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三中全会带给企业家的危险“机会”」正文
【编者按】本文系 中恒聚信董事长作者在2013天则中国企业家研究中心第一期企业家沙龙--"新一轮改革要点解读:企业家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上的发言实录,经作者本人审定,授权FT中文网全文刊发。
三中全会从公报到决议,人们的体会是"冰火两重天"。前些天我在苏州一个小范围的民营企业家伙伴的聚会中,我也是一连用了几个"冰火两重天"。讲的不是从公报到决议,而是我们对三中全会之后对机会的把握和风险的防范。机会和风险同在,看准了,把握住了,和一脚踏出去,踏空栽进去了,绝对是"冰火两重天";大的节奏把握不好也是"冰火两重天"。今后的三到五年,在中国办企业、做投资的境遇会差距很大,也会是"冰火两重天"。不过不见得是由于能力大小,而是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选择。
三中全会让许多企业家决定留下来
我们先说说"机会"。这次我认为,很多人会"不跑"了。
在三中全会公报之前的二、三年里,很多人在安排"跑路",变卖资产,海外安家,把现金放在可进可退的状态下。就是很多人把移民办完了,但并没有把资产的大头弄出境。我们看到,已经有挺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人愿意做三至五年以上的中长期投资了。我是做中长期投资的,从2008年开始准备项目,2010年之后一直不敢动。大家都在等着看,看十八大,没想到,十八大以后越看越不明白,大家就等着看三中全会。看什么呢?就看对中国中、长期的预期能不能建立起来。投资人看中长期投资还做得做不得?做实业的企业家要判断投下去再上一个阶行不行。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挖个坑,撒个种儿,就能长苗苗。现在恐怕不是这样,起步的门坎儿、规模要求明显提高了。我们有很多企业家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奋斗,未来三至五年还要不要再上一个台阶,是非常重要的选择。对经济发展来说,这些被大浪淘沙淘出来的人,是最紧缺而宝贵的资源,他们还是不是继续在中国投资办企业,才是真正的基础和命脉。
从90年代后期,很多草根企业家敢于选择创业,一头扎下来十年、十五年,坚持在一个领域、一个方向上,一直做下来,才有了今天一批相当成熟的企业和企业家。而这批企业家在最近这三五年里都面临着未来第二个台阶怎么上的问题。此时还敢不敢再做一搏?完全取决于对未来的预期能不能建立起来。头脑还算冷静的企业家会在今年、明年上半年认真观察,审慎作出判断。
应该说,在三中全会之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心已经凉了。甚至感觉到危险,感觉到中国有可能大倒退,那个至今不被清算的"模式"有继续搞下去的危险。今年上半年,我一个长期不吭声,也不打算吭声的人,把开始说话当本分,说出那么大的反响,根本想不到的。它告诉了我,三中全会之前,已经有相当一批企业家,对中国的前景做出了相当不好的判断。
大家一定会注意到,这两年移民已经扩展到了企业的中层,城市白领,有个二三百万、三四百万的积蓄,家里人再给凑一凑,就要走了。这些人的走,等于放弃他这一代人的发展和梦想,以自己这一代的牺牲,去换取下一代、再下一代的前途。这种失望、这种透心凉,在三中全会以前已经非常突出了。
对三中全会公报,股市做了很直接的负面反应,连王健林这样的人都感觉不好了。看到决议以后,企业界的反应普遍看好,很是振奋。经商的人,看事情看得很实在,有没有生意可做,有没有钱可挣。但如果你是做企业的,是靠有人把企业做好你的钱才安全、才能挣到钱的投资人,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
我以为大家还是要冷静、冷静才好。不管怎么看、怎么说,我们不能糊弄自己。做企业、做投资的,自己糊弄自己,是要搭上身家性命的,是要搭上和我们相关的很多人的身家性命的。我们糊弄自己,就要有很多人跟着我们倒霉,跟着我们遭殃。这是不敢的,真是不敢,一点也不敢糊弄自己。
三中全会带来新一轮博弈与风险
说说我看这事儿的法子:
第一,这次三中全会从"公报"到"决议",尤其是"决议",没有像"七不准"那么吓人,有了很多对市场经济方向性的、肯定性的说法。虽然市场经济总体上的约束性框架,还没有在理念和价值上建立起来,很多条件和原则还是与市场经济相悖的。但这些肯定性说法是可以让人们愿意相信和理解这是和现代化、市场化、民主化在同一方向上的。没有像当时看到"七个不准"时感到的那么恐怖。不过,我还得提醒一句--这"七个不准"也就在三中全会召开前不久,还在中央电视台向社会公开宣传过。我们在整个决议和公报里也没有能够看到"宪政"等字样和说法。可是毕竟从80年代到现在,在人们实际认知的话语系统中的关于市场经济的很多说法,在这"决议"中是被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第二,从十八大之后,一直到三中全会公报、三中全会决议,各种讲不通,相互打架的东西,在这里堆砌在了一起。这种情况30年来,是从来没有见到的现象,这么短的时间内,同样一个级别发出来的东西,会混乱到这种程度。我认为,我们看到的这一切是博弈和妥协的产物。
我到目前为止是主张社会的共识要建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之上的,我愿意拿宪法当真。具体说,一不挑战共产党的一党执政(但不是一党专制),二是为落实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规定的制度设计付出努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至今还相信体制内、执政党内还存在着想改革、想进步,想向现代化、市场化、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想争取和平转型的力量。
