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晓:供给侧改革需要重回实业」正文
中国宏观调控由需求转向供给
2015年改革内涵的最大变化,是加上了“供给侧”的前置定语,显然这意味着未来改革重点要放在供给端上。再加上这几年一直强调的“结构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成了本年度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词。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发布的公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五大政策”的支柱,是为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直接目的是扩大有效供给。近几年来,中国国内需求持续疲软,但同时对国外商品存在着巨大需求,矛盾的需求疲软和需求“溢出”同时存在,表明国内供给不符合需求,即有效供给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是供给不足,即供给“瓶颈”制约了需求的实现。不过,按照改革后中国经济“十年一周期”的划分,在中国经济进入第三个周期后,“短缺经济”模式即告结束,实现需求水平的平稳、持续增长,成了新时代下宏观调控的长期性主要任务。中国经济在第三个周期中的持续高速增长实践表明,中国宏观调控的需求管理政策是相当成功的。
2008年金融危机后,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三马车”相续降速。显然,受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带来阶段变化,以及全球经济结构的重塑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过去延续了十多年的需求快速扩张阶段已过去,中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阶段。相对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范式,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范式是不稳定的,新常态的阶段任务是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结构调整任务;对宏观调控部门来说,对供给结构调整的重要性,自然要远超需求稳定性管理。
新常态下新供给“瓶颈”产生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表面上是需求不足,实则是经济发展带来需求改变后供给调整滞后。不时见诸报道的中国居民海外抢购,甚至买断货现象,正是中国有效供给不足的体现。曾经行销全世界的中国商品不可能突然因国际竞争力问题,变得自家市场也跌失。中国居民海外抢购现象,是国内需求不能被国内供给满足的表现,是总供给过剩下对新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这种新供结“瓶颈”的实质,是供给不能及时适应需求的变化;但进一步,供给不能及时调整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需求变化太快,产业管制等体制因素约束企业活力,资产泡沫长期发酵摧毁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等。
首先看需求变化太快。中国经济要上台阶,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这是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并写入了政府经济工作纲领文件中的。但在实际中,在以“房地产”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下,需求转型只能沦为“口号”。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角度,中国经济目前正处在由“要素扩张”向“效率提升”转换的阶段;前后两个阶段,中国经济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基本性改变,简单地说就是需求变化由“扩张型”向“改变型”转变,前者只需简单重复(企业拼的是成本和营销),后者讲究变革,宏观上体现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企业拼的是创新)。本来2008年危机对中国经济转型来说,是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危”中有“机”转变窗口,但却政策应对错误,过度刺激反而强化了旧经济增长模式,并最后导致了长期的“后遗症”――新常态的三大内涵之一就是“前期政策消化期”(另外二方面内涵是“增速换档”和“结构转型”)。
再看产业管制和体制等约束企业活力因素。危机前10多年中国经济成分领域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国进民退”的快速推进。这与改革开放前20年,民间经济持续发展、市场活力持续提高的局面,存在显著不同。“国进民退”意味着政府对经济控制力的加强,它并非表现为国有经济占比的扩大,因为“控制力”来源是多方面的,股权只是其中最市场化的方面,其它如法规、管制等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并且更加不可调和。不过,政府介入经济领域多少为宜,是个世界性难题。笔者认为,这一比例应是动态变化的,“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只是中国经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探索。显然,中国经济当前正在推进的“混改”和产业政策调整,不仅是对前期“国进”过度的修正,也是在新形势下对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模式的标准重定。
最后,经济“泡沫化”对供给调整的影响,是最为严重和深远的。在一个“泡沫化”的经济里,“资本经营”是比“实业经营”更能实现财富增长的手段。而资本经营的就其价值创造来说,我们虽不能说其不具有生产、创造功能,毕竟资本经营等金融行为促进了要素等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但对其本质而言,“资本经营”要远比“实业经营”更具分配性、更少生产性。2003年以来,以地产为主的资产价格长期处于持续上升状态,中国经济实际上已处“泡沫化”常态!事实如此告诉企业家(以及社会大众),放杠杆、搞投资、囤房子……,是远比辛苦从事实业来得划算和快速“发达”的途径!社会风气转变的结果,是众多企业家的主业“飘移”,在转型的口号下,追求市场热点投资机会。除了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外,传统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普遍被“泡沫”消磨!
供给侧改革呼唤实业精神回归
笔者一直认为,当前经济运行的困境,也不在于人口红利消失、产能过剩、杠杆过高等问题;中国经济发展当前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根源在于社会缺少干实业风气,仅有的创业氛围,也是在充斥着概念创造和快速上市的造富故事中演绎。中国改革开放已进行了30多年,前20余年的民营经济领域(改革初期,国有经济还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传统的“实业兴邦”思潮是社会的主流,民间资本发源地浙江的“四千精神”为全社会所盛誉;2003年后,城市化超越工业化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优先基石,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主流,财富分配逐渐超越财富创造成为中国财富实现手段,干实业不如“炒房”、不如“放高利贷”,先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经验法则”。这种局面不但加剧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而且使得经济行为短期化,创新导向不足,增大了经济波动性,客观上形成了当前所谓的“产能过剩”和“杠杆过高”局面。可见,解决中国增长后劲,激发经济运行活力,扩张需求的基础,是要在全社会重新形成从事实业的氛围! 这是解决中国“有效供给”不足的根本,也是供给侧改革见效的基础。