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中国入世的意义与影响」正文
时间:2001年11月10日(周六)晚9:30――11:30
地点:经济中心万众苑多功能厅(致福轩后面)
主讲人介绍:海闻,英之杰经济学讲座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198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经济系博士(1991年)。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讲座内容:
(讲座开始之前,会场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主题是“龙永图谈入世”,其间爆发阵阵笑声和掌声。)
刚才我也在和大家一起看这个节目,看了之后再做这个讲座,感到非常困难,怎么样能够让大家觉得还有兴趣?(笑声)因为很难超过他了,而且没那么生动。其实《实话实说》这次也请我了,我说我不去,因为我一讲人家肯定都跑掉了,我讲都是学术理论的东西。
讲座之前,我想先点评一下刚才的一些观点。其它我不多说了,我想讲一下关于谈判和让步的问题。龙部长讲谈判就像买东西讲价,这个是不错的,买东西的人本来就是没什么让步的。但我要补充的一点是,实际上我们在谈判中,往往站在生产者的立场上。因为即使开放也好,关税下降也好,什么叫“底线”?底线就是自由贸易。消费者的底线就是没有任何的关税,这对全民的利益来讲是最好的。在座有很多都是学过国际贸易的,用国际贸易怎么分析呢?在国际贸易中有三个利益者:第一个是政府,它要考虑关税收多收少;第二个生产者,它要考虑市场能卖多卖少;第三个是就消费者,消费者的利益在各个国家的政府谈判中往往都是被忽视的,实际上各个政府所代表的基本上都是生产者。如果从消费者角度考虑,哪怕是越过了底线,总体上对全民利益来讲也还是有好处的。
第二个问题是谈判。世贸组织为什么要谈判?谈判的目的不是为了走你这条线,而是为了要让人家放开更多的东西。实际上就我们的利益来讲,我们可以开放,但为了要让它开放更多,这显然对我们生产者最有好处,最好是两边都开放,这时候对大家的好处都是最大的。人家在有保护的时候,我要跟他讨价还价,我就先不说我要放,把这个作为筹码跟他谈。但要记住这一点,我之所以跟他讨价还价,不是说我亏了,而是我要在跟他的谈判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不但获得消费者的利益,还要获得出口商的利益,这才是谈判的真正目的。
中国今年是好事连连啊,包括奥运、足球,再加上现在加入世贸组织。本人非常有幸,今年的两件事情我都参与了。足球呢,跟我没有关系,(笑声)但奥运我是参与了,因为当时奥委会来考察的时候,我是陈述代表之一,关于经济问题,我是唯一的一个经济学家,回答它们有关中国经济的问题。(掌声)不过我没有去莫斯科,飞机太小。(笑声)经济问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问题,但不是最关键的,不能出问题。但真正要拿到奥运,可能还有很多其它方面。在入世这个问题上,我是处于什么样的一个角色呢?入世的谈判并不仅仅是在谈判桌上,中国的谈判十五年,实际上是整个经济改革的十五年,在场外,我们也谈了很多很多,我应该讲是作为场外的谈判代表。其实也不是谈判,而是造舆论、敲边鼓的。首先是在美国人那边敲。我第一次接触世贸组织是在1995年,当时刚回国,我的专业是国际贸易,所以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我第一次参加的会议是社科院跟国外搞的一个研讨会,就讨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我坐在后排旁听,感觉到双方差距太大。中方所有的代表都在证明我们为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国外代表一直都在说中国现在应该开放,感觉完全是不对等地在对话,这还是学者层次的对话。我提了一个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认真分析一下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到底有什么利弊。关于“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我们原来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则是两条,跟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94年有一个冲刺,要先出关,后来没冲刺成,原因是我们跟世贸组织的差距太大,根本就不了解世贸组织是什么,以为加入世贸组织就像我们争取联合国一样,只要把一帮穷兄弟们拉到一块儿,大家一投票,就过了。(笑声)世贸组织不一样啊,也要投票,投票的原则是三分之二,但问题在于必须在投票之前跟每一个成员国――如果它说有兴趣的话――进行谈判,一直谈到它们满意为止,否则根本不让你进入投票程序。世贸组织不仅仅是一个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是关税、贸易的协定,当时的外经贸部、政府都觉得是关税和贸易问题。