后,变为了13个经济体当中的一员。
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中国后发优势
现在回到第一个问题,从1979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这个世界上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利用跟发达国家产业技术的差距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了我们经济36年的高速增长。如果说后发优势是1979年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主要原因,那这就变成了一个谜,因为这个后发优势不是在1979年才在的,这个后发优势从西方发生工业革命以后就有,它们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至少有一两百年的时间了,为什么1979年我们才利用这个后发优势的潜力呢?
因为我们在1979年以前的发展战略没有经过什么后发优势。我们知道,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中国人站起来的表现是什么?民富国强。
那怎么样才能够让我们富起来,让我们国家强起来呢?当时的认识是你要富起来,劳动生产率水平要比发达国家高;你要强起来,必须跟发达国家有同样的工业和国防产业。因此在50年代,我们开始经济建设的时候,当时是希望中国马上去发展跟发达国家一样的产业。因为只有你跟它产业一样,你的劳动力水平才能跟它一样。只有你拥有它们这些先进的国防产业,那我们才能强盛起来。所以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十年超英,十五年赶美。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
但是当时重工业是全世界核心的产业,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马上去发展这种产业,首先要知道,这些产业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产业,因为它们都是有专利保护的。其次这些重要的产业都跟国防安全有关。在我们不知晓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一定对你进行控制。如果你想发展那些产业的话,你就要自己研究跟发明,那你就没有了跟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所形成的后发优势。那些产业的资本都非常密集,资本需求量非常大。
而我们在50年代的时候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经济体,资本非常短缺,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资本密集型经济根本不可能。因为你的资本短缺,发达国家资本相对丰富。因此,即使是保证了产业发展起来,你的成本还会有问题,那么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这样的产业也没有自己生存的能力。如果没有自己在市场上生存的能力,那只好由国家给予很多保护和配套政策。从国家动员资源来配置这些没有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
依靠国家的强力动员,产业能够搭建起来,但是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国家给它的保护就是各种要素的价格,像资金的价格、原材料的价格,把这些能降的资金,能降的外汇,全都配置给它们。同时优先发展的产业不仅生产成本可以低,而且产品价格可以高。靠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把这种很先进的产业,在贫穷落后的国家中建立起来。
所以在60年代的时候我们就有原子弹,70年代的时候我们的人造卫星就上了天。但我们同时也付出了代价。代价是什么?由于这些价格的扭曲,资源配置就变了,因此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而且实际上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依然很大,尤其是人均GDP还是不断落后。所以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所利用的发展战略没有去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