我们可以观察和感受到这个力量在博弈,在争取。只要方向是对的,我们接受走得慢一点儿,克服种种困难往前走。我们愿意看到,今天和未来的改革是为着改变中国的改革,而不是仅仅维护党国体制的改革。这些年来,非常值得庆幸的,不管是为了党国的改革,还是为了中国的改革,都必然是放出空间,而只要放出空间,市场力量就会自己生长,不听谁说什么,不管谁想什么,都没有用,市场本身有这样的特质、有这样的能力、有这样的属性,他自己会慢慢生长起来。
30年来,中国市场的力量,民间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已经成长起来,参与到了这个博弈中来。体制内、执政党内的博弈,体制内、外、上、下的博弈,已经成为一个事实在中国存在。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第三点,大家看到的这个决定,写得相当细,方方面面都有说法,但又不是方案。在实施性方案、实施细则还没影的时候,这个决定写得这么细,可能对未来发生很大的影响。
这三条,我们要放在一起来看,因为他们会在一起发挥作用。
首先,一年来的非一统天下的局面,各种力量都参与到博弈中来的局面还会继续,公报也好,决定也好,几乎不会影响到大家"不干什么"。
第二,想干事儿的,想牟利的,想疯抢的都能在决议中找到根据。在中国属于市场经济的力量,还会继续生长,他们还有空间,也不算小,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值得庆幸,他们越来越拥有了自己的世界,在那里权力不愿意去,或没能力去,靠权力挣大钱的人是奔资源和垄断去的,也不屑于涉足。对"市场经济",不管是真市场还是"假市场"都没下"禁令",都可以继续"长"。
善恶同行的私有化的进程会进一步加快。私有化是推动中国变化非常重要的力量,而没有私有制、没有完整的产权制度跟进的私有化,也同时在制造、积累、加剧这个社会的"癌症"。三中全会基本没有私有化如何能够尽快的成为私有制的什么信息,虽然在这次三中全会的公报和决议里面都看到了一点点影子,可是离这个国家当下的需要来讲,还差得很远、很远。"恶",也是私有化进程当中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善恶同行是中国30年来私有化推动非常重要的特点。如没有法律制度制约,恶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嚣张,由此带来的矛盾会越来越深刻,越激化,路子越走越窄。这个是非常可怕的。
在这一轮发展,准备得最好的,最有力量的,受益最大的仍是权贵集团。但无论如何,各种力量包括我刚才讲到的健康的、代表未来的市场力量,都会在这样的一个博弈的格局下,继续按着不同的方向生长。无论什么人搞出一个一统天下来,都很困难。当然会有例外,我们最后说。
总之,我判断这一轮是又会有很多人要赚大钱的了。碰到这样的机会,当然做企业的人,做投资的人是不会走的。留下来,哪怕是看一看,也不走了。如果能跟着别人赚钱,也要赚一把,哪怕他很厉害,是一只"大肥狼",他赚十,还可以跟着他赚一,绝对数还是很大的,落在腰包里的感觉很好,为什么要走呢?可是,这样一个机会里,风险也是很大的,"与狼共舞"或许会有很大代价,甚至会送掉性命。
同时,真正完全属于市场的健康力量发展到今天,也会获得一个不错的发展阶段。各地政府、银行也会越来越重视这些企业。在政府控制不了的地方,原有体制控制不到的地方,才是我们民营企业、我们创业企业真正应该去到那个地方,到那里去找机会,去生根、开花、结果。
和权力结盟是企业家面对的最大风险
说到风险,我认为,最大的风险就是和权力结盟去挣大钱。
这事儿吸引力太大了。如果前一段我们有一些企业家已经害怕了,由于重庆的事情,由于曾成杰的事情,由于张成杰、李成杰的事情,很多人已经开始考虑不要跟官场离得太近,不要跟权力绑得太紧了,我估计这次有些人又转回来了,因为这一轮赚大钱,真是很风光、很合算。
人们一定不要低估这其中的风险。很多的"官",都来之不易,后面一票人在等大投入后收益变现。他们最重要的事儿就是尽快地让自己的投资最大化。而路已经走了30年了,他们紧紧盯住的资源都分得差不多了,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预期,大幅变现,唯有重新洗牌。公报、决议给了他们很多的名头,可以再来一次"大跃进"了,可手头的资源根本喂不饱他们,积压下来的问题也不易解决。他们靠谁解决?不能全靠国家,也不能全靠银行了。权力、利益全要重新洗牌,对我们正经八百地想干企业、干实业的人来讲,我要说很可能风险大过机会。
政府在这一轮,也要趁着决议"东风"赶紧想办法解决他们已经存在的危机,和以往不同,会是到民间、向民营企业那里找方法。这看起会很好,好象从来没有这么好过,有中央这样一个文件做支持,尤其被看好。但是没有整体的改革作支持,以往的"逻辑",有难处了,让民营、民间进来,养肥了,难关过了,就要动"宰",就要拆桥。
我劝大家一要小心,二要学会博弈。把事情看清楚,想清楚,和政府,和相关方面把条件谈清楚,把退出机制建起来,让法律的保护充分到位。关键还有一条,政府不全部退出的项目不做,自己不能控制全程的事情不做。保持清醒,拒绝诱惑,坚守底线,护住命门,机会才真正属于你。
这次不同的是,一个博弈机制和氛围是有可能建立起来了,大家要学会跟政府谈判和不适合政府的一些人勾结,搞暗箱操作;跟拥有权力而困难重重的人谈判,而不是把它发展成你的同伙。这个思路、心态、做法一定要变过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给出什么样的保障才能进入,保障是否可搞到位?要素到底在谁手里?你手里要没有任何控牌实力,没有非你不可的东西,就不如在旁边看一看,不要着急进去。另外,这个阶段上权贵集团、利益集团内部的争斗会极为激烈、残酷,正经做企业的要远离才是。
在这个发展阶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