当时我们的两条原则,一个是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进入,另一个是只是关税减让,开放别的领域免谈。94年底,我们也进行威胁,说你要不让我进,我以前谈的都不算数了。世贸组织,那些“大块头”(龙永图部长在节目中说美国等发达国家是“大块头”)不得不重视,因为我们也是“大块头”。95、96年的时候,中国和美国差不多要发生一场贸易战。美国的谈判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在美国大使馆请了几个中国人,我也是被邀请者之一。我问她,你怎么可以说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呢?她说我们从来没有说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只是说中国不能以发展中国家的条件来加入世贸组织,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家知道“大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是非常不一样的。举例子大家就可以理解,比方说阿富汗,它现在要加入世贸组织的话,说要保持200%的汽车关税,美国人――如果为了要抓住本拉丹的话――会说:“没关系,500也可以!”(笑声)无所谓啊,阿富汗一年也买不了几辆汽车。反过来,阿富汗出口羊毛,要美国100%开放市场,美国人也说:“没问题,你一年能卖多少羊毛?”这些都无所谓。世贸组织的确对这种特别不发达的国家有特殊规定。当初世贸组织制定的时候没想到中国的情况,世贸组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组织,它没有想到一个“大块头”还不是市场经济,现在要进来。(笑声)当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条例没有考虑中国,他们想到的所谓发展中国家是不丹、尼布尔、海地这些极不发达的小国。中国现在不能以发展中国家的待遇进入。
95年我开始参与世贸组织的一些问题。当然我们“两面派”了,就是说,我们起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国内我们要谈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在国内的很多会议上,我是极力主张我们要开放,我们要宣传中国为什么必须尽快加入WTO,这是一个角色,在国内的角色。在北大我做过三次关于WTO的讲座,今天是第三次。第一次是95年,经济学院的学生会组织的,他们给我出的题目是“十年谈判,中国为什么还在WTO门外”。那次我主要是讲中国的差距在什么地方,中国为什么不能加入WTO。第二次是99年的11月12号,15号签订了中美条约,那是一个里程碑,今天是正式要加入,但最关键的一步实际上是中美达成协议。当时的题目是“全球化与中国的选择”。另一方面的作用是在国外。第一是跟美国人谈,美国经常派人来,像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就来过我们中心两次。他们问我们:“你们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国有企业是加强了还是落下来?”他们担心的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利用世贸组织的条款,更加加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然后中国就不再改革了。第二个担心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会不会破坏世贸组织的规矩,因为它也怕中国。现在新一轮的谈判就是非常尖锐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争端。西雅图会议为什么流产了?有人说就是因为这次那些“喝咖啡的人”(龙永图在节目中讲到世贸组织谈判会场的情况,中间是喝咖啡的地方,周围是许多谈判间,大国在里面谈判,“喝咖啡的人”就是那些自己先不谈,而是等待大国谈判结果,然后跟随签协议的国家)精神振作了,本来觉得反正是大国说了算的,现在中国要来了,等一等吧,所以先闹一闹,(笑声)中国来以后就有人说话了。因为西雅图会议就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劳工标准问题,发达国家说必须要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另一个是环境标准问题。这两个议题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反对,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需要有代言人,只有中国具备这个实力。所以中国可能会对世贸组织的规定产生一定的影响,他们还要考虑中国进来以后对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和市场结构有什么影响。我在很多国家参加关于WTO的会议,实际上我是一个非编内的、民间的宣传者,包括分析中国经济的情况,跟美国人说不能对中国期望太高,要考虑中国内部的压力,如果中国内部压力太大的话,对改革是没有好处的。我们告诉美国人必须要现实,不能太过分地使得国内的矛盾达到不能接受的地步。这是我们在国际上的作用。
从95年到现在,我也算是非正式地参与了WTO方面的一些工作,所以今天中国能加入世贸组织,我也是非常高兴的。谈了这么多,还是开场白,下面开始今天的讲座。
我今天讲三个问题。第一是到底中国承诺了什么,第二是中国为什么要做出这些承诺。第三是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简单讲一下世贸组织下面有三个主要条约,一个是关贸总协定,一个是服务贸易总协定,还有一个是与投资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的协定,这三个协定是必须参加的,我们称之为多边的协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六大承诺,有一定的规律在里面。
在商品贸易上,关税下降到8.9%,纺织品和农产品是关贸总协定里面两个例外产品,农产品我们要下降到1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也会成为《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成员,并履行它的义务。农产品是受到保护的,但它分不同的标准,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是10%,发达国家标准是不能超过5%,这里就产生了问题。中国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进入,标准是不超过10%,美国说不行,你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你不能超过6%,最后的妥协是8.5%。这里面大家要理解它的实质,不是说把农民给卖了,而是中国把上限卡住了。中国的实际保护不到2%,而且中国永远达不到5%。别的国家已经上去了,下不来,那没办法。中国不可能再走这条路,有两个原因。第一,农产品保护在当时是一个特例。因为美国,特别是欧洲和日本,国内农民实际上走错了一条路。现在欧洲的财政的将近三分之一要用到农产品保护方面,苦不堪言,当时已经保护了,现在要撤下来非常困难,只能逐渐逐渐往下撤。而且当时允许的保护,现在已经不允许了,我们也就没有必要走这条路。第二,农产品保护是要有条件的。其实真正盘剥农民的不是关税,而是我们以前的工业政策。农民种一斤水稻,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国际上的价格,因为我们在征税,中国农民实际是在从原来被征税到现在开始不征税再到刚刚开始有一点补贴的过程。而且,发达国家保护农产品有它客观的条件,在美国是98%的人补贴2%的农民,我们有多少农民?没有条件补贴的,而且永远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比例。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方面,去年的谈判当中,美国要给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现在叫做正常贸易关系(PNTR),这是去年美国国会投票的事情。但美国的谈判代表美国贸易总署为了取得国会的同意,就保证说中国的农产品保护会谈到百分之六、七的水平。另一方面,在中国,99年贸易协定以后,国内反响很大,很多人反对。龙永图有时也说,谈判实际上是非常苦的,常常是两面碰刺刀,前面要顶着,国内又说他是卖国贼。很多人说,为什么到现在为止还不公布?呼声很大。别的国家都是企业一起参加讨论的,我们到现在为止却还没公布。为什么不公布呢?我的一个猜想是利用现在的中央集权,谈完了再说。因为如果公布以后,国内各种各样的压力就很大。人民网上有个强国论坛,最初美国轰炸大使馆以后建立起来的,后来就有关于WTO的激烈讨论。我被请去做嘉宾,一去就发现全是说WTO是卖国的。我做了几个回答,有人就说,这人不像北大的教授,怎么说话都跟政府一个调?(笑声)在WTO问题上,我们确实是跟政府一个调。中国要以农产品问题争一把,让大家发泄一下。所以说,让和不让实际是一个政治问题,不是一个经济问题。前面三个是商品贸易方面的,下面三个是服务贸易方面的。分别电信、银行和金融。电信是双赢的局面,银行开放得比较厉害,保险方面现在还控制寿险,5年以后将允许建立全资的外资的子公司。
开放分三个层次。第一是关税下降,这不是关键的,关键的是第二个,非关税壁垒的取消,就是打破了数量限制,配额取消以后,垄断地位就不再存在了。第三个层次的开放是允许外商有直接的经销权和外贸权,换句话讲,今后国外的公司就可以直接在中国销售,根本不用经过中国的外贸企业,汽车是三年以后,其它产品基本都是在三年之内开放分销权和外贸权,这样就真正地把市场融合在一起了。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也就是中国为什么要做出这些承诺。看起来我们是做了很大的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